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柔性石笼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498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柔性石笼网装置,包括石笼网A,所述石笼网A内部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板A,所述石笼网A内部远离连接板A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板C,所述石笼网A内部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D,所述石笼网A内部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B,所述连接板A、连接板B、连接板C和连接板D一侧一端的顶部皆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连接板A、连接板B、连接板C和连接板D的一侧皆设置有插槽,所述石笼网A的一侧设置有石笼网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拉杆、弹簧、石笼网B、插板、通孔和插槽的配合下,能够将柔性石笼网进行拼装,在运输时能够不会占用很多的空间,使其一次性能够运输更多的柔性石笼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柔性石笼网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笼网
,具体为新型柔性石笼网装置。
技术介绍
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传统的护坡主要有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等,这些传统的边坡工程容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新出现的生态护坡作为岩土工程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的产物,它兼顾了防护与环境两方面的功效,是一种很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作为生态护坡一种的石笼网箱挡土墙结构使结构与生态环境融为了一体,实现了工程结构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是工程结构回归自然环境的较好体现,在世界范围内它已成为保护河床、治理滑坡、防治泥石流等兼顾环境保护的首选结构型式;现有装置存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石笼网在填装石块时需要将大小适中的石块在石笼网中堆叠密实,但是由于石块自身重力的作用,填充有若干石块的石笼网容易发生变形,变形后的石笼网会在相互堆叠与拼接时产生面积较大缝隙,面积较大的缝隙会降低相邻两个石笼网间连接稳定性,从而降低石笼网抵御坡体滑土冲击力的能力;石笼网大多数都是固定的,不行进行拼装,在运输时会占用很多空间,不能一次性运送很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柔性石笼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石笼网在填装石块时需要将大小适中的石块在石笼网中堆叠密实,但是由于石块自身重力的作用,填充有若干石块的石笼网容易发生变形,变形后的石笼网会在相互堆叠与拼接时产生面积较大缝隙,面积较大的缝隙会降低相邻两个石笼网间连接稳定性,从而降低石笼网抵御坡体滑土冲击力的能力;石笼网大多数都是固定的,不行进行拼装,在运输时会占用很多空间,不能一次性运送很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柔性石笼网装置,包括石笼网A,所述石笼网A内部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板A,所述石笼网A内部远离连接板A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板C,所述石笼网A内部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D,所述石笼网A内部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B,所述连接板A、连接板B、连接板C和连接板D一侧一端的顶部皆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连接板A、连接板B、连接板C和连接板D的一侧皆设置有插槽,所述石笼网A的一侧设置有石笼网B,所述石笼网B的两端与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与插槽相互适配,所述连接板B、连接板C、连接板A一侧远离拉杆的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石笼网A的内部设置有加固板。优选的,所述所述石笼网A与连接板A、连接板B、连接板C和连接板D皆由焊接的方式相连。优选的,所述石笼网A的表面设置有防锈涂层。优选的,所述拉杆的一侧设置有拉环。优选的,所述连接板A的底部与连接板B的一端相互铰接,所述连接板A的顶部与连接板D的一端相互铰接,所述连接板B的一端与连接板C的底部相互铰接。优选的,所述石笼网A顶部的接口处通过铁丝缠绕固定。优选的,所述加固板由多组V型结构组合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柔性石笼网装置;1、通过拉杆、弹簧、石笼网B、插板、通孔和插槽的配合下,能够将柔性石笼网进行拼装,在运输时能够不会占用很多的空间,使其一次性能够运输更多的柔性石笼网;2、通过连接板D、连接板A、连接板C和连接板B的配合下,在石笼网拼装起来后,能够加固石笼网边缘的牢固性,提高石笼网的抗冲击力;3、通过加固板的作用下,提高了石笼网A的抗形变能力,防止石块自身的重力将石笼网压形变,提高了石笼网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石笼网B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板的展开图;图6为本技术的连接板B处的俯视图。图中:1、石笼网A;2、连接板A;3、石笼网B;4、插板;5、加固板;6、连接板B;7、连接板C;8、连接板D;9、通孔;10、拉杆;11、弹簧;12、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新型柔性石笼网装置,包括石笼网A1,石笼网A1内部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板A2,石笼网A1内部远离连接板A2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板C7,石笼网A1内部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D8,石笼网A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B6,连接板A2、连接板B6、连接板C7和连接板D8一侧一端的顶部皆设置有拉杆10,拉杆10的外侧设置有弹簧11,连接板A2、连接板B6、连接板C7和连接板D8的一侧皆设置有插槽12,方便对石笼网B3进行安装,石笼网A1的一侧设置有石笼网B3,石笼网B3的两端与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插板4,插板4与插槽12相互适配,连接板B6、连接板C7、连接板A2一侧远离拉杆10的一端设置有通孔9,石笼网A1的内部设置有加固板5,能够提高石笼网A1的抗形变能力。进一步的,石笼网A1与连接板A2、连接板B6、连接板C7和连接板D8皆由焊接的方式相连,便于与石笼网A1相连。进一步的,石笼网A1的表面设置有防锈涂层,防止石笼网A1生锈。进一步的,拉杆10的一侧设置有拉环,便于拉动拉杆10。进一步的,连接板A2的底部与连接板B6的一端相互铰接,连接板A2的顶部与连接板D8的一端相互铰接,连接板B6的一端与连接板C7的底部相互铰接,便于组装。进一步的,石笼网A1顶部的接口处通过铁丝缠绕固定,使其固定。进一步的,加固板5由多组V型结构组合而成,能够提高石笼网A1的抗形变能力。工作原理:使用石笼网时,先将拉动连接板B6上的拉杆10,再翻动连接板B6,使连接板B6与连接板C7相互垂直,松开拉杆10时,在弹簧11的弹性作用下,拉杆10会插入连接板C7上面的通孔9内,使连接板B6的位置固定,同时能够带动石笼网A1折叠,然后拉动连接板C7上的拉杆10,再翻动连接板A2,让连接板A2与连接板C7相互垂直,松开拉杆10时,在弹簧11的弹性作用下,拉杆10会插入连接板A2上面的通孔9内这时就能将连接板A2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再将石笼网B3上的插板4对准插槽12插入,这样就能将石块放进石笼网A1的内部,最后再拉动连接板D8上的拉杆10,将连接板D8盖在连接板C7上,送开拉杆10后连接板D8就会固定住,最后石笼网A1顶部的接口用铁丝网固定住,在加固板5的作用下,提高了石笼网A1的抗形变能力,防止石块自身的重力将石笼网压形变,提高了石笼网的稳定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柔性石笼网装置,包括石笼网A(1),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笼网A(1)内部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板A(2),所述石笼网A(1)内部远离连接板A(2)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板C(7),所述石笼网A(1)内部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D(8),所述石笼网A(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B(6),所述连接板A(2)、连接板B(6)、连接板C(7)和连接板D(8)一侧一端的顶部皆设置有拉杆(10),所述拉杆(10)的外侧设置有弹簧(11),所述连接板A(2)、连接板B(6)、连接板C(7)和连接板D(8)的一侧皆设置有插槽(12),所述石笼网A(1)的一侧设置有石笼网B(3),所述石笼网B(3)的两端与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插板(4),所述插板(4)与插槽(12)相互适配,所述连接板B(6)、连接板C(7)、连接板A(2)一侧远离拉杆(10)的一端设置有通孔(9),所述石笼网A(1)的内部设置有加固板(5)。/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柔性石笼网装置,包括石笼网A(1),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笼网A(1)内部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板A(2),所述石笼网A(1)内部远离连接板A(2)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板C(7),所述石笼网A(1)内部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D(8),所述石笼网A(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B(6),所述连接板A(2)、连接板B(6)、连接板C(7)和连接板D(8)一侧一端的顶部皆设置有拉杆(10),所述拉杆(10)的外侧设置有弹簧(11),所述连接板A(2)、连接板B(6)、连接板C(7)和连接板D(8)的一侧皆设置有插槽(12),所述石笼网A(1)的一侧设置有石笼网B(3),所述石笼网B(3)的两端与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插板(4),所述插板(4)与插槽(12)相互适配,所述连接板B(6)、连接板C(7)、连接板A(2)一侧远离拉杆(10)的一端设置有通孔(9),所述石笼网A(1)的内部设置有加固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奂雯雯白海彬谢志深谢朝举白英俊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九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