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零欧跨接电阻及其编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08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零欧跨接电阻及其编带,包括第一立式引脚和第二立式引脚,所述第一立式引脚和第二立式引脚的其中一端设置有水平连接段,所述第一立式引脚和第二立式引脚靠近所述水平连接段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内三角弯折段和第二内三角弯折段。由于采用立式引脚从而适用于立式插入电路板的使用场景,通过第一内三角弯折段和第二内三角弯折段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镀锡铜线或镀锡铜包钢线的长度,结构简单对称,利用自动化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零欧跨接电阻及其编带
本技术涉及电阻器生产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立式零欧跨接电阻及其编带。
技术介绍
零欧姆电阻又称为跨接电阻器,是一种特殊用途的电阻,0欧姆电阻的并非真正的阻值为零,欧姆电阻实际是电阻值很小的电阻。正因为有阻值,也就和常规贴片电阻一样有误差精度这个指标。电路板设计中两点不能用印刷电路连接,常在正面用跨线连接,这在普通板中经常看到,为了让自动贴片机和自动插件机正常工作,用零电阻代替跨线。具体的,跨接电阻可以在在电路中没有任何功能,只是在PCB上为了调试方便或兼容设计等原因。可作跳线使用,避免用跳针造成的高频干扰(成为天线)。在匹配电路参数不确定的时候,以0欧姆代替,实际调试的时候,确定参数,再以具体数值的元件代替。0欧姆电阻实际是电阻值很小的电阻,想测某部分电路的耗电流的时候,接0欧姆电阻,接上电流表,这样方便测耗电流,可用于测量大电流,还有其他一些使用场景,总之,跨接电阻在电路中使用广泛,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器件。现有的跨接电阻器一般为直线引脚型或者简单地U型结构,在一些场景对于阻值、电阻器的大小等结构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现有的跨接电阻难以适用,因此,需要对跨接电阻的结构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式零欧跨接电阻及其编带,通过立式结构设计,适用于立式插入电路板等使用场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立式零欧跨接电阻,包括第一立式引脚和第二立式引脚,所述第一立式引脚和第二立式引脚的其中一端设置有水平连接段,所述第一立式引脚和第二立式引脚靠近所述水平连接段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内三角弯折段和第二内三角弯折段。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式引脚、第二立式引脚、所述水平连接段、所述第一内三角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内三角弯折段通过一镀锡铜线或镀锡铜包钢线一体成型。可选的,所述第一立式引脚、第二立式引脚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3.5mm-7.5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式引脚、所述第一内三角弯折段和第二立式引脚、所述第二内三角弯折段之间以所述水平连接段的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三角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内三角弯折段的底部距离所述水平连接段的距离为4mm-10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三角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内三角弯折段的向所述水平连接段的竖直中心线弯曲,所述第一内三角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内三角弯折段的弯曲角度为50-80度。优选为70度。进一步的,所述水平连接段与所述第一立式引脚和第二立式引脚的一端通过圆角连接,所述水平连接段的长度为4-8mm。可选的,所述第一立式引脚、第二立式引脚、所述水平连接段、所述第一内三角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内三角弯折段设置在一绝缘封装层内。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立式零欧跨接电阻编带,包括纸带,多个所述立式零欧跨接电阻的第一立式引脚、第二立式引脚的自由端通过一胶带均匀间距固定在所述纸带。进一步的,在所述纸带中间在每一所述立式零欧跨接电阻的第一立式引脚、第二立式引脚的两侧均设置有上料定位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立式引脚和第二立式引脚的其中一端设置有水平连接段,所述第一立式引脚和第二立式引脚靠近水平连接段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内三角弯折段和第二内三角弯折段;由于采用立式引脚从而适用于立式插入电路板的使用场景,通过第一内三角弯折段和第二内三角弯折段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镀锡铜线或镀锡铜包钢线的长度,结构简单对称,利用自动化装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式零欧跨接电阻主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式零欧跨接电阻编带主视结构图;图中,1-纸带,2-胶带,3-上料定位孔,4-立式零欧跨接电阻,41-第一立式引脚,42-第二立式引脚,43-水平连接段,44-第一内三角弯折段,45-第二内三角弯折段,46-绝缘封装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其中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立式零欧跨接电阻4,包括第一立式引脚41和第二立式引脚42,所述第一立式引脚41和第二立式引脚42的其中一端设置有水平连接段43,所述第一立式引脚41和第二立式引脚42靠近所述水平连接段43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内三角弯折段44和第二内三角弯折段45。具体的,所述第一立式引脚41、第二立式引脚42、所述水平连接段43、所述第一内三角弯折段44和所述第二内三角弯折段45通过一镀锡铜线或镀锡铜包钢线一体成型。可选的,所述第一立式引脚41、第二立式引脚42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3.5mm-7.5mm。优选为5mm。可选的,所镀锡铜线或镀锡铜包钢线的直径为0.4-2.5mm,优选为0.5mm。具体的,所述第一立式引脚41、所述第一内三角弯折段44和第二立式引脚42、所述第二内三角弯折段45之间以所述水平连接段43的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可选的,所述第一内三角弯折段44和所述第二内三角弯折段45的底部距离所述水平连接段43的距离为4mm-10mm。优选为5mm。其中,所述第一内三角弯折段44和所述第二内三角弯折段45的向所述水平连接段43的竖直中心线弯曲,所述第一内三角弯折段44和所述第二内三角弯折段45的弯曲角度为50-80度。优选为70度。可选的,所述水平连接段43与所述第一立式引脚41和第二立式引脚42的一端通过圆角连接,所述水平连接段43的长度为4-20mm。优选为10mm。可选的,所述第一立式引脚41、第二立式引脚42、所述水平连接段43、所述第一内三角弯折段44和所述第二内三角弯折段45设置在一绝缘封装层46内。绝缘封装层46采用铁氟龙、聚氯乙烯、硅利康树脂或者聚乙烯等材质制作而成。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立式零欧跨接电阻编带,包括纸带1,多个所述立式零欧跨接电阻4的第一立式引脚41、第二立式引脚42的自由端通过一胶带2均匀间距固定在所述纸带1。进一步的,在所述纸带1中间在每一所述立式零欧跨接电阻4的第一立式引脚41、第二立式引脚42的两侧均设置有上料定位孔3。可选的,上料定位孔3的孔径为4mm,纸带1的宽度为18mm,所述第一内三角弯折段41和所述第二内三角弯折段45底部到达纸带1中心线的距离为17mm。本技术的立式零欧跨接电阻及其编带,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零欧跨接电阻,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式引脚和第二立式引脚,所述第一立式引脚和第二立式引脚的其中一端设置有水平连接段,所述第一立式引脚和第二立式引脚靠近所述水平连接段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内三角弯折段和第二内三角弯折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零欧跨接电阻,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式引脚和第二立式引脚,所述第一立式引脚和第二立式引脚的其中一端设置有水平连接段,所述第一立式引脚和第二立式引脚靠近所述水平连接段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内三角弯折段和第二内三角弯折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零欧跨接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式引脚、第二立式引脚、所述水平连接段、所述第一内三角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内三角弯折段通过一镀锡铜线或镀锡铜包钢线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零欧跨接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式引脚、所述第一内三角弯折段和第二立式引脚、所述第二内三角弯折段之间以所述水平连接段的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零欧跨接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三角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内三角弯折段的底部距离所述水平连接段的距离为4mm-1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零欧跨接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迎春龙广云龚曙光易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山达士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