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放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608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放置装置,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上述现有的电缆放置架容易造成热能浪费的缺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罩筒,所述罩筒内的底板上设置有顶部有开口的固定筒,所述罩筒顶部设置有供热风机构,所述供热风机构上连通有热风管,所述热风管延伸至所述固定筒内,所述固定筒内的所述热风管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筒的外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筒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板,所述罩筒的顶部设置有通风窗,所述罩筒外部的所述热风管上设置有阀门。将热风聚集在罩筒与底座围成的空间内,对支撑板上的电缆进行干燥,防止热风流失,干燥效果好,同时节省热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放置装置
一种电缆放置装置,本技术属于电缆
,具体涉及电缆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电缆加工后需要放置,而电缆放置时容易受潮,受潮后的电缆安全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申请号CN201820316844.0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线缆生产加工用放置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四个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四个角处均焊接有万向轮,底板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有隔板,隔板的两侧侧面均对称安装有一组放置板,放置板的顶部放置有多个线缆,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有横板,横板的顶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气体箱,气体箱的内壁两侧通过锁紧螺栓固定有加热管,加热管靠近隔板的一侧侧面设置有吸风机,吸风机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上安装有阀门,出气管的外部套接有风罩。该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在线缆放置的同时定期的进行干燥,提高了线缆的使用寿命,安全性高,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上述专利存在的缺陷有:第一,由于放置架是敞开的,从排气孔排出的热风大部分直接进入空气中,造成热能的浪费,干燥效果不好,第二线缆放入或从放置板上取下时容易造成磕碰,使电缆损坏,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放置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的电缆放置架容易造成热能浪费的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缆放置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罩筒,所述罩筒内的底板上设置有顶部有开口的固定筒,所述罩筒顶部设置有供热风机构,所述供热风机构上连通有热风管,所述热风管延伸至所述固定筒内,所述固定筒内的所述热风管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筒的外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筒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板,所述罩筒的顶部设置有通风窗,所述罩筒外部的所述热风管上设置有阀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使用时,取下罩筒,向支撑板上放入电缆,之后将罩筒套在底座上,打开阀门,启动供热风机构,热风通过热风管进入罩筒内,并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流出,对支撑板上的线缆烘干,通风窗平衡外界与罩筒内的压力,保证安全,通过可拆卸的罩筒、供热风机构、热风管、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设置,将热风聚集在罩筒与底座围成的空间内,对支撑板上的电缆进行干燥,防止热风流失,干燥效果好,同时节省热能,解决了上述现有的电缆放置架容易造成热能浪费的缺陷。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在底座上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与本领域常规的控制器相连,随时监测温度和湿度,同时控制风机及电加热管是否启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固定在所述底座上部。热风管的底部与固定筒的底部不接触,第一电机带动固定筒自转同时带动支撑板上的电缆转动,对罩筒内热空气起搅动作用,使电缆与热空气充分接触,干燥均匀,干燥效果好。进一步的,所述供热风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罩筒顶部的风机,与所述风机相连通的加热箱及位于所述加热箱内的多个电加热丝,所述加热箱与所述热风管连通。风机向加热箱内鼓入空气,空气通过电加热管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通过热风管对罩筒内的电缆干燥。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支撑板的外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支撑板的上部、所述限位板的内侧及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所述固定筒上均设置有带网孔的棉垫。带网孔的棉垫的设置,使热风可以穿过,同时对电缆起保护作用,防止电缆发生磕碰。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圈凹槽,所述罩筒的底部设置有一圈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起。加工方便,拆卸和安装方便。更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起密封作用,防止热风流失。进一步的,所述罩筒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延伸板,每个所述延伸板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更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延伸板上方的固定板,位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二电机及位于所述第二电机下部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延伸板上。第二电机带动伸缩杆上下伸缩,从而带动罩筒上移打开或下移封闭,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可拆卸的罩筒、供热风机构、热风管、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设置,将热风聚集在罩筒与底座围成的空间内,对支撑板上的电缆进行干燥,防止热风流失,干燥效果好,同时节省热能;2、热风管的底部与固定筒的底部不接触,第一电机带动固定筒自转同时带动支撑板上的电缆转动,对罩筒内热空气起搅动作用,使电缆与热空气充分接触,干燥均匀,干燥效果好;3、风机向加热箱内鼓入空气,空气通过电加热管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通过热风管对罩筒内的电缆干燥;4、带网孔的棉垫的设置,使热风可以穿过,同时对电缆起保护作用,防止电缆发生磕碰;5、凹槽和凸起的设置,加工方便,拆卸和安装方便;6、密封圈起密封作用,防止热风流失;7、第二电机带动伸缩杆上下伸缩,从而带动罩筒上移打开或下移封闭,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电缆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图中标记:1-罩筒,2-支撑板,3-棉垫,4-限位板,5-延伸板,6-通风窗,7-伸缩杆,8-第二电机,9-固定板,10-阀门,11-电加热丝,12-加热箱,13-风机,14-热风管,15-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17-底座,18-保护箱,19-第一电机,20-固定筒,21-凹槽,22-密封圈,23-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放置装置,包括底座17,所述底座17的上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罩筒1,所述罩筒1内的底板上设置有顶部有开口的固定筒20,所述罩筒1顶部设置有供热风机构,所述供热风机构上连通有热风管14,所述热风管14延伸至所述固定筒20内,所述固定筒20内的所述热风管14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5,所述固定筒20的外周设置有第二通孔16,所述固定筒20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板2,所述罩筒1的顶部设置有通风窗6,所述罩筒1外部的所述热风管14上设置有阀门10。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使用时,取下罩筒1,向支撑板2上放入电缆,之后将罩筒1套在底座17上,打开阀门10,启动供热风机构,热风通过热风管14进入罩筒1内,并从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流出,对支撑板2上的线缆烘干,通风窗6平衡外界与罩筒1内的压力,保证安全,通过可拆卸的罩筒1、供热风机构、热风管14、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的设置,将热风聚集在罩筒1与底座17围成的空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7),所述底座(17)的上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罩筒(1),所述罩筒(1)内的底板上设置有顶部有开口的固定筒(20),所述罩筒(1)顶部设置有供热风机构,所述供热风机构上连通有热风管(14),所述热风管(14)延伸至所述固定筒(20)内,所述固定筒(20)内的所述热风管(14)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5),所述固定筒(20)的外周设置有第二通孔(16),所述固定筒(20)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板(2),所述罩筒(1)的顶部设置有通风窗(6),所述罩筒(1)外部的所述热风管(14)上设置有阀门(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7),所述底座(17)的上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罩筒(1),所述罩筒(1)内的底板上设置有顶部有开口的固定筒(20),所述罩筒(1)顶部设置有供热风机构,所述供热风机构上连通有热风管(14),所述热风管(14)延伸至所述固定筒(20)内,所述固定筒(20)内的所述热风管(14)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5),所述固定筒(20)的外周设置有第二通孔(16),所述固定筒(20)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板(2),所述罩筒(1)的顶部设置有通风窗(6),所述罩筒(1)外部的所述热风管(14)上设置有阀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2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19),所述第一电机(19)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箱(18),所述保护箱(18)固定在所述底座(17)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风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罩筒(1)顶部的风机(13),与所述风机(13)相连通的加热箱(12)及位于所述加热箱(12)内的多个电加热丝(11),所述加热箱(12)与所述热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战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耀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