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盖组件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323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轴承盖组件和空调器。轴承盖组件包括:装配件,所述装配件上设有第一定位部;轴承盖,所述轴承盖包括:用于容纳轴承的容纳部和法兰部,所述容纳部的一侧敞开,所述法兰部设在所述容纳部的敞开侧且环绕所述容纳部设置,所述容纳部的与所述容纳部的敞开侧相对的一侧具有轴孔,所述法兰部与所述装配件相连,所述法兰部上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以预定位所述装配件和所述轴承盖。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轴承盖组件,可以提高轴承盖与装配件对位的准确性,降低对位难度,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盖组件和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盖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包括壳体和轴承盖,轴承盖安装到壳体的内壁上时需要人工找准对位,不但对位困难,而且费时费力,劳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轴承盖组件,可以提高对位的准确性,降低对位难度,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轴承盖组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轴承盖组件,包括:装配件,所述装配件上设有第一定位部;轴承盖,所述轴承盖包括:用于容纳轴承的容纳部和法兰部,所述容纳部的一侧敞开,所述法兰部设在所述容纳部的敞开侧且环绕所述容纳部设置,所述容纳部的与所述容纳部的敞开侧相对的一侧具有轴孔,所述法兰部与所述装配件相连,所述法兰部上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以预定位所述装配件和所述轴承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轴承盖组件,法兰部上设有第二定位部,装配件上设有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配合以预定位装配件和轴承盖,从而在实现了装配件与轴承盖的预定位之后,便于进一步地连接装配件与轴承盖,这样可以提高轴承盖与装配件对位的准确性,降低对位难度,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凸出于所述装配件的表面的凸起,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形成在所述法兰部的外周壁的缺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法兰部与所述装配件通过紧固件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纳部包括:环形的筒体,所述筒体的轴向一端限定出所述容纳部的敞开侧;端盖,所述端盖设在所述筒体的轴向另一端,所述端盖上设有轴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环绕所述轴孔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筋由所述端盖的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法兰部的方向凸出而形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筒体上设有沿所述筒体的整个周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加强台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筒体包括:第一圆环形体,所述第一圆环形体的轴向一端限定出所述容纳部的敞开侧;圆环形板,所述圆环形板的径向外端与所述第一圆环形体的轴向另一端的内周壁相连;第二圆环形体,所述第二圆环形体的轴向一端与所述圆环形板的径向内端相连,所述第二圆环形体的轴向另一端的内周壁与所述端盖的外周壁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圆环形体、所述圆环形板和所述第二圆环形体限定出一个所述加强台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轴承盖为一体成型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装配件为一体成型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定位部;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位于壳体内,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电机和风轮,所述电机与所述风轮的轴向一端相连以驱动所述风轮转动;轴承盖,所述轴承盖包括:用于容纳轴承的容纳部和法兰部,所述容纳部的一侧敞开,所述法兰部设在所述容纳部的敞开侧且环绕所述容纳部设置,所述容纳部的与所述容纳部的敞开侧相对的一侧具有轴孔,所述风轮的轴向另一端通过穿过所述轴孔的连接轴与所述轴承相连,所述法兰部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相连,所述法兰部上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以预定位所述壳体和所述轴承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法兰部上设有第二定位部,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配合以预定位壳体和轴承盖,从而在实现了壳体与轴承盖的预定位之后,再进一步地连接壳体与轴承盖,这样可以提高轴承盖与壳体对位的准确性,降低对位难度,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轴承盖的第一方向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轴承盖的第二方向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轴承盖的第三方向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轴承盖的第四方向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轴承盖的第五方向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轴承盖组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轴承盖组件100;装配件10;第一定位部101;轴承盖20;容纳部201;轴孔2011;筒体2012;加强台阶20121;第一圆环形体201211;圆环形板201212;第二圆环形体201213;端盖2013;加强筋20131;法兰部202;第二定位部20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轴承盖组件100和空调器。如图6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轴承盖组件100,可以包括装配件10和轴承盖20。具体而言,如图1以及图3-图5所示,轴承盖20包括容纳部201和法兰部202,容纳部201的一侧敞开(即面对装配件10的一侧),容纳部201可以用于容纳轴承,法兰部202设在容纳部201的敞开侧且环绕容纳部201设置,容纳部201的与容纳部201的敞开侧相对的一侧具有轴孔2011,法兰部202与装配件10相连。法兰部202上设有第二定位部2021,装配件10设有第一定位部101,第一定位部101与第二定位部2021配合以预定位装配件10和轴承盖20。由此,通过设置第一定位部101和第二定位部2021,从而第一定位部101与第二定位部2021配合以预定位装配件10和轴承盖20,从而在实现了装配件10与轴承盖20的预定位之后,便于进一步地连接装配件10与轴承盖20,这样可以提高轴承盖20与装配件10对位的准确性,降低对位难度,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轴承盖组件100,法兰部202上设有第二定位部2021,装配件10上设有第一定位部101,第一定位部101与第二定位部2021配合以预定位装配件10和轴承盖20,从而在实现了装配件10与轴承盖20的预定位之后,便于进一步地连接装配件10与轴承盖20,这样可以提高轴承盖20与装配件10对位的准确性,降低对位难度,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定位部101为凸出于装配件10的表面的凸起,第二定位部2021为形成在法兰部202的外周壁的缺口。由此,在凸起位于缺口内时,即可实现轴承盖20与装配件10的预定位,简单方便。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在另一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装配件,所述装配件上设有第一定位部;/n轴承盖,所述轴承盖包括:用于容纳轴承的容纳部和法兰部,所述容纳部的一侧敞开,所述法兰部设在所述容纳部的敞开侧且环绕所述容纳部设置,所述容纳部的与所述容纳部的敞开侧相对的一侧具有轴孔,所述法兰部与所述装配件相连,所述法兰部上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以预定位所述装配件和所述轴承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配件,所述装配件上设有第一定位部;
轴承盖,所述轴承盖包括:用于容纳轴承的容纳部和法兰部,所述容纳部的一侧敞开,所述法兰部设在所述容纳部的敞开侧且环绕所述容纳部设置,所述容纳部的与所述容纳部的敞开侧相对的一侧具有轴孔,所述法兰部与所述装配件相连,所述法兰部上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以预定位所述装配件和所述轴承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凸出于所述装配件的表面的凸起,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形成在所述法兰部的外周壁的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部与所述装配件通过紧固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包括:
环形的筒体,所述筒体的轴向一端限定出所述容纳部的敞开侧;
端盖,所述端盖设在所述筒体的轴向另一端,所述端盖上设有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环绕所述轴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由所述端盖的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法兰部的方向凸出而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设有沿所述筒体的整个周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加强台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攀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