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18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一对接元件,包括:一本体,多个端子,分别对应收容于本体中,每一端子具有一基部;一弹臂,自基部向上延伸形成,一通槽贯穿弹臂的厚度,使弹臂于通槽左右两侧形成两个第一分支,一第二分支位于两个第一分支之间;一连接部一体连接两个第一分支的上端和第二分支的上端;自连接部向上且向前延伸形成一对接部;第二分支的下端在成型前一体连接通槽的下端,成型后第二分支的下端自通槽的下端断开,第二分支相对于第一分支向前凸出,增大了端子厚度,第二分支具有一接触部,在对接元件向下抵接对接部至最终位置时,接触部接触基部的前表面,每一端子形成三条导电路径,可降低端子的阻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有利于传输芯片模块下压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CN200620061876.8的中国专利揭露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多个导电端子,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三个挤压臂,增大了所述导电端子的宽度,三个挤压臂中位于中间的挤压臂与另外两个挤压臂前后错开设置,增大了所述导电端子的厚度,从而提高了所述导电端子的容性,进而降低了所述导电端子的阻抗。然而,当所述芯片模块同时下压多个所述导电端子时,由于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三个挤压臂,三个挤压臂只能一起发生形变,故所述芯片模块需要较大的压力才能同时下压多个导电端子至最终位置。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所面临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端子阻抗且芯片模块不需要较大的压力下压端子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一对接元件,包括:一本体,具有上下贯穿的多个收容孔;多个端子,分别对应收容于多个收容孔中,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基部,定位于所述收容孔;一弹臂,自所述基部向上延伸形成,至少一连料部和所述弹臂左右设置,一通槽贯穿所述弹臂的厚度,使所述弹臂于通槽左右两侧形成两个第一分支,两个所述第一分支位于一第二分支的左右两侧;一连接部一体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分支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分支的上端;自所述连接部向上且向前延伸形成一对接部,用于向上抵接所述对接元件;所述第二分支的下端在成型前一体连接所述通槽的下端,成型后所述第二分支的下端自所述通槽的下端断开,所述第二分支相对于所述第一分支向前凸出,所述第二分支具有一接触部,在所述对接元件向下抵接所述对接部至最终位置时,所述接触部接触所述基部的前表面。进一步,每一所述第一分支于靠近所述第二分支的一侧具有一撕裂面,所述第二分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撕裂面撕裂成型;每一所述第一分支还具有一下料面,所述下料面与所述第二分支下料成型,所述下料面具有一弧面连接所述撕裂面。进一步,当所述对接元件未向下抵接所述对接部时,所述接触部未抵接所述基部。进一步,每一所述第一分支具有一竖直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连料部左右并排设置。进一步,每一所述第一分支具有一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向上延伸形成的一上部,所述第二分支具有一第一部及自所述第一部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第二部,所述第二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前方,所述对接部、所述第一分支的上部和所述第二分支的第一部位于同一平面。进一步,所述第二部具有自所述第一部向前弯折且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第一段、自所述第一段向后弯折且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第二段及自所述第二段向前弯折且向下延伸形成的所述接触部。进一步,前后相邻的两个端子前后错开设置,从横向看,前后相邻的两个端子中,在后的端子的所述第二分支与在前的所述端子的所述第一分支至少部分重叠。进一步,自所述基部向下延伸形成一弹性部,所述弹臂和所述弹性部上下对称设置,在所述对接元件向下抵接所述对接部至最终位置时,所述弹臂和所述弹性部相互抵接,且两者相互抵接的部位位于所述基部前方。进一步,所述端子还具有两个夹持部共同夹持一锡球,两个夹持部位于所述基部的前侧,在所述对接元件向下抵接所述端子前后,所述第二分支与两个夹持部和所述锡球均不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两个所述第一分支和一个所述第二分支,当所述对接元件向下压接所述端子时,在对接元件与电路板之间共形成经过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的三条相互并联的导电路径,可降低所述端子的阻抗;且所述第二分支相对所述第一分支向前凸出,所述端子的厚度增大,增大了所述端子的容性,也降低了所述端子的阻抗。由于所述第二分支的下端在成型后自所述通槽的下端断开,因此所述第二分支的正向力较小,使所述对接元件更容易向下压接所述端子。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一对接元件,包括:一本体,具有上下贯穿的多个收容孔;多个端子,分别对应收容于多个收容孔中,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基部定位于所述收容孔,自所述基部向上延伸形成一弹臂,一通槽贯穿所述弹臂的厚度,使所述弹臂于所述通槽的左右两侧形成两个分支,一柔软部一体连接所述通槽的上端和下端,两个分支位于所述柔软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柔软部的平均宽度小于其厚度的1.5倍,所述柔软部的柔性大于两个分支的柔性,所述柔软部相对于两个分支向前凸出;所述弹臂于所述通槽的前方具有一对接部,用于向上抵接所述对接元件。进一步,前后相邻的两个端子前后错开设置,从横向看,前后相邻的两个端子中,在后的端子的所述柔软部与在前的所述端子的所述分支至少部分重叠。进一步,所述端子进一步具有两连料部用于连接同一料带,两个所述连料部自所述基部的上端向上延伸且位于所述弹臂的左右两侧,两个分支远离所述柔软部的两侧边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两个所述连料部靠近所述柔软部的两侧边之间的距离,且小于两个所述连料部远离所述柔软部的两侧边之间的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两个所述分支和一个所述柔软部,当所述对接元件向下压接所述端子时,在对接元件与电路板之间共形成经过两个分支和所述柔软部的三条相互并联的导电路径,可降低所述端子的阻抗,且所述第二分支相对所述第一分支向前凸出,所述端子的厚度增大,增大了所述端子的容性,也降低了所述端子的阻抗。由于所述柔软部很柔软,因此所述柔软部的正向力较小,几乎对所述对接元件不产生反作用力,从而所述对接元件更容易向下压接所述端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端子成型前的平面图;图3为图2中端子成型后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去除本体)的侧视图;图6为图5对接元件下压端子至最终位置时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图9的后视图;图11为图9的侧视图;图12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电连接器(去除本体)的侧视图;图13为图12对接元件下压端子至最终位置时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电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定义X轴的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其中X轴正方向为前),Y轴的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其中Y轴正方向为右),Z轴的延伸方向为上下方向(其中Z轴正方向为上)。如图1、图5和图6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100的示意图,所述电连接器100用于电性连接一对接元件200至一电路板3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接元件200为芯片模块,所述电连接器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一对接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本体,具有上下贯穿的多个收容孔;/n多个端子,分别对应收容于多个收容孔中,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基部,定位于所述收容孔;一弹臂,自所述基部向上延伸形成,至少一连料部和所述弹臂左右设置,一通槽贯穿所述弹臂的厚度,使所述弹臂于通槽左右两侧形成两个第一分支,两个所述第一分支位于一第二分支的左右两侧;一连接部一体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分支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分支的上端;自所述连接部向上且向前延伸形成一对接部,用于向上抵接所述对接元件;所述第二分支的下端在成型前一体连接所述通槽的下端,成型后所述第二分支的下端自所述通槽的下端断开,所述第二分支相对于所述第一分支向前凸出,所述第二分支具有一接触部,在所述对接元件向下抵接所述对接部至最终位置时,所述接触部接触所述基部的前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一对接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具有上下贯穿的多个收容孔;
多个端子,分别对应收容于多个收容孔中,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基部,定位于所述收容孔;一弹臂,自所述基部向上延伸形成,至少一连料部和所述弹臂左右设置,一通槽贯穿所述弹臂的厚度,使所述弹臂于通槽左右两侧形成两个第一分支,两个所述第一分支位于一第二分支的左右两侧;一连接部一体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分支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分支的上端;自所述连接部向上且向前延伸形成一对接部,用于向上抵接所述对接元件;所述第二分支的下端在成型前一体连接所述通槽的下端,成型后所述第二分支的下端自所述通槽的下端断开,所述第二分支相对于所述第一分支向前凸出,所述第二分支具有一接触部,在所述对接元件向下抵接所述对接部至最终位置时,所述接触部接触所述基部的前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分支于靠近所述第二分支的一侧具有一撕裂面,所述第二分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撕裂面撕裂成型;每一所述第一分支还具有一下料面,所述下料面与所述第二分支下料成型,所述下料面具有一弧面连接所述撕裂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对接元件未向下抵接所述对接部时,所述接触部未抵接所述基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分支具有一竖直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连料部左右并排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分支具有一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向上延伸形成的一上部,所述第二分支具有一第一部及自所述第一部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第二部,所述第二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前方,所述对接部、所述第一分支的上部和所述第二分支的第一部位于同一平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具有自所述第一部向前弯折且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第一段、自所述第一段向后弯折且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第二段及自所述第二段向前弯折且向下延伸形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拥军陈志坤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