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97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4
本申请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桩,其包括桩体、压柱和齿块,柱体的下端设置有锥形块,桩体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齿块置于安装孔,齿块背离尖端设置有挤压杆,挤压杆一端与齿块固定连接、另一端置于桩体内,沿桩体顶部到锥形块方向为A,挤压杆端部沿A且由桩体中心轴向外壁方向倾斜设置,压柱穿装于桩体内且与桩体间隙配合,压柱端部沿A且由桩体外壁向中心轴方向直径逐渐减小,压柱端部与挤压杆端部间隙配合。本申请具有通过桩体打入地层中,压柱打入桩体中,从而增强了管桩的整体强度,同时压柱推动齿块置于土层中,增强了桩体与土层之间的紧固性,且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桩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管桩。
技术介绍
管桩呈圆筒状,它通过离心式管桩模在离心机上高速旋转,使管桩模中混凝土作高速离心运动,最后制作成中央带圆孔的混凝土管桩,使用打桩机将桩压入地下后成为基础桩,加强地基的承载能力。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811450669.5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一体管桩,包括桩体、桩头、灌注水泥、凸棱,所述桩体为空心管状结构,桩体下端设有一体结构的桩帽,桩帽为向下延伸的封闭锥形结构;所述桩体内设有灌注水泥,所述桩体外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凸棱。该方案的原理:将桩帽向下,使用打桩机将管桩打入地下,凸棱方便挤开泥土,方便击入地下,灌注水泥增加了管桩的强度。上述技术方案中,管桩通过打桩机打入地层中,对于土质比较软的地层,管桩与地层之间连接不够牢固。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管桩与地层之间连接不够牢固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得管桩与地层之间连接更加牢固,本申请提供一种管桩。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管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1)、压柱(2)和齿块(3),所述桩体的下端设置有锥形块(11),所述桩体(1)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15),所述齿块(3)置于安装孔(15),所述齿块(3)背离尖端设置有挤压杆(31),所述挤压杆(31)一端与齿块(3)固定连接、另一端置于桩体(1)内,沿桩体(1)顶部到锥形块(11)方向为A,所述挤压杆(31)端部沿A且由桩体(1)中心轴向外壁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压柱(2)穿装于桩体(1)内且与桩体(1)间隙配合,所述压柱(2)端部沿A且由桩体(1)外壁向中心轴方向直径逐渐减小,所述压柱(2)端部与挤压杆(31)端部间隙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1)、压柱(2)和齿块(3),所述桩体的下端设置有锥形块(11),所述桩体(1)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15),所述齿块(3)置于安装孔(15),所述齿块(3)背离尖端设置有挤压杆(31),所述挤压杆(31)一端与齿块(3)固定连接、另一端置于桩体(1)内,沿桩体(1)顶部到锥形块(11)方向为A,所述挤压杆(31)端部沿A且由桩体(1)中心轴向外壁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压柱(2)穿装于桩体(1)内且与桩体(1)间隙配合,所述压柱(2)端部沿A且由桩体(1)外壁向中心轴方向直径逐渐减小,所述压柱(2)端部与挤压杆(31)端部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块(3)上设置有限位件(32),所述限位件(32)包括固定板(321)和弹簧(322),所述固定板(321)置于安装孔(15)中且位于齿块(3)靠近压柱(2)一侧,所述固定板(321)与桩体(1)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鱼奇李征李殿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筑恒泰管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