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114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9
一种按键结构,包括键帽、底板、一平衡杆以及一缓冲单元。底板设置于键帽下方,底板包括一板体及自板体突出的一装设件,板体并具有一凹陷部。平衡杆位于底板与键帽之间,并包括一第一杆体以及一第二杆体,第一杆体连接键帽,第二杆体对应设置于装设件而与底板相连接。缓冲单元对应设置于凹陷部内。第二杆体的部分下表面抵靠于缓冲单元上。借由缓冲单元的设计,可以减少平衡杆与底板碰撞而产生的撞击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键结构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按键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包括设置于底板的缓冲单元的按键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按键结构一般包括标准键与特殊键(例如「CapsLock」、空白键等功能型按键),其中特殊键的键帽长度多半大于其它按键,因此需要添加平衡杆,以使键帽被按压时整体能够平衡地往下移动。然而,对于轴体型态的按键结构而言,其平衡杆容易与底板接触,进而产生不必要的噪音声响。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减少噪音的设计,是本领域业者努力目标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按键结构,可改善作动时产生的噪音。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按键结构,包括键帽、底板、平衡杆以及缓冲单元。底板设置于键帽下方,底板包括一板体及自板体突出的一装设件,板体并具有一凹陷部。平衡杆位于底板与键帽之间,并包括一第一杆体以及一第二杆体,第一杆体连接键帽,第二杆体对应设置于装设件而与底板相连接。缓冲单元对应设置于凹陷部内。第二杆体的部分下表面抵靠于缓冲单元上。如此,借由缓冲单元的设计,可以减少平衡杆与底板碰撞而产生的撞击声。上述的按键结构的一实施方式中,该缓冲单元与该底板是一次成型的结构,且该缓冲单元与该底板是异质材料的结合。上述的按键结构的一实施方式中,该板体具有一贯孔,邻接于该装设件且连通于该装设件的一穿设孔,该第二杆体穿过该穿设孔而使该第二杆体的一末端位于该贯孔上方或该贯孔内,该贯孔与该凹陷部位于该装设件的相对两侧。上述的按键结构的一实施方式中,该第二杆体具有一弯折结构,使该第二杆体的该末端平行于该第一杆体的延伸方向延伸且穿过该穿设孔,该第二杆体的该末端抵接于该缓冲单元。上述的按键结构的一实施方式中,该缓冲单元自该凹陷部延伸至该贯孔,或该缓冲单元填入该贯孔。上述的按键结构的一实施方式中,该第二杆体穿过该穿设孔而使该第二杆体的该末端位于该贯孔内,该缓冲单元的一边缘与该装设件的一边缘对齐。上述的按键结构的一实施方式中,该按键结构还包括一缓冲层,设置于该装设件与该第二杆体之间。上述的按键结构的一实施方式中,该板体具有面向该键帽的一第一表面以及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该装设件包括自该第一表面向上延伸的一直立部、以及自该直立部平行该第一表面延伸的一抵靠部,该缓冲层设置于该抵靠部与该第二杆体之间。上述的按键结构的一实施方式中,该直立部具有让该第二杆体穿过的一穿设孔,该缓冲层还延伸于该穿设孔的孔缘。上述的按键结构的一实施方式中,该缓冲单元的大小配置成:当该键帽在一按压位置及一未按压位置移动的过程中,该第二杆体的部分下表面保持与该缓冲单元相抵接。上述的按键结构的一实施方式中,该板体具有面向该键帽的一第一表面以及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该缓冲单元的一缓冲表面等高于或高于该第一表面。上述的按键结构的一实施方式中,该凹陷部贯穿该板体。上述的按键结构的一实施方式中,更包括一电路板及一轴体,该电路板位于该底板下方,该轴体位于该键帽与该电路板之间,该轴体电连接该电路板,该轴体为光轴开关元件、机械轴开关元件或微动开关元件。上述的按键结构的一实施方式中,一电路板,位于该底板下方;一轴体,位于该键帽与该电路板之间;一光发射器,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且电连接该电路板;以及一光接收器,对应该光发射器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且电连接该电路板;其中,该轴体的运动路径经过该光发射器与该光接收器之间的区域。上述的按键结构的一实施方式中,更包括:一薄膜层,配置于该底板上方;以及一复位件,配置于该键帽与该薄膜层之间;其中,至少部分该缓冲单元未被该薄膜层覆盖。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绘示依照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按键结构的俯视图。图2A绘示依照图1的切线2-2’的按键结构的剖视图。图2B是以图1的切线2-2’的视角,绘示依照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按键结构的剖视图。图2C是以图1的切线2-2’的视角,绘示依照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按键结构的剖视图。图3绘示依照图1的切线3-3’的按键结构的另一剖视图。图4绘示依照图1、图2A和图3的按键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5是以图1的切线3-3’的视角,绘示依照本技术的实施例四的按键结构的剖视图。图6绘示依照图5的按键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7是以图1的切线3-3’的视角,绘示依照本技术的实施例五的按键结构的剖视图。图8绘示依照图7的按键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9是以图1的切线3-3’的视角,绘示依照本技术的实施例六的按键结构的剖视图。图10绘示依照图9的按键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11绘示依照本技术的实施例七的按键结构的立体组合图。图12绘示依照图11的按键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须注意的是,本技术并非显示出所有可能的实施例,未于本技术提出的其他实施态样也可能可以应用。再者,图式上的尺寸比例并非按照实际产品等比例绘制。因此,说明书和图示内容仅作叙述实施例之用,而非作为限缩本技术保护范围之用。另外,实施例中的叙述,例如细部结构、制程步骤和材料应用等等,仅为举例说明之用,并非对本技术欲保护的范围做限缩。实施例的步骤和结构的各细节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根据实际应用制程的需要而加以变化与修饰。以下是以相同/类似的符号表示相同/类似的元件做说明。图1绘示依照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按键结构100的俯视图。图2A绘示依照图1的切线2-2’的按键结构100的剖视图。图3绘示依照图1的切线3-3’的按键结构100的另一剖视图。图4绘示依照图1、图2A和图3的按键结构100的局部立体图。按键结构100可例如是应用于笔记型电脑或桌上型电脑等电子装置的键盘,以产生按压信号。请参照图1、图2A、图3、图4,按键结构100可以用于多倍键(例如空白键)。按键结构100可包括键帽10、底板20、轴体30、平衡杆40以及电路板60。底板20设置于键帽10下方。电路板60设置于底板20下方,用以传递按键结构100的按压信号。轴体30设置于键帽10与电路板60之间。实施例中,按键结构100可为光轴型态的按键结构,轴体30为光轴开关元件,且电性连接于电路板60。轴体30包括本体33、复位件31。本体33连接于键帽10及电路板60。复位件31例如是弹簧,设置于本体33内。一具体实施例中,本体33包括可相对移动的上壳体及下壳体(未标示),复位件31的一端固定于上壳体,另一端固定于下壳体。当使用者按压键帽10使键帽10从未按压位置移动至按压位置的过程中,上壳体可相对于下壳体移动,使复位件31压缩,进而储存供键帽10远离底板20的方向回复的弹力;一旦按压键帽10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键帽;/n一底板,设置于该键帽下方,该底板包括一板体及自该板体突出的一装设件,该板体具有一凹陷部;/n一平衡杆,位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并包括一第一杆体以及一第二杆体,该第一杆体连接该键帽,该第二杆体对应设置于该装设件而与该底板相连接;以及/n一缓冲单元,对应该平衡杆设置于该凹陷部内,其中该第二杆体的部分下表面抵靠于该缓冲单元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02 US 62/956,362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键帽;
一底板,设置于该键帽下方,该底板包括一板体及自该板体突出的一装设件,该板体具有一凹陷部;
一平衡杆,位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并包括一第一杆体以及一第二杆体,该第一杆体连接该键帽,该第二杆体对应设置于该装设件而与该底板相连接;以及
一缓冲单元,对应该平衡杆设置于该凹陷部内,其中该第二杆体的部分下表面抵靠于该缓冲单元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单元与该底板是一次成型的结构,且该缓冲单元与该底板是异质材料的结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板体具有一贯孔,邻接于该装设件且连通于该装设件的一穿设孔,该第二杆体穿过该穿设孔而使该第二杆体的一末端位于该贯孔上方或该贯孔内,该贯孔与该凹陷部位于该装设件的相对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杆体具有一弯折结构,使该第二杆体的该末端平行于该第一杆体的延伸方向延伸且穿过该穿设孔,该第二杆体的该末端抵接于该缓冲单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单元自该凹陷部延伸至该贯孔,或该缓冲单元填入该贯孔。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杆体穿过该穿设孔而使该第二杆体的该末端位于该贯孔内,该缓冲单元的一边缘与该装设件的一边缘对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键结构还包括一缓冲层,设置于该装设件与该第二杆体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板体具有面向该键帽的一第一表面以及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铭甫庄伟宾陈建智
申请(专利权)人: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