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红外光谱仪智能光偏移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582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3
一种近红外光谱仪智能光偏移检测装置,包括稳压电源、讯响器,还具有显示电路、光电探头;多只光电探头环形分布间隔距离安装在近红外光谱仪检测口内下侧端;多路显示电路、稳压电源、讯响器安装在近红外光谱仪的壳体内,并和光电探头之间电性连接。本新型当因各种原因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发射的检测光聚焦度变小、光束变大或偏移照射在其中一只或多只光电探头受光面时,讯响器能产生报警声音给予检测人员提示,同时相应一路或多路显示电路的多只发光二极管能分别得电发光给予使用者光束的聚焦度变小或偏移具体方位提示,检测人员接收到提示信息后,能第一时间对检测光聚焦度进行调节,有效保证了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检测效果。本新型有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红外光谱仪智能光偏移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红外光谱检测仪配套设备
,特别是一种近红外光谱仪智能光偏移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是近20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一种快速、无损的绿色检测技术,在食品、农业、化工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Ray.NIR)是波长在0.75~2.5μm之间的电磁波,是含氢基团(OH、SH、CH、NH等)的倍频和合频吸收区。食品、农产品的成分以及有机物都由这些基团构成,根据基团的吸收频谱的位置、强度,可定性鉴别某种成分的化学结构或定量分析该成分的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在应用中,把样品放入透明玻璃样品杯内(在样品杯里面放置一个有2毫米高度左右的镀金或铝背景),再把样品杯放在检测口上,红外检测光由下至上经检测口的玻璃透过样品杯内作用于样品后、经背景反射回检测系统的接收器,接收器(和红外检测光发射装置安装在一起,接收反射回的返回光)将接收的返回光通过光纤输入到检测系统,检测系统通过模数转换后输出信号经PC机显示,进而得到被检测样品的光谱图片信息。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对样品测试过程中,为了获得好的测试效果,对于红外检测光的照射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红外检测光尽可能全部照射在样品杯内样品的同时,还不会向外偏移(红外检测光偏移向上照射在样品杯外侧后,会对样品的光谱检测结果带来影响)。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红外线检测光一般是由红外检测光发射装置的近红外光源设备产生红外光,然后红外检测光发射装置校准红外光后投射在检测口下。红外检测光发射装置的校准设备一般包括锥形聚光罩和调节筒(和手电筒前端的聚光罩及调节筒构造类似),通过手动调节调节筒位于校准设备的筒体(近红外光源设备产生的红外光位于筒体内下部)外侧的上下位置,调节筒会带动聚光罩上下移动位置,进而达到调节近红外光源设备发射的红外检测光聚焦度的目的。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生产中,受到装配生产质量的影响,有可能会导致红外光源设备发射的红外光聚焦度度过小的问题,这样实际检测样品时,会导致红外检测光照射在样品杯外,进而对样品的光谱检测效果带来影响(聚焦度生产时不能调节得过大,样品杯内所有样品得不到红外检测光照射,同样会对检测效果带来影响)。还有就是,实际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中,受到震动等因素影响,有可能调节筒会向下移动位置(调节筒下部套在红外光校准设备的筒体外侧,调节筒下部外侧具有锁紧螺杆,进而将调节筒固定在筒体外侧,锁紧螺杆松动后,调节筒由于且具有一定重量,重力作用下一般会垂直向下运动),进而导致红外检测光的聚焦度变小,进而对检测结果带来不利影响。基于上述,提供一种在红外检测光聚焦度变小时,能第一时间提示检测人员进行调节的装置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因结构所限,在因各种原因发生红外检测光聚焦度变小时,检测人员不能知晓情况,会对样品的光谱检测效果带来不利影响的弊端,本技术提供了具有多只光电检测探头及显示电路、讯响器,多只光电检测探头分别环形分布安装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检测口的内下端内侧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发射的检测光聚焦度合适不照射在光电探头受光面时,显示电路和讯响器不生成报警和方位提示信号,当因各种原因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发射的检测光聚焦度变小、光束变大或偏移照射在其中一只或多只光电探头受光面时,讯响器能产生报警声音给予检测人员提示,同时多路显示电路的多只发光二极管能分别得电发光给予使用者光束的聚焦度变小或偏移具体方位提示,检测人员能第一时间对聚焦度进行调节,进而有效保证了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检测效果的一种近红外光谱仪智能光偏移检测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近红外光谱仪智能光偏移检测装置,包括稳压电源、讯响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显示电路、光电探头;所述光电探头具有相同的多只,光电探头是光电三极管,多只光电探头环形分布间隔距离安装在近红外光谱仪检测口内下侧端,且多只光电探头内侧组成的内径小于近红外光谱仪的红外检测光发射装置、投射在检测口下端校准红外光光束外径,多只光电探头的受光面朝向下侧端;所述显示电路具有相同的多路,并和光电探头的只数一致,多路显示电路、稳压电源、讯响器安装在近红外光谱仪的壳体内;所述稳压电源的电源输出两端和多路显示电路的电源输入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多只光电探头的信号输出端和多路显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多路显示电路的触发电源输出端和讯响器正负两极电源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稳压电源是交流转直流开关电源模块。进一步地,所述讯响器是有源连续声讯响器。进一步地,所述每路显示电路包括电阻、NPN三极管、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其间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第一只电阻一端和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负极和第二只电阻一端连接,第二只电阻另一端和NPN三极管集电极、二极管正极连接,第三只电阻一端和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三只电阻另一端和NPN三极管发射极连接。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多只光电检测探头分别环形分布安装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检测口的内下端内侧部,正常情况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发射的检测光聚焦度合适、不照射在光电探头受光面时,那么光电探头不输出信号进入显示电路和讯响器,显示电路、讯响器不生成报警和方位提示信号。当因各种原因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发射的检测光聚焦度变小、光束变大或偏移照射在其中一只或多只光电探头受光面时,讯响器能产生报警声音给予检测人员提示,同时相应一路或多路显示电路的多只发光二极管能分别得电发光给予使用者光束的聚焦度变小或偏移具体方位提示,检测人员接收到提示信息后,能第一时间对检测光聚焦度进行调节,有效保证了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检测效果。基于上述,本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将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框图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图1、3中所示,一种近红外光谱仪智能光偏移检测装置,包括稳压电源1、讯响器2,还具有显示电路3、光电探头4;所述光电探头3具有相同的四只,光电探头3是光电三极管,四只光电探头3环形分布间隔一定距离安装在近红外光谱仪检测口101内下侧端,且四只光电探头内侧组成的内径略小于近红外光谱仪的红外检测光发射装置投射在检测口101下端校准后红外光光束外径,四只光电探头3的受光面垂直朝向下侧端;所述显示电路3具有相同的四路,并和光电探头的只数一致,四路显示电路3、稳压电源1、讯响器2安装在元件盒5内电路板上,元件盒5安装在近红外光谱仪6的壳体内下右侧前端。图1、2、3中所示,稳压电源U1是型号220V/6V/100W的交流转直流开关电源模块成品,输入交流220V、输出直流6V、输出功率100W,具有两根电源输入线1及2脚、两根电源输出线3及4脚。讯响器B是有源连续声讯响器成品,工作电压直流6V。第一路显示电路包括电阻R1、R2、R3,NPN三极管Q2,二极管VD1,发光二极管VL,其间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第一只电阻R1一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红外光谱仪智能光偏移检测装置,包括稳压电源、讯响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显示电路、光电探头;所述光电探头具有相同的多只,光电探头是光电三极管,多只光电探头环形分布间隔距离安装在近红外光谱仪检测口内下侧端,且多只光电探头内侧组成的内径小于近红外光谱仪的红外检测光发射装置、投射在检测口下端校准红外光光束外径,多只光电探头的受光面朝向下侧端;所述显示电路具有相同的多路,并和光电探头的只数一致,多路显示电路、稳压电源、讯响器安装在近红外光谱仪的壳体内;所述稳压电源的电源输出两端和多路显示电路的电源输入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多只光电探头的信号输出端和多路显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多路显示电路的触发电源输出端和讯响器正负两极电源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光谱仪智能光偏移检测装置,包括稳压电源、讯响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显示电路、光电探头;所述光电探头具有相同的多只,光电探头是光电三极管,多只光电探头环形分布间隔距离安装在近红外光谱仪检测口内下侧端,且多只光电探头内侧组成的内径小于近红外光谱仪的红外检测光发射装置、投射在检测口下端校准红外光光束外径,多只光电探头的受光面朝向下侧端;所述显示电路具有相同的多路,并和光电探头的只数一致,多路显示电路、稳压电源、讯响器安装在近红外光谱仪的壳体内;所述稳压电源的电源输出两端和多路显示电路的电源输入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多只光电探头的信号输出端和多路显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多路显示电路的触发电源输出端和讯响器正负两极电源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春王小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斌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