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13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轴承电机,涉及电机技术领域;该轴承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其中,定子组件的内圈设置有轴承圈;转子组件的周向边缘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摩擦柱与轴承圈滑动配合,以相对定子组件转动。该轴承电机能直接将动力传递至转子组件处,以带动转子组件相对定子组件转动,省去了多个用于传递动力的零部件的使用,可节省成本,保证传动精度;同时,转子组件直接通过摩擦柱与轴承圈配合,可替代小巧寿命短的轴承,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均得到有效地提高,且对加工精度要求更低,进而能有效地保证整个轴承电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轴承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旋转电机基本上是定转子之间存在空气,再通过第三种零部件前、后端盖连接,转子通过装配在前、后端盖内的轴承旋转。为了保证定转子的气隙均匀且不能刮擦,必须要求定子的支撑件(机壳)、转子的支撑件(转轴)以及它们的连接件前后端盖的加工精度达到一定要求,但多个零部件的公差累积,很难保证真正符合气隙均匀的设计需求。同时,零部件加工、材质不均匀和装配带来的不平衡量、转子转动的径向惯量、轴向惯量以及其他附加力都作用在轴承内加工精密的滚珠、滚针等上,可以想象一旦滚珠或滚针等受伤,整个电机都将进入不良的恶性循环中。这也使得加工精密容易受损的小巧轴承需要承受比它大好多倍重量的转子,并且承受高速转动带来的偏心冲击力,从而更易出现损伤和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电机,其能直接驱动转子组件相对定子组件转动,省去了多个用于传递动力的零部件的使用,可节省成本,保证传动精度;同时,转子组件直接通过摩擦柱与轴承圈配合,可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的内圈设置有轴承圈;/n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的周向边缘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摩擦柱与所述轴承圈滑动配合,以相对所述定子组件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的内圈设置有轴承圈;
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的周向边缘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摩擦柱与所述轴承圈滑动配合,以相对所述定子组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第一转子铁芯,所述第一转子铁芯上开设有与多个所述摩擦柱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配合槽,每个所述摩擦柱均与对应位置的所述配合槽插接配合;且每个所述摩擦柱均具有从所述配合槽伸出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用于与所述轴承圈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电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配合槽和对应位置的所述摩擦柱二者中的一者上开设有凹槽,每个所述配合槽和对应位置的所述摩擦柱二者中的另一者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配合槽的槽壁,所述凸起对应的设置于所述摩擦柱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开设于所述配合槽相对的两个槽壁上,且每个所述凹槽均与所述配合槽连通;每个所述摩擦柱上均设有两个所述凸起,且两个所述凸起分别凸设于所述摩擦柱的两侧,以分别与对应位置的两个所述凹槽一一对应地插接配合。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海洋杨伟朝孙祥
申请(专利权)人: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