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099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8
本申请提供一种变压器模组,包括变压器和电感器,所述变压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磁芯、变压器骨架组、第一绕组及第二绕组,所述变压器骨架组、所述第一绕组及所述第二绕组设置于两所述第一磁芯之间,所述第一绕组及所述第二绕组绕设于所述变压器骨架组上,且所述第一绕组位于所述第二绕组的两端,所述第二绕组包括若干第一导片及若干第二导片,所述电感器包括第三绕组,所述第三绕组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片及所述第二导片。本申请提供的变压器模组有效节省空间,且优化所述变压器模组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模组
本申请涉及电子元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变压器模组。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汽车电子元件的集成元件之一,位置空间限制多,性能要求及机械冲击要求高,现有的部分变压器不能满足现有的安规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变压器模组,以更好地满足现有的安规设计要求。一种变压器模组,包括变压器和电感器,所述变压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磁芯、变压器骨架组、第一绕组及第二绕组,所述变压器骨架组、所述第一绕组及所述第二绕组设置于两所述第一磁芯之间,所述第一绕组及所述第二绕组绕设于所述变压器骨架组上,且所述第一绕组位于所述第二绕组的两侧,所述第二绕组包括若干第一导片及若干第二导片,所述电感器包括第三绕组,所述第三绕组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片及所述第二导片。可选的,所述变压器骨架组包括第一骨架、第二骨架、第三骨架及第四骨架,所述第一骨架包括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第二承载部及第三承载部,所述第二骨架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骨架包括第四承载部及第五承载部,所述第三骨架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四骨架包括第六承载部,所述第一骨架的第一承载部插入所述第二骨架的第二通孔,所述第四骨架的第六承载部插入所述第三骨架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骨架的第三承载部插入所述第三通孔,以使所述第一骨架与所述第二骨架过盈连接,所述第三骨架与所述第四骨架过盈连接,所述第二骨架与所述第三骨架过盈连接,所述第一绕组依次绕设于所述第二承载部与所述第五承载部,所述第二绕组设置于所述第三承载部与所述第四承载部。可选的,所述第一骨架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四骨架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一磁芯包括芯部,一所述第一磁芯的芯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另一所述第一磁芯的芯部依次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及所述第四通孔,两所述磁芯的芯部互相抵接,以将所述变压器骨架组套设于两所述第一磁芯上。可选的,每两所述第一导片之间,及/或每两所述第二导片之间,及/或所述第一导片与所述第二导片之间设置有绝缘片。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片包括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二导片包括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三端部分别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端部及所述第四端部分别开设有衔接孔,若干所述第一导片及若干所述第二导片共同挂设于所述第三承载部及所述第四承载部上时,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三端部重叠设置,且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三端部的第二通孔互相连通,所述第三绕组包括第五端部,所述第五端部共同收容于若干所述第一端部及若干所述第三端部的连接孔中,且与所述第一端部及第三端部连接。可选的,若干所述第一导片叠设于一所述第三承载部上,若干所述第一导片的第二端部重叠设置,且若干所述第二端部上的衔接孔互相连通;若干所述第二导片叠设于另一所述第四承载部,若干所述第二导片的第四端部重叠设置,且若干所述第四端部上的衔接孔互相连通,所述第三承载部与所述第四承载部互相抵接,若干所述第二端部上的衔接孔共同插设有第一螺母,若干所述第四端部上的衔接孔共同插设有另一所述第一螺母,用以与其他元件连接。可选的,所述电感器还包括两电感器骨架、第二磁芯及所述第一磁芯,所述第三绕组绕设于两所述电感器骨架上,所述第三绕组及两所述电感器骨架设置于所述第二磁芯与所述第一磁芯之间。可选的,所述第三绕组为铜立绕线圈,所述第三绕组还包括第六端部,所述第六端部开设有联接孔,所述联接孔插设有第二螺母,用以与其他元件连接。可选的,所述变压器模组还包括一壳体,所述变压器及所述电感器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绕组还包括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三端部、第四端部、第五端部及第六端部露出于所述壳体。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片与所述第二导片由导电材料制成。本技术通过将所述变压器与所述电感器共同收容于壳体内,有效节省空间,优化变压器模组的结构。且通过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内灌注灌封胶以形成封装体,一方面有效固定所述变压器与所述电感器,另一方面有利于所述变压器模组散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变压器模组的部分组装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变压器模组中的变压器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变压器模组中的变压器的截面图。图4为图2所示变压器中第二绕组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变压器模组中电感器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变压器与所述电感器的第一角度的组装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变压器与所述电感器的第二角度的组装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变压器模组的组装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变压器模组100变压器10第一磁芯11、24平板111、231芯部112、241阻挡部113凹槽114变压器骨架组12第一骨架121第一承载部1211、221第一抵靠部1212、222第一通孔1213、224第一定位部1214、223第二骨架122第二承载部1221第二抵靠部1222第二通孔1223第三承载部1224定位孔1225第一缺口1226第三骨架123第四承载部1231第三抵靠部1232第五承载部1233第三通孔1234第二缺口1235定位片1236第四骨架124第六承载部1241第四抵靠部1242第四通孔1243第二定位部1244支撑端1245第一绕组13第一引线131第二引线132第二绕组14第一导片141本体142第一端部143第二端部144第二导片145第三端部146第四端部147连接孔148衔接孔149绝缘片15第一螺母16第二螺母17电感器20第三绕组21第五端部211第六端部212联接孔213电感器骨架22第二磁芯23壳体30底板31侧板32安装槽33第一安装槽331第二安装槽332隔板34第二开口35封装体4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模组100。所述变压器模组100包括变压器10、电感器20及壳体30。所述变压器10与所述电感器20收容于所述壳体30内。所述电感器20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模组包括变压器和电感器,所述变压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磁芯、变压器骨架组、第一绕组及第二绕组,所述变压器骨架组、所述第一绕组及所述第二绕组设置于两所述第一磁芯之间,所述第一绕组及所述第二绕组绕设于所述变压器骨架组上,且所述第一绕组位于所述第二绕组的两侧,所述第二绕组包括若干第一导片及若干第二导片,所述电感器包括第三绕组,所述第三绕组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片及所述第二导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模组包括变压器和电感器,所述变压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磁芯、变压器骨架组、第一绕组及第二绕组,所述变压器骨架组、所述第一绕组及所述第二绕组设置于两所述第一磁芯之间,所述第一绕组及所述第二绕组绕设于所述变压器骨架组上,且所述第一绕组位于所述第二绕组的两侧,所述第二绕组包括若干第一导片及若干第二导片,所述电感器包括第三绕组,所述第三绕组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片及所述第二导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骨架组包括第一骨架、第二骨架、第三骨架及第四骨架,所述第一骨架包括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第二承载部及第三承载部,所述第二骨架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骨架包括第四承载部及第五承载部,所述第三骨架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四骨架包括第六承载部,所述第一骨架的第一承载部插入所述第二骨架的第二通孔,所述第四骨架的第六承载部插入所述第三骨架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骨架的第三承载部插入所述第三通孔,以使所述第一骨架与所述第二骨架过盈连接,所述第三骨架与所述第四骨架过盈连接,所述第二骨架与所述第三骨架过盈连接,所述第一绕组依次绕设于所述第二承载部与所述第五承载部,所述第二绕组设置于所述第三承载部与所述第四承载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四骨架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一磁芯包括芯部,一所述第一磁芯的芯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另一所述第一磁芯的芯部依次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及所述第四通孔,两所述磁芯的芯部互相抵接,以将所述变压器骨架组套设于两所述第一磁芯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两所述第一导片之间,及/或每两所述第二导片之间,及/或所述第一导片与所述第二导片之间设置有绝缘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片包括第一端部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万金朱勇吴杰英刘宏肖奇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京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