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夹胶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16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夹胶玻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震夹胶玻璃,所述玻璃框架的内侧固定有抗震胶框,所述抗震胶框的四个边角位置处均拧合固定有定位机构,且抗震胶框通过定位机构与夹胶玻璃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机构通过下卡座与夹胶玻璃本体卡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定位机构对夹胶玻璃本体的夹固定位,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夹胶玻璃进行组装安放工作,同时在玻璃框架的套接防护下,不仅能够提高夹胶玻璃的牢固性,同时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夹胶玻璃进行取放输送,且通过工程塑料材质的抗震胶框与定位机构对由三层钢化玻璃组成夹胶玻璃本体的弹性卡固,不仅能够提高夹胶玻璃的抗震强度,同时能够加强夹胶玻璃的高强度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夹胶玻璃
本技术涉及夹胶玻璃
,具体是一种抗震夹胶玻璃。
技术介绍
夹层玻璃是由两片或多片玻璃,之间夹了一层或多层有机聚合物中间膜,经过特殊的高温预压(或抽真空)及高温高压工艺处理后,使玻璃和中间膜永久粘合为一体的复合玻璃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玻璃即使碎裂,碎片也会被粘在薄膜上,破碎的玻璃表面仍保持整洁光滑,这就有效防止了碎片扎伤和穿透坠落事件的发生,确保了人身安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夹胶玻璃存在着一些缺点,传统的夹胶玻璃强度、抗震性不足,在使用过程中极易由于外界震动冲击等因素导致玻璃破损、碎裂,且在使用过程中,组装、运输不便,易增加工作人员的操作强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抗震夹胶玻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夹胶玻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夹胶玻璃,包括玻璃框架,所述玻璃框架的内侧固定有抗震胶框,所述抗震胶框的四个边角位置处均拧合固定有定位机构,且抗震胶框通过定位机构与夹胶玻璃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机构通过下卡座与夹胶玻璃本体卡合。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下卡座,所述下卡座的前表面贯穿开设有定位螺孔A,且下卡座的内侧嵌入开设有定位卡槽,所述下卡座的前侧配套设置有上卡座,所述上卡座的前表面贯穿开设有定位螺孔B,且上卡座的内侧嵌入开设有封装卡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卡座、上卡座、抗震胶框均采用工程塑料材质构件,且下卡座与上卡座分别通过定位螺孔A和定位螺孔B同抗震胶框拧合固定。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胶玻璃本体包括第一钢化玻璃,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的后侧连接有第二钢化玻璃,所述第二钢化玻璃的前侧位于边缘位置处连接有密封胶条A,且第二钢化玻璃的后侧连接有第三钢化玻璃,所述第三钢化玻璃的前侧位于边缘位置处连接有密封胶条B。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第二钢化玻璃、第三钢化玻璃的大小相同,且第一钢化玻璃与第二钢化玻璃通过密封胶条A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钢化玻璃与第三钢化玻璃通过密封胶条B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胶条A与密封胶条B的前表面均涂有固定胶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胶条A与密封胶条B均采用PVC软胶材质构件,且密封胶条A与密封胶条B的内侧均设置有PVB涂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玻璃框架采用铝合金材质构件,且玻璃框架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定位机构对夹胶玻璃本体的夹固定位,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夹胶玻璃进行组装安放工作,同时在玻璃框架的套接防护下,不仅能够提高夹胶玻璃的牢固性,同时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夹胶玻璃进行取放输送,且通过工程塑料材质的抗震胶框与定位机构对由三层钢化玻璃组成夹胶玻璃本体的弹性卡固,不仅能够提高夹胶玻璃的抗震强度,同时能够加强夹胶玻璃的高强度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抗震夹胶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抗震夹胶玻璃的爆炸图;图3为一种抗震夹胶玻璃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抗震夹胶玻璃中夹胶玻璃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玻璃框架;2、抗震胶框;3、定位机构;31、下卡座;32、定位螺孔A;33、定位卡槽;34、上卡座;35、定位螺孔B;36、封装卡槽;4、夹胶玻璃本体;41、第一钢化玻璃;42、第二钢化玻璃;43、密封胶条A;44、第三钢化玻璃;45、密封胶条B。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抗震夹胶玻璃,包括玻璃框架1,玻璃框架1的内侧固定有抗震胶框2,抗震胶框2的四个边角位置处均拧合固定有定位机构3,且抗震胶框2通过定位机构3与夹胶玻璃本体4固定连接,定位机构3通过下卡座31与夹胶玻璃本体4卡合。定位机构3包括下卡座31,下卡座31的前表面贯穿开设有定位螺孔A32,且下卡座31的内侧嵌入开设有定位卡槽33,下卡座31的前侧配套设置有上卡座34,上卡座34的前表面贯穿开设有定位螺孔B35,且上卡座34的内侧嵌入开设有封装卡槽36,下卡座31、上卡座34、抗震胶框2均采用工程塑料材质构件,且下卡座31与上卡座34分别通过定位螺孔A32和定位螺孔B35同抗震胶框2拧合固定,在对夹胶玻璃组装使用过程中,通过定位螺孔A32将下卡座31拧合固定在抗震胶框2的四个边角位置处,进而将夹胶玻璃本体4放置在下卡座31上的定位卡槽33内,在放置完毕后,通过封装卡槽36将上卡座34封盖在夹胶玻璃本体4的四个边角位置处,在定位螺孔B35的配套组合下,将上卡座34拧合固定在抗震胶框2上,对夹胶玻璃本体4进行定位处理,工程塑料材质的抗震胶框2与定位机构3具有良好的抗震减压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夹胶玻璃的抗震强度,同时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夹胶玻璃进行组装安放。夹胶玻璃本体4包括第一钢化玻璃41,第一钢化玻璃41的后侧连接有第二钢化玻璃42,第二钢化玻璃42的前侧位于边缘位置处连接有密封胶条A43,且第二钢化玻璃42的后侧连接有第三钢化玻璃44,第三钢化玻璃44的前侧位于边缘位置处连接有密封胶条B45。第一钢化玻璃41、第二钢化玻璃42、第三钢化玻璃44的大小相同,且第一钢化玻璃41与第二钢化玻璃42通过密封胶条A43密封连接,第二钢化玻璃42与第三钢化玻璃44通过密封胶条B45密封连接,密封胶条A43与密封胶条B45的前表面均涂有固定胶水,在对夹胶玻璃本体4组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将第一钢化玻璃41放置在第二钢化玻璃42上,通过密封胶条A43上的固定胶水使第一钢化玻璃41与第二钢化玻璃42密封连接,同步的通过密封胶条B45将第二钢化玻璃42与第三钢化玻璃44进行密封连接,使三层钢化玻璃结合在一起,提高夹胶玻璃本体4的高强度性。密封胶条A43与密封胶条B45均采用PVC软胶材质构件,且密封胶条A43与密封胶条B45的内侧均设置有PVB涂层,在对夹胶玻璃本体4组装完毕后,对第一钢化玻璃41与第二钢化玻璃42、第二钢化玻璃42与第三钢化玻璃44之间的空隙进行抽空工作,通过在PVB涂层的粘结下,使三层钢化玻璃牢固的粘结在一起,防止钢化玻璃碎裂碎片扎伤和穿透坠落事件的发生。玻璃框架1采用铝合金材质构件,且玻璃框架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通过铝合金材质玻璃框架1的防护支撑,不仅能够提高夹胶玻璃的高强度性,同时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夹胶玻璃进行取放输送工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对夹胶玻璃本体4组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将第一钢化玻璃41放置在第二钢化玻璃42上,通过密封胶条A43上的固定胶水使第一钢化玻璃41与第二钢化玻璃42密封连接,同步的通过密封胶条B45将第二钢化玻璃42与第三钢化玻璃44进行密封连接,使三层钢化玻璃结合在一起,提高夹胶玻璃本体4的高强度性;在对夹胶玻璃本体4组装完毕后,对第一钢化玻璃41与第二钢化玻璃42、第二钢化玻璃42与第三钢化玻璃44之间的空隙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夹胶玻璃,包括玻璃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框架(1)的内侧固定有抗震胶框(2),所述抗震胶框(2)的四个边角位置处均拧合固定有定位机构(3),且抗震胶框(2)通过定位机构(3)与夹胶玻璃本体(4)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机构(3)通过下卡座(31)与夹胶玻璃本体(4)卡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夹胶玻璃,包括玻璃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框架(1)的内侧固定有抗震胶框(2),所述抗震胶框(2)的四个边角位置处均拧合固定有定位机构(3),且抗震胶框(2)通过定位机构(3)与夹胶玻璃本体(4)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机构(3)通过下卡座(31)与夹胶玻璃本体(4)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下卡座(31),所述下卡座(31)的前表面贯穿开设有定位螺孔A(32),且下卡座(31)的内侧嵌入开设有定位卡槽(33),所述下卡座(31)的前侧配套设置有上卡座(34),所述上卡座(34)的前表面贯穿开设有定位螺孔B(35),且上卡座(34)的内侧嵌入开设有封装卡槽(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震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座(31)、上卡座(34)、抗震胶框(2)均采用工程塑料材质构件,且下卡座(31)与上卡座(34)分别通过定位螺孔A(32)和定位螺孔B(35)同抗震胶框(2)拧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胶玻璃本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兴庭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晶硝子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