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端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防护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70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端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防护用具,包括防护手套,防护手套包括指套和掌套,防护手套鼻烟壶区纵向开设有穿刺窗,穿刺窗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片,防护片内壁固定连接有压迫气囊,防护片顶部固定连接有充气嘴,充气嘴与压迫气囊连通,充气嘴内设有单向片,防护片外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圆片,安装圆片中间螺纹连接有压迫柱,压迫柱底部转动连接有作用片,作用片位于压迫气囊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手套穿戴式止血,不会移位,省时省力,压迫止血有效精准,使用方便,便于更换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端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防护用具
本申请涉及医疗辅助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端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防护用具。
技术介绍
远端桡动脉穿刺的部位为手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夹角处,即鼻烟壶区,并且选择搏动最明显之处作为穿刺入路点。远端桡动脉穿刺入路的优势如下:首先,远端桡动脉软组织较少,周围神经相对较少,血管底下为骨质,使用纱布绷带轻轻压迫穿刺处便可止血,不易有水疱;其次,压迫仅仅局限于掌深弓近端,阻塞血流比较局限,对静脉回流的影响较小,前臂不易肿胀,并能够减少患者出血、前臂肿胀、穿刺血管闭塞及皮肤出现水疱等并发症;特殊情况需行左侧入路时,常规桡动脉穿刺部位,患者手心朝上放在肚子上的姿势较难保持,放置位置离术者较远,而采取远端桡动脉完成手术是非常好的手术方式,行左侧远端桡动脉穿刺患者可轻松将鼻烟壶区位置充分暴露,且放置离术者较近的位置,方便术者操作,并提高患者及术者舒适度。穿刺结束后,可选择市面上的止血器或人工纱布绷带的方式以压迫穿刺处止血,现有的止血器为腕带式,该止血器压对手腕处的穿刺部的压迫止血效果好,而对于穿刺点位于鼻烟壶区,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端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手套(1),所述防护手套(1)包括指套(2)和掌套(3),所述防护手套(1)鼻烟壶区纵向开设有穿刺窗(4),所述穿刺窗(4)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片(5),所述防护片(5)内壁固定连接有压迫气囊(6),所述防护片(5)顶部固定连接有充气嘴(7),所述充气嘴(7)与压迫气囊(6)连通,所述充气嘴(7)内设有单向片(8),所述防护片(5)外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圆片(9),所述安装圆片(9)中间螺纹连接有压迫柱(10),所述压迫柱(10)底部转动连接有作用片(11),所述作用片(11)位于压迫气囊(6)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端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手套(1),所述防护手套(1)包括指套(2)和掌套(3),所述防护手套(1)鼻烟壶区纵向开设有穿刺窗(4),所述穿刺窗(4)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片(5),所述防护片(5)内壁固定连接有压迫气囊(6),所述防护片(5)顶部固定连接有充气嘴(7),所述充气嘴(7)与压迫气囊(6)连通,所述充气嘴(7)内设有单向片(8),所述防护片(5)外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圆片(9),所述安装圆片(9)中间螺纹连接有压迫柱(10),所述压迫柱(10)底部转动连接有作用片(11),所述作用片(11)位于压迫气囊(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端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套(2)和掌套(3)顶部均为敞开结构,且两者均由透明塑料制成,所述掌套(3)外壁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2)。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燕华苏玲燕黄春雨崔红艳黄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传染病防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