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平台搭建组合式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09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平台搭建组合式钢结构,包括主梁钢结构与次梁钢结构;主梁钢结构之间固定抵接有次梁钢结构,次梁钢结构的两端设置有连接钩体,连接钩体焊接在所述次梁钢结构的两端,主梁钢结构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抵接钩件与连接件,抵接钩件内部设置有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主梁钢结构与次梁钢结构的两端设置用于固定连接的卡接结构,通过主梁钢结构与次梁钢结构之间固定卡接,使得次梁钢结构能够直接固定在主梁钢结构的外侧,通过设置能够自动固定钢结构主梁钢结构与次梁钢结构,提高了建筑施工平台的搭建效率,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便于进行安装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平台搭建组合式钢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平台搭建组合式钢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基建大国,例如“武神山医院”,无不展现出我国强大的基建实力,在基建实力的增强的同时另一个方面是我国的建筑基础设备的完善,通过完善的建筑基础设备,有效的提高了整体的建筑施工速度,加快了整体建筑施工的进度,整体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搭建脚手架,通过在脚手架的上方设置施工平台,进行建筑施工,现有的施工平台通常采用的是在脚手架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连接钢板进行铺设,且通过连接件对施工平台进行固定,然而这种平台设置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现有的施工平台通常在底部铺设固定连接的钢管,同时在钢管的上端设置模板或钢板,然而这种安装的往往需要多组连接件使钢管与模板或钢板之间进行固定,安装步骤较为繁琐,且不便于拆卸,影响整体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平台搭建组合式钢结构固定用加强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平台搭建组合式钢结构,包括主梁钢结构与次梁钢结构;所述的主梁钢结构之间固定抵接有次梁钢结构,所述的次梁钢结构的两端设置有连接钩体,所述的连接钩体焊接在所述次梁钢结构的两端,所述的主梁钢结构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抵接钩件与连接件,所述的抵接钩件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的连接钩体的底端扣接在所述的卡槽内部,且所述的连接钩体的外壁与所述的卡槽的内壁相贴合。优选的,所述的主梁钢结构的两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卡板与抵接件,所述的连接卡板的外壁与所述的主梁钢结构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主梁钢结构的两端底部连接有连接脚件,所述的抵接件抵接在所述的连接脚件的上端面,所述的抵接件与连接脚件之间贯穿连接有螺栓件,所述的延伸至所述的主梁钢结构的底部,所述的螺栓件与主梁钢结构的底部固定焊接。优选的,所述的抵接钩件的两端设置有栓孔,所述的抵接钩件通过栓孔与螺栓配合固定连接在所述的主梁钢结构的两侧,所述的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的主梁钢结构的底部外壁上,且所述的连接件的两侧延伸出所述的主梁钢结构的地面,所述的连接件的上端面抵接在所述的抵接钩件的底部,且所述的连接件延伸至所述的抵接钩件的外侧。优选的,所述的次梁钢结构包括对接槽体与钢块,所述的对接槽体设置在所述的次梁钢结构的两侧,所述的钢块卡接在所述的次梁钢结构的内部,且与所述的次梁钢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钩体包括沟槽与钩脚,所述的钩脚设置在所述的连接钩体的上下两端,所述的沟槽有次梁钢结构的两端外壁与连接钩体组合连接形成,所述的钩脚卡接在所述的卡槽内部,所述的沟槽与所述的抵接钩件外部的槽壁相互卡接。优选的,所述的主梁钢结构通过连接组件与外部脚手架连接,所述的螺栓件贯穿所述的抵接件与连接脚件与外部的脚手架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次梁钢结构的两端抵接在所述的主梁钢结构的外侧,且所述的次梁钢结构的上端面高度与所述的主梁钢结构的上端面高度保持统一水平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主梁钢结构与次梁钢结构的两端设置用于固定连接的卡接结构,通过主梁钢结构与次梁钢结构之间固定卡接,使得次梁钢结构能够直接固定在主梁钢结构的外侧,同时通过连接钩体卡接在所述的抵接钩件的内部的卡槽中,同时钩脚能够紧固抵接在卡槽内部,且通过沟槽与所述的抵接钩件外部的槽壁相互卡接,使得次梁钢结构能够有效固定在主梁钢结构的外侧,通过设置能够自动固定钢结构主梁钢结构与次梁钢结构,提高了建筑施工平台的搭建效率,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便于进行安装与拆卸。2、通过在主梁钢结构的外部设置的连接组件以及连接脚件,方便主梁钢结构进行与外部的脚手架之间固定连接,通过螺栓件对连接脚件与连接组件进行固定,使得主梁钢结构能够有效与外部固定,方便主梁钢结构与次梁钢结构进行建筑平台的搭建,提高了主梁钢结构与外部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了主梁钢结构整体连接的安全系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梁钢结构与次梁钢结构构建建筑施工平台组合连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梁钢结构与次梁钢结构各组件分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梁钢结构外部的各部件与主梁钢结构组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0、主梁钢结构;11、抵接钩件;111、卡槽;12、连接件;121、连接沟槽;122、中空结构;13、连接脚件;20、次梁钢结构;21、对接槽体;22、钢块;23、连接钩体;231、沟槽;232、钩脚;30、连接组件;31.连接卡板;32、抵接件;40、螺栓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5,图示中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平台搭建组合式钢结构,包括主梁钢结构10与次梁钢结构20;所述的主梁钢结构10之间固定抵接有次梁钢结构20,所述的次梁钢结构20的两端设置有连接钩体23,所述的连接钩体23焊接在所述次梁钢结构20的两端,所述的主梁钢结构10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抵接钩件11与连接件12,所述的抵接钩件11内部设置有卡槽111,所述的连接钩体23的底端扣接在所述的卡槽111内部,且所述的连接钩体23的外壁与所述的卡槽11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的主梁钢结构10的两端设置有连接组件30,所述的连接组件30包括连接卡板31与抵接件32,所述的连接卡板31的外壁与所述的主梁钢结构10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主梁钢结构10的两端底部连接有连接脚件13,所述的抵接件32抵接在所述的连接脚件13的上端面,所述的抵接件32与连接脚件13之间贯穿连接有螺栓件40,所述的4延伸至所述的主梁钢结构10的底部,所述的螺栓件40与主梁钢结构10的底部固定焊接,所述的次梁钢结构20包括对接槽体21与钢块22,所述的对接槽体21设置在所述的次梁钢结构20的两侧,所述的钢块22卡接在所述的次梁钢结构20的内部,且与所述的次梁钢结构20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钩体23包括沟槽231与钩脚232,所述的钩脚232设置在所述的连接钩体23的上下两端,所述的沟槽231有次梁钢结构20的两端外壁与连接钩体23组合连接形成,所述的钩脚232卡接在所述的卡槽111内部,所述的沟槽231与所述的抵接钩件11外部的槽壁相互卡接,在主梁钢结构10与次梁钢结构20的两端设置用于固定连接的卡接结构,通过主梁钢结构10与次梁钢结构20之间固定卡接,使得次梁钢结构20能够直接固定在主梁钢结构10的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平台搭建组合式钢结构,包括主梁钢结构(10)与次梁钢结构(20);/n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主梁钢结构(10)之间固定抵接有次梁钢结构(20),所述的次梁钢结构(20)的两端设置有连接钩体(23),所述的连接钩体(23)焊接在所述次梁钢结构(20)的两端,所述的主梁钢结构(10)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抵接钩件(11)与连接件(12),所述的抵接钩件(11)内部设置有卡槽(111),所述的连接钩体(23)的底端扣接在所述的卡槽(111)内部,且所述的连接钩体(23)的外壁与所述的卡槽(111)的内壁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平台搭建组合式钢结构,包括主梁钢结构(10)与次梁钢结构(2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主梁钢结构(10)之间固定抵接有次梁钢结构(20),所述的次梁钢结构(20)的两端设置有连接钩体(23),所述的连接钩体(23)焊接在所述次梁钢结构(20)的两端,所述的主梁钢结构(10)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抵接钩件(11)与连接件(12),所述的抵接钩件(11)内部设置有卡槽(111),所述的连接钩体(23)的底端扣接在所述的卡槽(111)内部,且所述的连接钩体(23)的外壁与所述的卡槽(111)的内壁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平台搭建组合式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梁钢结构(10)的两端设置有连接组件(30),所述的连接组件(30)包括连接卡板(31)与抵接件(32),所述的连接卡板(31)的外壁与所述的主梁钢结构(10)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主梁钢结构(10)的两端底部连接有连接脚件(13),所述的抵接件(32)抵接在所述的连接脚件(13)的上端面,所述的抵接件(32)与连接脚件(13)之间贯穿连接有螺栓件(40),所述的(4)延伸至所述的主梁钢结构(10)的底部,所述的螺栓件(40)与主梁钢结构(10)的底部固定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平台搭建组合式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抵接钩件(11)的两端设置有栓孔,所述的抵接钩件(11)通过栓孔与螺栓配合固定连接在所述的主梁钢结构(10)的两侧,所述的连接件(12)固定连接在所述的主梁钢结构(10)的底部外壁上,且所述的连接件(12)的两侧延伸出所述的主梁钢结构(10)的地面,所述的连接件(12)的上端面抵接在所述的抵接钩件(11)的底部,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军起梁静吴飞飞兰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司睿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