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模组组装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5965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脑散热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散热模组组装固定装置,包括顶壳、底壳、扇叶、电机、散热装置;顶壳的中心处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轴承,轴承转动连接扇叶;散热装置包括水管、散热片,散热片设置为多个,水管贯穿散热片;当电机带动扇叶旋转时,水泵将水箱内的冷水从水管的一端进入,将机箱内CPU的温度进行转移,从而冷水温度上升,扇叶的旋转对水管内的热水进行辅助降温,同时,热液中的热量经过散热片时,通过散热片将热量散出,随后冷水温度下降,从而冷水从水管的另一端排出进水箱,借由水泵完成冷水的循环,整个装置小巧且不占地,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散热模组组装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脑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散热模组组装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现如今,计算机硬件不断提升,各种硬件的性能和技术不断在上升,但强大的性能往往离不开散热,如果散热性能较弱,在强大的硬件也难以发挥全部的性能,所以如何在良好的导热条件下使得硬件能够再其允许的温度下进行充分的运转,成为重点难题;而现有的冷却系统大都为风冷设备,冷却效率低且数量多,噪音大,并且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散热效率不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散热模组组装固定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散热模组组装固定装置,包括顶壳、底壳、扇叶、电机、散热装置、凹槽;所述顶壳的中心处设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轴承,所述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扇叶,所述顶壳的四周开设有螺孔,所述底壳四周设有与所述顶壳四周的螺孔相匹配的螺孔,所述底壳通过所述螺孔螺纹连接于所述顶壳,所述顶壳、底壳内部两侧的边沿处开设有多个所述凹槽;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水管、散热片,所述水管呈“U”字形弯曲,所述散热片设置为多个,所述水管贯穿所述散热片,所述水管卡接于所述凹槽内。优选的,所述顶壳的两侧外壁设有公扣,所述底壳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公扣相匹配的母扣。优选的,所述底壳的底部设有螺孔二,所述螺孔二设置为四个,且设置于所述底壳底部外沿的四周。优选的,所述底壳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散热口。优选的,所述底壳内部的上表面两侧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至少为两个。优选的,所述顶壳、底壳由PC材质制成,且所述凹槽的直径大于所述水管的外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高效散热模组组装固定装置,将装置固定于机箱内之后,电机通过电源线进行通电,电机带动扇叶进行旋转,水泵将水箱内的冷水从水管的一端进入,将机箱内CPU的温度进行转移,从而冷水温度上升,扇叶的旋转开始对水管内的热水进行辅助降温,同时,热液中的热量进过散热片时,通过散热片将热量散出,随后冷水温度下降,从而冷水从水管的另一端排出进水箱,借由水泵完成冷水的循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顶壳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顶壳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底壳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底壳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的侧视图;图中:1-顶壳、2-底壳、3-扇叶、4-电机、5-公扣、6-螺孔、7-散热口、8-散热装置、81-水管、82-散热片、9-卡扣、11-凹槽、12-螺孔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散热模组组装固定装置,包括顶壳1、底壳2、扇叶3、电机4、散热装置8、凹槽11;顶壳1的中心处设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轴承,轴承转动连接扇叶3,顶壳1的四周开设有螺孔6,底壳2四周设有与顶壳1四周的螺孔相匹配的螺孔6,底壳2通过螺孔6螺纹连接于顶壳1,顶壳1、底壳2内部两侧的边沿处开设有多个凹槽11。散热装置8包括水管81、散热片82,水管81呈“U”字形弯曲,散热片82设置为多个,水管81贯穿散热片82,水管81卡接于凹槽11内。在本实施方式中,顶壳1的两侧外壁设有公扣5,底壳2的底部设有与公扣5相匹配的母扣,通过设置公扣5和母扣,可以使得顶壳1进一步的稳固的与底壳2固定连接,且中间无缝隙,方便又实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壳2的底部设有螺孔二12,螺孔二12设置为四个,且设置于底壳2底部外沿的四周,通过螺纹二12可以更加方便的对装置进行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壳2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散热口7,更加方便的将水管81中的热气通过扇叶3从散热口7排出,同时减轻了底壳2的重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壳2内部的上表面两侧设置有卡扣9,卡扣9至少为两个,通过两个卡扣9,将水管81进行进一步的限位,防止水管81发生偏移,从而发生危险。在本实施方式中,顶壳1、底壳2由PC材质制成,且凹槽11的直径大于水管81的外径,PC材料耐高温,同时绝缘性能优良,且耐老化,同时,直径大的凹槽11更加容易的进行安装和拆卸,方便。进一步地,顶壳1和顶壳2可以选择性的更换为更大的体积,可以通过增加扇叶3、电机4和散热片82的数量,达到更强的散热效果。进一步地,水管81为铝合金制成,铝合金耐高、低温,且容易制成本实例中的“U”形状,同时成本低、重量轻。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散热装置8中的水管81卡接与底壳2两侧的多个凹槽11中,调整完毕后,通过卡扣9将水管81进一步的限位,直至完全固定于底壳2内部的上表面,随后将顶壳1通过四周的螺孔6螺纹连接于底壳2,随后将公扣5卡接于母扣上,完成装置的安装;将装置通过底壳2四周的螺孔二12固定于机箱内之后,电机4通过电源线进行通电,电机4带动扇叶3进行旋转,水泵将水箱内的冷水从水管81的一端进入,将机箱内CPU的温度进行转移,从而冷水温度上升,扇叶3开始旋转并对水管81内的热水进行辅助降温,同时,热液中的热量进过散热片82时,通过散热片82将热量散出,随后冷水温度下降,从而冷水从水管81的另一端排出进水箱,借由水泵完成冷水的循环,整个装置小巧且不占地,安装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散热模组组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壳(1)、底壳(2)、扇叶(3)、电机(4)、散热装置(8)、凹槽(11);/n所述顶壳(1)的中心处设有所述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轴承,所述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扇叶(3),所述顶壳(1)的四周开设有螺孔(6),所述底壳(2)四周设有与所述顶壳(1)四周的螺孔(6)相匹配的螺孔(6),所述底壳(2)通过所述螺孔(6)螺纹连接于所述顶壳(1),所述顶壳(1)、底壳(2)内部两侧的边沿处开设有多个所述凹槽(11);/n所述散热装置(8)包括水管(81)、散热片(82),所述水管(81)呈“U”字形弯曲,所述散热片(82)设置为多个,所述水管(81)贯穿所述散热片(82),所述水管(81)卡接于所述凹槽(1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模组组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壳(1)、底壳(2)、扇叶(3)、电机(4)、散热装置(8)、凹槽(11);
所述顶壳(1)的中心处设有所述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轴承,所述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扇叶(3),所述顶壳(1)的四周开设有螺孔(6),所述底壳(2)四周设有与所述顶壳(1)四周的螺孔(6)相匹配的螺孔(6),所述底壳(2)通过所述螺孔(6)螺纹连接于所述顶壳(1),所述顶壳(1)、底壳(2)内部两侧的边沿处开设有多个所述凹槽(11);
所述散热装置(8)包括水管(81)、散热片(82),所述水管(81)呈“U”字形弯曲,所述散热片(82)设置为多个,所述水管(81)贯穿所述散热片(82),所述水管(81)卡接于所述凹槽(1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模组组装固定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新根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先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