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行道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943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行道护栏,包括人行道栏杆组件以及人行道钢横梁,人行道刚横梁固定设置在人行道栏杆组件的下端,人行道栏杆组件包括人行道栏杆、支撑组件以及栏杆圆钢,人行道栏杆包括第一栏杆、第二栏杆以及第三栏杆,第一栏杆和第三栏杆的数量均为一个,第二栏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栏杆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左侧的第二栏杆的左端与第一栏杆的右端固定连接,右侧的第二栏杆的右端与第三栏杆的左端固定连接;人行道刚横梁包括支撑板、弯折板以及顶板,弯折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下端,顶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上端,顶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座角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安全可靠的人行道护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行道护栏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行道护栏。
技术介绍
目前,国家铁路正式营业线路营业里程中,准轨59455.1公里,宽轨9.5公里,窄轨660.8公里,套轨13.3公里。重载铁路(指单机牵引重量达到8000吨及以上、线路长度在150公里以上、年运量至少4000万吨的铁路)营业里程753.5公里,比2007年的652.0公里增长15.57%;区段旅客列车技术速度每小时120至160公里的铁路营业里程11212.5公里,每小时161至200公里的铁路营业里程4997.3公里,每小时201至250公里的铁路营业里程2593.3公里,每小时250公里及其以上的铁路营业里程51.7公里。新线铺轨2680.6公里,比2007年的1033.8公里增长159.3%;新线投产1730.1公里,比2007年的637.6公里增长171.3%。复线铺轨里程2362.4公里,比2007年的1447.5公里增长63.2%;复线投产里程2083.9公里,比2007年的725.7公里增长187.2%。电气化铁路投产里程1959.3公里,比2007年的930.6公里增长110.5%。铁路部门在沿线推广恢复和再造植被、林带新技术,广泛采用轨道结构减振和声屏障新材料、新措施,对客车废弃物统一收集处理,在新型动车组上全面采用集便设施,实现零排放。因此,随着国家铁路的更新与建设,需要采用一种新型的人行道护栏,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安全可靠的的人行道护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人行道护栏,包括人行道栏杆组件以及人行道钢横梁,所述人行道刚横梁固定设置在所述人行道栏杆组件的下端,其中,所述人行道栏杆组件包括人行道栏杆、支撑组件以及栏杆圆钢,所述人行道栏杆包括第一栏杆、第二栏杆以及第三栏杆,所述第一栏杆和所述第三栏杆的数量均为一个,所述第二栏杆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二栏杆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多个依次相连的第二栏杆中位于左侧的第二栏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栏杆的右端固定连接,且多个依次相连的第二栏杆中位于右侧的第二栏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栏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人行道刚横梁包括支撑板、弯折板以及顶板,所述支撑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弯折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下端,所述顶板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顶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座角钢,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多个圆柱体栓钉。所述支撑板由钢板构成,所述支撑板的材质为Q345;所述支撑板的左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包括第一水平端面、倾斜端面以及第二水平端面,所述第一水平端面位于所述倾斜端面的左侧,所述第二水平端面位于所述倾斜端面的右侧,且所述第二水平端面所处平面位于所述第一水平端面所处平面的上方。所述第一栏杆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栏杆包括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且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包括第五连接板以及第六连接板,且所述第五连接板与所述第六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支撑组件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一所述人行道刚横梁,所述第一连接板与一支撑组件的上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三连接板均与一支撑组件的上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板与一支撑组件的上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组件之间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栏杆圆钢进行连接,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栏杆圆钢之间通过连接套筒连接。所述弯折板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以及第三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钢板的左端,所述第三钢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钢板的右端;所述第一钢板通过所述第一水平端面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板通过所述倾斜端面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钢板通过所述第二水平端面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支撑组件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一栏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支撑组件的上端通过上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二栏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孔,所述支撑组件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三固定孔与所述第三栏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形状均为方形,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沿长度方向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后侧壁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栏杆圆钢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安装座角钢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上端右侧,且所述安装座角钢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安装座角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以及第三钢板的形状均为长方形,且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以及第三钢板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钢板上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三钢板上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栏杆的右端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多个依次相连的第二栏杆中位于左侧的第二栏杆的左端固定连接,多个依次相连的第二栏杆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栏杆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固定连接,且多个依次相连的第二栏杆中位于右侧的第二栏杆的右端通过第三连接组件与第三栏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的人行道护栏,包括人行道栏杆组件以及人行道钢横梁,所述人行道刚横梁固定设置在所述人行道栏杆组件的下端,人行道栏杆组件包括人行道栏杆、支撑组件以及栏杆圆钢,所述人行道栏杆包括第一栏杆、第二栏杆以及第三栏杆,所述第一栏杆和所述第三栏杆的数量均为一个,所述第二栏杆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二栏杆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多个依次相连的第二栏杆中位于左侧的第二栏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栏杆的右端固定连接,且多个依次相连的第二栏杆中位于右侧的第二栏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栏杆的左端固定连接;人行道刚横梁包括支撑板、弯折板以及顶板,所述支撑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弯折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下端,所述顶板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顶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座角钢,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多个圆柱体栓钉;通过上述设计,方便前期的组装以及后期的拆卸,因此可提高人行道护栏的安全可靠性,进而延长该人行道护栏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行道护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行道护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行道护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行道钢横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行道钢横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行道钢横梁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行道钢横梁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行道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行道栏杆组件以及人行道钢横梁,所述人行道刚横梁固定设置在所述人行道栏杆组件的下端,其中,所述人行道栏杆组件包括人行道栏杆、支撑组件以及栏杆圆钢,所述人行道栏杆包括第一栏杆、第二栏杆以及第三栏杆,所述第一栏杆和所述第三栏杆的数量均为一个,所述第二栏杆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二栏杆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多个依次相连的第二栏杆中位于左侧的第二栏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栏杆的右端固定连接,且多个依次相连的第二栏杆中位于右侧的第二栏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栏杆的左端固定连接;/n所述人行道刚横梁包括支撑板、弯折板以及顶板,所述支撑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弯折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下端,所述顶板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顶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座角钢,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多个圆柱体栓钉。/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29 CN 20202069382191.一种人行道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行道栏杆组件以及人行道钢横梁,所述人行道刚横梁固定设置在所述人行道栏杆组件的下端,其中,所述人行道栏杆组件包括人行道栏杆、支撑组件以及栏杆圆钢,所述人行道栏杆包括第一栏杆、第二栏杆以及第三栏杆,所述第一栏杆和所述第三栏杆的数量均为一个,所述第二栏杆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二栏杆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多个依次相连的第二栏杆中位于左侧的第二栏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栏杆的右端固定连接,且多个依次相连的第二栏杆中位于右侧的第二栏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栏杆的左端固定连接;
所述人行道刚横梁包括支撑板、弯折板以及顶板,所述支撑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弯折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下端,所述顶板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顶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座角钢,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多个圆柱体栓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道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由钢板构成,所述支撑板的材质为Q345;所述支撑板的左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行道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包括第一水平端面、倾斜端面以及第二水平端面,所述第一水平端面位于所述倾斜端面的左侧,所述第二水平端面位于所述倾斜端面的右侧,且所述第二水平端面所处平面位于所述第一水平端面所处平面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人行道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栏杆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栏杆包括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且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栏杆包括第五连接板以及第六连接板,且所述第五连接板与所述第六连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组件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支撑组件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一所述人行道刚横梁,所述第一连接板与一支撑组件的上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三连接板均与一支撑组件的上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板与一支撑组件的上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组件之间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栏杆圆钢进行连接,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涛张忠东李超魏利华张继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润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