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屏蔽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17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屏蔽门,其包括下轨道、门体和上轨道,所述门体滑动连接于所述下轨道与上轨道之间;所述门体为分体结构,其包括下门扇和上门扇,两者通过企口结构连接为一体;所述下门扇设置有凹槽,所述上门扇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卡接固定以保证所述下门扇和上门扇的各个侧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凸起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屏蔽门,其结构合理,采用分体设计,降低了运输及吊装的难度;设置企口结构和连接结构,保证了屏蔽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屏蔽门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新型屏蔽门。
技术介绍
屏蔽设计是为避免核辐射对人等一切生物的危害,要对辐射源进行屏蔽处理的技术。屏蔽门是实现物理屏蔽的一种,其一般体重较大,不方便周转运输和吊运安装。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屏蔽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新型屏蔽门,其结构合理,采用分体设计,降低了运输及吊装的难度;设置企口结构和连接结构,保证了屏蔽门的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屏蔽门,其包括下轨道、门体和上轨道,所述门体滑动连接于所述下轨道与上轨道之间;所述门体为分体结构,其包括下门扇和上门扇,两者通过企口结构连接为一体;所述下门扇设置有凹槽,所述上门扇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卡接固定以保证所述下门扇和上门扇的各个侧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凸起的宽度。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凹槽两侧的凸台的高度不相等,所述凸起两侧的平台的高度不相等,凹槽两侧的凸台与所述凸起两侧的平台相匹配。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凹槽的宽度较所述凸起的宽度大2mm。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凹槽两侧的凸台的高度差为10mm,凸起两侧的平台的高度差为10mm。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门体还包括内连接板、外连接板和侧连接板,所述内连接板竖向设置于门体的中部位置,所述外连接板横向连接于所述下门扇和上门扇的交界处,所述侧连接板设置于门体的侧面,以将所述下门扇与上门扇连接为一体。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下门扇和上门扇的中部位置分别设置有内连接板凹部,所述内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内连接板凹部。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上轨道的数量为多段,其间隔设置于所述门体的顶部。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门体的下部设置有滚轮,其卡接于所述下轨道使得门体通过滚轮沿所述下轨道移动。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下门扇和上门扇的两侧设置有吊耳,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门体的两侧。作为优选实施例,新型屏蔽门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门体连接,安装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以带动门体沿所述下轨道和上轨道移动。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屏蔽门,其结构合理,采用分体设计,降低了运输及吊装的难度;设置企口结构和连接结构,保证了屏蔽门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屏蔽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对应的新型屏蔽门的侧视图;图3是图1的A向视图;图4是图2的B向视图;图5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下门扇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对应下门扇的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所述上门扇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对应上门扇的凸起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所述屏蔽门的屏蔽装置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所述屏蔽装置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所述下轨道的安装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所述上轨道的安装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0.下轨道;20.门体;21.下门扇;21a.凹槽;22.上门扇;22a.凸起;23.内连接板;24.外连接板;25.侧连接板;26.内连接板凹部;30.上轨道;40.滚轮;50.吊耳;60.驱动装置;61.驱动电机;62.齿条。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13是本申请所述一种新型屏蔽门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屏蔽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新型屏蔽门包括下轨道10、门体20和上轨道30,所述门体20滑动连接于所述下轨道10与上轨道30之间。图1中,所述门体20为分体结构,其包括下门扇21和上门扇22,两者通过企口结构连接为一体。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门扇21设置有凹槽21a,如图7所示,所述上门扇22设置有凸起22a,如图9所示,所述凸起22a与所述凹槽21a卡接固定以保证所述下门扇21和上门扇22的各个侧面在同一平面内。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凹槽21a的宽度大于所述凸起22a的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1a的宽度较所述凸起22a的宽度大2mm,以保证下门扇21和上门扇22焊接式,为焊接的受热变形提供空间。图6及图7中,凹槽21a的宽度为80mm,且设置正公差0.5mm;相应的,凸起22a的宽度为78mm,且设置负公差0.5mm;凹槽21a设置正公差,凸起22a设置负公差,有利于保证两者顺畅卡接为一体,方便现场吊装施工作业。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凹槽21a两侧的凸台的高度不相等,即位于凹槽21a一侧的凸台的高度要大于位于凹槽21a另一侧的凸台的高度;所述凸起22a两侧的平台的高度不相等,即位于凸起22a一侧的平台的高度要大于位于凸起22a另一侧的平台的高度。凹槽21a两侧的凸台与所述凸起22a两侧的平台相匹配。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凹槽21a两侧的凸台的高度差为10mm,凸起22a两侧的平台的高度差为10mm。图1至图4所示,所述门体20还包括内连接板23、外连接板24和侧连接板25,所述内连接板23竖向设置于门体20的中部位置,所述外连接板24横向连接于所述下门扇21和上门扇22的交界处,所述侧连接板25设置于门体20的侧面,以将所述下门扇21与上门扇22连接为一体。本技术中,所述下门扇21和上门扇22的中部位置分别设置有内连接板凹部26,如图6及图8所示,所述内连接板23设置于所述内连接板凹部26。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轨道30的数量为多段,其间隔设置于所述门体20的顶部。在图1中,上轨道30的数量为三段,可以理解的是,上轨道30也可以设置其他数量,如2件、4件或5件等其他数量。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门体20的下部设置有滚轮40,如图1所示,其卡接于所述下轨道10使得门体20通过滚轮40沿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屏蔽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轨道、门体和上轨道,所述门体滑动连接于所述下轨道与上轨道之间;所述门体为分体结构,其包括下门扇和上门扇,两者通过企口结构连接为一体;所述下门扇设置有凹槽,所述上门扇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卡接固定以保证所述下门扇和上门扇的各个侧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凸起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屏蔽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轨道、门体和上轨道,所述门体滑动连接于所述下轨道与上轨道之间;所述门体为分体结构,其包括下门扇和上门扇,两者通过企口结构连接为一体;所述下门扇设置有凹槽,所述上门扇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卡接固定以保证所述下门扇和上门扇的各个侧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凸起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屏蔽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两侧的凸台的高度不相等,所述凸起两侧的平台的高度不相等,凹槽两侧的凸台与所述凸起两侧的平台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屏蔽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宽度较所述凸起的宽度大2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屏蔽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两侧的凸台的高度差为10mm,凸起两侧的平台的高度差为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屏蔽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还包括内连接板、外连接板和侧连接板,所述内连接板竖向设置于门体的中部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风柱张圣波刘登辉魏石磊陆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华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