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的减震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615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的减震结构,包括箱体外壳,所述箱体外壳的顶部设有面板;箱体外壳的内腔中设有电器件安装架;电器件安装架通过限位结构与面板上下滑动连接;电器件安装架与限位结构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减震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的减震结构,减震效果好,有利于提高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的工作稳定性,无需频繁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的减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移动充电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的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在室内、室外环境中,人们经常需要使用用电设备。然而,在使用搅拌机、切割机、电钻、电焊机等大型设备时,仍然存在断电的问题,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此时一台高效稳定的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将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在搬运尤其是户外移动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出现震动或遇到碰撞的问题,然而传统移动式充电装置的防震效果差,箱体出现震动后电器件受到的冲击力较大,电器件容易损坏,电线连接部分容易松脱,导致移动式充电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差,而且需要频繁维护,维护成本高,连续工作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的减震结构,减震效果好,有利于提高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的工作稳定性,无需频繁维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的减震结构,包括箱体外壳,所述箱体外壳的顶部设有面板;箱体外壳的内腔中设有电器件安装架;电器件安装架通过限位结构与面板上下滑动连接;电器件安装架与限位结构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减震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下限位部通过导轨与上限位部连接;电器件安装架与导轨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减震件设置在电器件安装架与下限位部之间。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器件安装架包括位于其上部的滑动部;电器件安装架通过滑动部与所述导轨上下滑动连接;滑动部位于箱体外壳内腔上部并靠近所述面板。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限位部与面板连接。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限位部为下部设有沉头孔的筒体;所述导轨下端与下限位部连接,导轨上端伸入至上限位部的沉头孔内;面板上设有依次穿过面板、上限位部上部并与导轨上端螺纹连接的螺钉。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限位部通过加固支架与箱体外壳连接。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结构为至少两个;所述加固支架的中部低于其端部,加固支架的端部与限位结构的下限位部连接;加固支架的中部与箱体外壳底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器件安装架与箱体外壳的侧壁之间设有横向布置的第二弹性减震件。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的减震结构的优点为:1、电器件安装架与面板之间设有限位结构和第一弹性减震件。电器件安装架与箱体外壳间隔布置,两者不直接接触。当箱体外壳在搬运过程中坠落或在下放过程中因速度较快而出现震动时,主要受到上下方向的冲击力,此时第一弹性减震件能进行主动减震,减弱震源,尽可能减少箱体外壳内部电器件所受冲击,电器件不容易损坏,电线不容易松脱,有利于提高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的工作稳定性,无需频繁维护,维护成本低,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的连续工作能力强。2、能应付各种复杂的外力干扰,提升锂电池在充电装置中工作的安全性、稳定性,延长电池使用寿命。3、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可防止电器件安装架因上下摆动幅度过大而导致电器件安装架出现二次碰撞。4、由于面板与箱体外壳可拆卸连接,将电器件安装架的滑动部设置于箱体外壳内腔上部,方便组装。5、螺钉将面板、上限位部和导轨连接在一起,面板、上限位部和导轨可各自加工成型,加工方便。6、下限位部通过加固支架与箱体外壳连接,进一步提高限位结构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7、电器件安装架与箱体外壳的侧壁之间设有横向布置的第二弹性减震件。当箱体外壳受到横向冲击时,第二弹性减震件能减弱电器件所受到的横向冲击力,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中箱体外壳的立体图;图2为实施例1中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的减震结构除去上盖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向视图;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1中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的减震结构的内部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的减震结构,包括箱体外壳1,箱体外壳1的顶部设有面板2。箱体外壳1的内腔中设有电器件安装架3。电器件安装架3通过限位结构与面板2上下滑动连接。电器件安装架3与限位结构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减震件5。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减震件5为弹簧。箱体外壳1的上部设有上盖,上盖扣在面板2上方。面板2边缘通过螺钉与箱体外壳1上边缘连接。限位结构包括上限位部6和下限位部7。下限位部7通过导轨71与上限位部6连接。电器件安装架3与导轨71上下滑动连接。第一弹性减震件5设置在电器件安装架3与下限位部7之间。电器件安装架3包括位于其上部的滑动部31。电器件安装架3为中部下凹、边缘高的板状件,滑动部31为设置在电器件安装架3边缘的翻边结构。电器件安装架3通过滑动部31上的通孔与导轨71上下滑动连接。滑动部31位于箱体外壳1内腔上部并靠近面板2。上限位部6与面板2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上限位部6为下部设有沉头孔的筒体。导轨71下端与下限位部7连接,导轨71上端伸入至上限位部6的沉头孔内。面板2上设有依次穿过面板2、上限位部6上部并与导轨71上端螺纹连接的螺钉8。下限位部7通过加固支架4与箱体外壳1连接。限位结构为至少两个,本实施例中具体为四个且分别设置在面板2的四个角处。加固支架4的中部低于其端部,加固支架4的端部为翻边41,翻边41通过通孔套在导轨71底部从而与限位结构的下限位部7连接。第一弹性减震件5下端压在翻边41上方。加固支架4的中部与箱体外壳1底部通过螺钉连接。加固支架4呈条形弯板结构,其边缘处设有加强折边结构42。加固支架4的两端分别通过翻边41与两个对称布置的下限位部7连接。当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在崎岖道路被拖拉方式移动时,起伏的路面会造成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产生颠簸,此时第一弹性减震件5通过上下伸缩来减小电器件安装架3的起伏高度,从而起到减震作用。当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在搬运过程中坠落或在下放过程中因速度较快而出现震动时,箱体外壳1主要受到上下方向的冲击力,此时第一弹性减震件5能进行主动减震,减弱震源,尽可能减少箱体外壳1内部电器件所受冲击。实施例2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的减震结构,包括箱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壳(1)的顶部设有面板(2);箱体外壳(1)的内腔中设有电器件安装架(3);电器件安装架(3)通过限位结构与面板(2)上下滑动连接;电器件安装架(3)与限位结构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减震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的减震结构,包括箱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壳(1)的顶部设有面板(2);箱体外壳(1)的内腔中设有电器件安装架(3);电器件安装架(3)通过限位结构与面板(2)上下滑动连接;电器件安装架(3)与限位结构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减震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上限位部(6)和下限位部(7);下限位部(7)通过导轨(71)与上限位部(6)连接;电器件安装架(3)与导轨(71)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减震件(5)设置在电器件安装架(3)与下限位部(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件安装架(3)包括位于其上部的滑动部(31);电器件安装架(3)通过滑动部(31)与所述导轨(71)上下滑动连接;滑动部(31)位于箱体外壳(1)内腔上部并靠近所述面板(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锂电池充电装置的减震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恒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百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