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掉电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893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掉电检测电路,用于对电源的电压进行检测,包括:储电模块,通过所述电源进行充电;电源电压跟随模块,其两端电压随着所述电源电压变化;第一开关模块,根据储电模块的电压与电源电压跟随模块的电压工作于导通或截止状态;第二开关模块,根据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工作状态工作于导通或截止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电源电压进行检测,当电源电压低于一定阈值时及时输出掉电报警信号到控制系统,提醒电源掉电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掉电检测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压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掉电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对于电池供电产品(锂电池、铅酸电池、纽扣电池等),在掉电的时候需要存储重要的参数信息,必须有准确可靠的电池电压监测电路实时监测电池电压。然而,现目前缺少一种实现掉电检测的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掉电检测电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掉电检测电路,用于对电源的电压进行检测,包括:储电模块,通过所述电源进行充电;电源电压跟随模块,其两端电压随着所述电源电压变化;第一开关模块,根据储电模块的电压与电源电压跟随模块的电压工作于导通或截止状态;第二开关模块,根据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工作状态工作于导通或截止状态。可选地,所述储电模块包括二极管和储电电容,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储电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储电电容的另一端接地。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为基于三极管的开关模块或基于MOS管的开关模块。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并联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为基于MOS管的开关模块或基于三极管的开关模块。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MOS管和第四电阻、第五电阻,所述MOS管的栅极与所述三极管的极电集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并联于所述MOS管的栅极与漏极之间,所述MOS管的漏极接地;所述MOS管的源极与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电源,所述MOS管的源极作为所述掉电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可选地,所述电源电压跟随模块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并联于所述电源的两端。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掉电检测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对电源电压进行检测,当电源电压低于一定阈值时及时输出掉电报警信号到控制系统,提醒电源掉电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掉电检测电路的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掉电检测电路的具体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一种掉电检测电路,用于对电源的电压进行检测,包括:储电模块11,通过所述电源进行充电;电源电压跟随模块12,其两端电压随着所述电源电压变化;其中,可以理解的是,电源电压跟随模块两端的电压随着电源的电压变化而变化,具体可以是与电源的电压相同。第一开关模块13,根据储电模块的电压与电源电压跟随模块的电压工作于导通或截止状态;其中,若储电模块的电压大于电源电压跟随模块的电压,则第一开关模块工作在导通状态,若储电模块的电压小于电源电压跟随模块的电压,则第一开关模块工作在导通状态。第二开关模块14,根据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工作状态工作于导通或截止状态。其中,当第一开关模块工作在导通状态,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工作于导通状态;当第二开关模块工作在截止状态,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工作于截止状态。本技术能对电源电压进行检测,当电源电压低于一定阈值时及时输出掉电报警信号到控制系统,实现掉电参数存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包括锂电池、铅酸电池、纽扣电池等等。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储电模块包括二极管D1和储电电容C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源BT1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储电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储电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为基于三极管的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为基于MOS管的开关模块。所述电源电压跟随模块包括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并联于所述电源BT1的两端。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源BT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并联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MOS管Q2和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所述MOS管Q2的栅极与所述三极管Q1的极电集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并联于所述MOS管Q2的栅极与漏极之间,所述MOS管Q2的漏极接地,所述MOS管Q2的源极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源,所述MOS管Q2的源极作为所述掉电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在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开关模块为基于三极管的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为基于MOS管的开关模块。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可以为基于三极管的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为基于三极管的开关模块;或者,所述的第一开关模块为基于MOS管的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为基于MOS管的开关模块;或者,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可以为基于MOS管的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为基于三极管的开关模块。如图2所示,正常时,电源BT1上电并给储电电容C1充电,二极管D1的正向导通电压约为0.7V,因此,在储电电容C1稳定后,其两端的电压大约为11.3V。而与储电电容C1相连的三极管Q1的发射极的电压为11.3V。由于三极管Q1的基极电压为12V,大于发射极的电压,因此,此时三极管Q1截止,MOS管Q2截止,MOS管Q2的原极输出高电压,此时表示电源电压正常。当电池电压减少0.7V以上时,三极管Q1的基极电压减少0.7V以上,此时,基极电压小于发射极电压,因此,三极管Q1导通,而由于三极管Q1导通,此时MOS管Q2也随之导通,MOS管Q2导通后,将外接的电路电压接到地,通过这个动作告知外接的电路电源BT1处于掉电状态。其中,外接的电路可以是一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具有检测芯片,该检测芯片的其中一接线端与掉电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当掉电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时,控制系统发出报警提示,提示电源掉电了,此时可以实现掉电参数存储。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掉电检测电路,用于对电源的电压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n储电模块,通过所述电源进行充电;/n电源电压跟随模块,其两端电压随着所述电源电压变化;/n第一开关模块,根据储电模块的电压与电源电压跟随模块的电压工作于导通或截止状态;/n第二开关模块,根据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工作状态工作于导通或截止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掉电检测电路,用于对电源的电压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电模块,通过所述电源进行充电;
电源电压跟随模块,其两端电压随着所述电源电压变化;
第一开关模块,根据储电模块的电压与电源电压跟随模块的电压工作于导通或截止状态;
第二开关模块,根据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工作状态工作于导通或截止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掉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电模块包括二极管和储电电容,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储电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储电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掉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为基于三极管的开关模块或基于MOS管的开关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掉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奎张汝纹任娟霞牛鲲鹏王波张宇付航赵凡袁俩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