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防漏油结构及其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28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5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机防漏油结构及其电机,包括滑动轴承、端盖、罩壳、内风扇、转轴和挡风圈;所述端盖与所述罩壳相应连接,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端盖延伸至所述电机外部,所述端盖与所述转轴之间设有所述滑动轴承;所述内风扇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内风扇与所述端盖在所述转轴上平行设置,所述挡风圈设置在所述内风扇与所述端盖之间,所述挡风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端盖,所述挡风圈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设有供所述内风扇将空气吸入的第一间隙,其中,所述滑动轴承产生的油雾经过所述挡风圈,通过所述内风扇将空气吸入所述第一间隙;能够防止轴承室产生的油雾过多进入电机内部,结构简单,防油雾效果好,避免润滑油的外泄和浪费,防止对电机绝缘系统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防漏油结构及其电机
本申请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机防漏油结构及其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按运转速度可划分:高速电动机、低速电动机、恒速电动机、调速电动机。现有的各种型号的端盖式滑动轴承高速(大于1500r/min)电机,由于没有防止轴承室内产生的油雾进入电机内部的合理有效结构,电机运行时,电机内部靠近轴承内盖附近的负压不断将轴承室内产生的润滑油的油雾吸到电机内部,日积月累会在电机内部聚集很多润滑油,甚至流到电机外面,不仅造成润滑油的浪费,污染环境,还对电机的绝缘系统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所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以便提供克服所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所述问题的一种电机防漏油结构及其电机,包括:一种电机防漏油结构,用于防止轴承室产生油雾进入电机内部,包括滑动轴承、端盖、罩壳、内风扇、转轴和用于将所述内风扇和所述滑动轴承间隔的挡风圈;所述端盖与所述罩壳相适应连接,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端盖延伸至所述电机外部,所述端盖与所述转轴之间设有所述滑动轴承;所述内风扇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内风扇与所述端盖在所述转轴上平行设置,所述挡风圈设置在所述内风扇与所述端盖之间,所述挡风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端盖,所述挡风圈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设有供所述内风扇将空气吸入的第一间隙,其中,所述滑动轴承产生的油雾经过所述挡风圈,通过所述内风扇将空气吸入所述第一间隙。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上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所述挡风圈相对设置。<br>进一步地,所述挡风圈与所述端盖之间设有用于使得所述挡风圈和所述端盖在同轴度的第二间隙。进一步地,所述挡风圈为圆弧状。进一步地,所述挡风圈的材质为铝及其合金。进一步地,所述挡风圈与所述转轴之间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轴承为端盖式滑动轴承。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防漏油结构。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一种电机防漏油结构,包括滑动轴承、端盖、罩壳、内风扇、转轴和用于将所述内风扇和所述滑动轴承间隔的挡风圈;所述端盖与所述罩壳相适应连接,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端盖延伸至所述电机外部,所述端盖与所述转轴之间设有所述滑动轴承;所述内风扇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内风扇与所述端盖在所述转轴上平行设置,所述挡风圈设置在所述内风扇与所述端盖之间,所述挡风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端盖,所述挡风圈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设有供所述内风扇将空气吸入的第一间隙,其中,所述滑动轴承产生的油雾经过所述挡风圈,通过所述内风扇将空气吸入所述第一间隙。通过该电机防漏油结构的端盖、内风扇、挡风圈和第一间隙,能够防止轴承室内产生的油雾过多进入电机内部,其结构简单,防油雾效果好,避免润滑油的外泄和浪费,更加环保,防止对电机的绝缘系统造成破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防漏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滑动轴承;2、挡风圈;3、端盖;4、罩壳;5、内风扇;6、转轴;7、通风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所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任一实施例中,用于端盖式滑动轴承高速电机防止轴承室内产生的油雾进入电机内部的改善防漏油结构。参照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防漏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电机防漏油结构,用于防止轴承室产生油雾进入电机内部,所述结构包括:滑动轴承1、端盖3、罩壳4、内风扇5、转轴6和用于将所述内风扇5和所述滑动轴承1间隔的挡风圈2;所述端盖3与所述罩壳4相适应连接,所述转轴6通过所述端盖3延伸至所述电机外部,所述端盖3与所述转轴6之间设有所述滑动轴承1;所述内风扇5设置在所述转轴6上,所述内风扇5与所述端盖3在所述转轴6上平行设置,所述挡风圈2设置在所述内风扇5与所述端盖3之间,所述挡风圈2的一端连接所述端盖3,所述挡风圈2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6设有供所述内风扇5将空气吸入的第一间隙,其中,所述滑动轴承1产生的油雾经过所述挡风圈2,通过所述内风扇5将空气吸入所述第一间隙。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一种电机防漏油结构,包括滑动轴承1、端盖3、罩壳4、内风扇5、转轴6和用于将所述内风扇5和所述滑动轴承1间隔的挡风圈2;所述端盖3与所述罩壳4相适应连接,所述转轴6通过所述端盖3延伸至所述电机外部,所述端盖3与所述转轴6之间设有所述滑动轴承1;所述内风扇5设置在所述转轴6上,所述内风扇5与所述端盖3在所述转轴6上平行设置,所述挡风圈2设置在所述内风扇5与所述端盖3之间,所述挡风圈2的一端连接所述端盖3,所述挡风圈2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6设有供所述内风扇5将空气吸入的第一间隙,其中,所述滑动轴承1产生的油雾经过所述挡风圈2,通过所述内风扇5将空气吸入所述第一间隙。通过该电机防漏油结构的端盖3、内风扇5、挡风圈2和第一间隙,能够防止轴承室内产生的油雾过多进入电机内部,其结构简单,防油雾效果好,避免润滑油的外泄和浪费,更加环保,防止对电机的绝缘系统造成破坏。下面,将对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机防漏油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为微小间隙;由于油雾密度大,无法顺利吸入,绝大部分停留在第一间隙前,因此能够避免过多的油雾进入电机内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端盖3上设有通风孔7,其中,通风孔至少包括六个;所述通风孔7与所述挡风圈2相对设置,通风孔7用于挡风圈2和端盖3之间的空间与电机外部相通。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挡风圈2与所述端盖3之间设有用于使得所述挡风圈2和所述端盖3在同轴度的第二间隙,其中,第二间隙用于保证同轴度要求,同轴度要求即零件上要求在同一直线上的两根轴线。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挡风圈2为圆弧状,通过在电机的内风扇5和滑动轴承1之间设有挡风圈2,将内风扇5产生的负压区与滑动轴承1隔开。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挡风圈2的材质为铝及其合金,挡风圈2采用铸铝材料制作确保不变形不老化,能够长期使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挡风圈2与所述转轴6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用于在挡风圈2和转轴6之间按照防护等级要求加装密封圈,使其保证足够的防护等级。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轴承1为端盖式滑动轴承。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防漏油结构,用于防止轴承室产生油雾进入电机内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轴承、端盖、罩壳、内风扇、转轴和用于将所述内风扇和所述滑动轴承间隔的挡风圈;/n所述端盖与所述罩壳相适应连接,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端盖延伸至所述电机外部,所述端盖与所述转轴之间设有所述滑动轴承;/n所述内风扇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内风扇与所述端盖在所述转轴上平行设置,所述挡风圈设置在所述内风扇与所述端盖之间,所述挡风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端盖,所述挡风圈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设有供所述内风扇将空气吸入的第一间隙,其中,所述滑动轴承产生的油雾经过所述挡风圈,通过所述内风扇将空气吸入所述第一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防漏油结构,用于防止轴承室产生油雾进入电机内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轴承、端盖、罩壳、内风扇、转轴和用于将所述内风扇和所述滑动轴承间隔的挡风圈;
所述端盖与所述罩壳相适应连接,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端盖延伸至所述电机外部,所述端盖与所述转轴之间设有所述滑动轴承;
所述内风扇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内风扇与所述端盖在所述转轴上平行设置,所述挡风圈设置在所述内风扇与所述端盖之间,所述挡风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端盖,所述挡风圈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设有供所述内风扇将空气吸入的第一间隙,其中,所述滑动轴承产生的油雾经过所述挡风圈,通过所述内风扇将空气吸入所述第一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防漏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杰吴敏涛徐培钰
申请(专利权)人:埃尔利德广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