【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熊猫异地野化放归的方法
本申请属于大熊猫野化
,尤其涉及一种大熊猫异地野化放归的方法。
技术介绍
人类从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生物多样性保护、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大背景之下,国宝大熊猫的处境和许多热带、亚热带区系的大型食肉目动物种群繁衍问题十分令人担忧。国家对大熊猫的保护主要是自然保护区(就地)、人工繁育中心、动物园及就地野化(人工繁育后就地野外放归)四种方式。其中自然保护区和人工繁育中心取得一定的成果和成绩。生态学认为一个濒危物种的发现地域,就是该物种历尽劫难生存繁衍的最佳区域。因此,包括专利技术者在内的生态学学者,几乎是一边倒地坚决支持“就地”保护红线。根据国家林业局2015年2月28日新闻发布会公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野生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为258万公顷,潜在栖息地91万公顷,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17个市(州)、49个县(市、区)、196个乡镇。有大熊猫分布和栖息地分布的保护区数量增加到67处。计算出平均每个野生的大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熊猫异地野化放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大熊猫进行野化训练;对历史化石区域进行食物链金字塔楼的结构和功能的改造;/n按照所述历史化石区域的大熊猫生态承载量,将野化训练后的大熊猫迁移至所述历史化石区域中进行野化放归,且在放归过程中对所述大熊猫进行监控;/n在所述历史化石区域中设置安全保障设施和危险环境驱赶设施;/n所述野化训练包括光节律训练、温度节律训练、水节律训练、气节律的适应训练、地形及食物多样化训练和人类社会因子的环境训练;/n所述历史化石区域的北纬范围为3°58′20″N~35°00′00″N,所述历史化石区域的东经范围为73°33′00″E~13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熊猫异地野化放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大熊猫进行野化训练;对历史化石区域进行食物链金字塔楼的结构和功能的改造;
按照所述历史化石区域的大熊猫生态承载量,将野化训练后的大熊猫迁移至所述历史化石区域中进行野化放归,且在放归过程中对所述大熊猫进行监控;
在所述历史化石区域中设置安全保障设施和危险环境驱赶设施;
所述野化训练包括光节律训练、温度节律训练、水节律训练、气节律的适应训练、地形及食物多样化训练和人类社会因子的环境训练;
所述历史化石区域的北纬范围为3°58′20″N~35°00′00″N,所述历史化石区域的东经范围为73°33′00″E~135°05′00″E;且所述历史化石区域为北亚热带的季风向海区域、中亚热带的阔叶林和丘陵区域、云贵高原区域、南亚热带区域和热带区域;
根据林德曼百分之十定理,所述历史化石区域的食物链金字塔定律,所述历史化石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森林面积、森林食物的产量以及冬季食源的最低限制指标,计算所述历史化石区域的大熊猫生态承载量;
根据林德曼百分之十定理,所述历史化石区域的食物链金字塔定律,以及所述历史化石区域的大熊猫生态承载量,计算所述历史化石区域中符合所述大熊猫野化放归的食物链金字塔中第一楼层的森林种类、森林密度、森林年龄结构、森林现存量、森林生长量、森林蓄积量和森林食物量指标;
根据符合所述大熊猫野化放归的食物链金字塔中第一楼层的所述森林种类、所述森林密度、所述森林年龄结构、所述森林现存量、所述森林生长量、所述森林蓄积量和所述森林冬季食物量指标,对所述历史化石区域进行食物链金字塔楼的结构和功能的改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北亚热带的季风向海区域的北纬范围为30°00′00″N~35°00′00″N;所述北亚热带的季风向海区域的东经范围为108°47′57″E~135°05′00″E;
且所述北亚热带的季风向海区域包括暖温带针叶/云杉林、北亚热带杉木林、柳杉林、箭竹灌丛混生的落叶阔叶林与竹林的混合区域;
且所述北亚热带的季风向海区域的平均海拔为300~800米;
且所述北亚热带的季风向海区域的冬季最低日温度为-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亚热带的阔叶林和丘陵区域的北纬范围为23°30′00″N~28°12′00″N,所述中亚热带的阔叶林和丘陵区域的东经范围为73°33′00″E~135°05′00″E;
且所述中亚热带的阔叶林和丘陵区域的竹子品种大于等于30种;
且所述中亚热带的阔叶林和丘陵区域的冬季最低日温度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贵高原区域的北纬范围为3°58′20″N~23°30′00″N;所述云贵高原区域的东经范围为73°33′00″E~135°05′00″E,且所述云贵高原区域的冬季最低日温度为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