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滑效果的管廊抗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396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滑效果的管廊抗震支架,其结构包括固定块、辅助机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抱箍、第四支架、第五支架和第六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固定块前侧设置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内设置的限位装置进行工作时,两个夹块能够对管件进一步的进行夹紧固定,从而避免管件发生滑动的现象,通过在限位装置底部设置有加固装置,加固装置内设置螺纹杆能够对加固杆起到加固的效果,加强了加固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滑效果的管廊抗震支架
本技术是一种具有防滑效果的管廊抗震支架,属于管廊支撑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管廊,即管道的走廊,化工及其相关类工厂中很多管道被集中在一起,沿着装置或厂房外布置,一般是在空中,用支架撑起,形成和走廊类似的样子,也有少数管廊位于地下,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所以在管廊内的管件进行支撑时,需要使用抗震支架进行辅助支撑。由于现有的一种具有防滑效果的管廊抗震支架,在支架对管件进行支撑固定时,南方多有梅雨天气,使得管件表面粘附有水渍,管件容易发生滑动的现象,且固定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滑效果的管廊抗震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现有的一种具有防滑效果的管廊抗震支架,在支架对管件进行支撑固定时,南方多有梅雨天气,使得管件表面粘附有水渍,管件容易发生滑动的现象,且固定效果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防滑效果的管廊抗震支架,包括固定块和辅助机构,所述固定块顶部左端与第一支架相固定,所述固定块顶部左端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固定块顶部左端与第三支架相连接,所述固定块顶部左右两端与中部皆设置有抱箍,所述固定块顶部右端与第四支架相固定,所述固定块顶部右端设置有第五支架,所述固定块顶部右端与第六支架相连接,所述辅助机构背部与固定块固定成一体,所述辅助机构包括限位框、限位装置、固定杆、拉环和加固装置,所述限位框内侧背部与限位装置相固定,所述限位装置底端中部与固定杆相连接,所述固定杆下端与拉环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限位框底端与加固装置相固定,所述加固装置中部与固定杆贯穿连接,所述限位框背部与固定块固定成一体。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基座、弹簧、滑杆、旋转轴、第一活动件、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二活动件、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基座底端前端左右两端与弹簧相固定,所述弹簧底部与滑杆固定成一体,所述基座前侧下端中部与旋转轴相连接,所述旋转轴前端与第一活动件贯穿连接,所述第一活动件前侧上端中部嵌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滑杆前侧右下端与第二限位块相固定,所述第二限位块前端嵌入第二活动件中,所述第二活动件左侧下端与第一夹块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第一活动件右侧下端与第二夹块固定成一体,所述基座背面与限位框相固定,所述滑杆底端中部与固定杆相连接,所述滑杆底端与加固装置固定成一体。进一步地,所述加固装置包括外壳、限位板、螺纹杆和手轮,所述外壳内侧左右端与限位板固定成一体,所述限位板左右两侧中部与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左右两侧与手轮相固定,所述外壳顶部与滑杆固定成一体,所述螺纹杆右侧与固定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外壳底端中部与固定杆贯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框顶部开设有开口,且限位框底端中部也开设有开口。进一步地,所述拉环所设置的半径为4cm,且拉环内圈面设置有防滑纹,且固定杆右侧上端中部开设有螺纹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内侧中部开设有半圆弧,且内侧中部设置有橡胶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动件与第二活动件最大可张大的角度为120度,且第一活动件与第二活动件前侧上端均开设有滑槽。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所设置的长度为3cm,且螺纹杆表面设置的螺纹间距为5mm。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框采用不锈钢材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采用铝合金材质。优点1: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防滑效果的管廊抗震支架,通过在固定块前侧设置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内设置的限位装置进行工作时,两个夹块能够对管件进一步的进行夹紧固定,从而避免管件发生滑动的现象。优点2: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防滑效果的管廊抗震支架,通过在限位装置底部设置有加固装置,加固装置内设置螺纹杆能够对加固杆起到加固的效果,加强了加固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辅助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加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固定块-1、辅助机构-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第三支架-5、抱箍-6、第四支架-7、第五支架-8、第六支架-9、限位框-21、限位装置-22、固定杆-23、拉环-24、加固装置-25、基座-221、弹簧-222、滑杆-223、旋转轴-224、第一活动件-225、第一限位块-226、第二限位块-227、第二活动件-228、第一夹块-229、第二夹块-2210、外壳-251、限位板-252、螺纹杆-253、手轮-25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具有防滑效果的管廊抗震支架,包括固定块1,固定块1顶部左端与第一支架3相固定,固定块1顶部左端设置有第二支架4,固定块1顶部左端与第三支架5相连接,固定块1顶部左右两端与中部皆设置有抱箍6,固定块1顶部右端与第四支架7相固定,固定块1顶部右端设置有第五支架8,固定块1顶部右端与第六支架9相连接,辅助机构2背部与固定块1固定成一体,第一支架3具有良好的限位支撑效果。请参阅图2和图3,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具有防滑效果的管廊抗震支架,辅助机构2包括限位框21、限位装置22、固定杆23、拉环24和加固装置25,限位框21内侧背部与限位装置22相固定,限位框21顶部开设有开口,且限位框21底端中部也开设有开口,限位装置22底端中部与固定杆23相连接,固定杆23下端与拉环24通过焊接固定,拉环24所设置的半径为4cm,且拉环24内圈面设置有防滑纹,且固定杆23右侧上端中部开设有螺纹孔,限位框21底端与加固装置25相固定,加固装置25中部与固定杆23贯穿连接,限位框21背部与固定块1固定成一体,拉环24的设置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请参阅图4,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具有防滑效果的管廊抗震支架,限位装置22包括基座221、弹簧222、滑杆223、旋转轴224、第一活动件225、第一限位块226、第二限位块227、第二活动件228、第一夹块229和第二夹块2210,基座221底端前端左右两端与弹簧222相固定,弹簧222底部与滑杆223固定成一体,基座221前侧下端中部与旋转轴224相连接,旋转轴224前端与第一活动件225贯穿连接,第一活动件225与第二活动件228最大可张大的角度为120度,且第一活动件225与第二活动件228前侧上端均开设有滑槽,第一活动件225前侧上端中部嵌入有第一限位块226,滑杆223前侧右下端与第二限位块227相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滑效果的管廊抗震支架,包括固定块(1),所述固定块(1)顶部左端与第一支架(3)相固定,所述固定块(1)顶部左端设置有第二支架(4),所述固定块(1)顶部左端与第三支架(5)相连接,所述固定块(1)顶部左右两端与中部皆设置有抱箍(6),所述固定块(1)顶部右端与第四支架(7)相固定,所述固定块(1)顶部右端设置有第五支架(8),所述固定块(1)顶部右端与第六支架(9)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机构(2),所述辅助机构(2)背部与固定块(1)固定成一体,所述辅助机构(2)包括限位框(21)、限位装置(22)、固定杆(23)、拉环(24)和加固装置(25),所述限位框(21)内侧背部与限位装置(22)相固定,所述限位装置(22)底端中部与固定杆(23)相连接,所述固定杆(23)下端与拉环(24)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限位框(21)底端与加固装置(25)相固定,所述加固装置(25)中部与固定杆(23)贯穿连接,所述限位框(21)背部与固定块(1)固定成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滑效果的管廊抗震支架,包括固定块(1),所述固定块(1)顶部左端与第一支架(3)相固定,所述固定块(1)顶部左端设置有第二支架(4),所述固定块(1)顶部左端与第三支架(5)相连接,所述固定块(1)顶部左右两端与中部皆设置有抱箍(6),所述固定块(1)顶部右端与第四支架(7)相固定,所述固定块(1)顶部右端设置有第五支架(8),所述固定块(1)顶部右端与第六支架(9)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机构(2),所述辅助机构(2)背部与固定块(1)固定成一体,所述辅助机构(2)包括限位框(21)、限位装置(22)、固定杆(23)、拉环(24)和加固装置(25),所述限位框(21)内侧背部与限位装置(22)相固定,所述限位装置(22)底端中部与固定杆(23)相连接,所述固定杆(23)下端与拉环(24)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限位框(21)底端与加固装置(25)相固定,所述加固装置(25)中部与固定杆(23)贯穿连接,所述限位框(21)背部与固定块(1)固定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效果的管廊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22)包括基座(221)、弹簧(222)、滑杆(223)、旋转轴(224)、第一活动件(225)、第一限位块(226)、第二限位块(227)、第二活动件(228)、第一夹块(229)和第二夹块(2210),所述基座(221)底端前端左右两端与弹簧(222)相固定,所述弹簧(222)底部与滑杆(223)固定成一体,所述基座(221)前侧下端中部与旋转轴(224)相连接,所述旋转轴(224)前端与第一活动件(225)贯穿连接,所述第一活动件(225)前侧上端中部嵌入有第一限位块(226),所述滑杆(223)前侧右下端与第二限位块(227)相固定,所述第二限位块(227)前端嵌入第二活动件(228)中,所述第二活动件(228)左侧下端与第一夹块(229)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第一活动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吴昌江江舟张丽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治杰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