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管理入口处的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94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管理入口处的闸,包括主箱体,读卡器,插卡口和前置感应器;所述主箱体底部固定埋入地下,并在内部底面前端设有控制器,左面顶端中间设有中部感应器,左面顶端末尾设有末端感应器;所述读卡器固定连接在主箱体的外部前顶端斜面;所述插卡口固定连接在主箱体的外部前面上端;所述出卡口固定连接在主箱体的外部顶面末端;所述前置感应器固定在主箱体前面左上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前置感应器可以感应行人在刷卡或插卡前的动态,并通过控制器在栏杆开启前预留一个时间差,在读卡器顺利读卡或者插卡口插入卡后,控制器可以迅速将栏杆旋转至地面,从而加快栏杆开启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管理入口处的闸
本技术属于安全防护装置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管理入口处的闸。
技术介绍
闸门是一种通道阻挡装置,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其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通过一人,其应用对象是行人,应用场合是出入口,但作为智能化通道管理系统的一部分,闸门可以与其他系统配合用于不同的特殊场合,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闸门在人口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较为常用,可以帮助管理人员维护秩序,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闸门在关闸速度过慢,在人口流量大的地方会出现快速冲闸的现象,且现有闸门多为两侧向中间开合的方式,行人通过时由于机器关闸过快容易对行人造成挤伤。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点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管理入口处的闸,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管理入口处的闸,以解决现有装置闸门行人通过后关闸速度过快,行人通过之前开闸速度过慢以及闸门容易挤伤行人的问题。本技术用于建筑管理入口处的闸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用于建筑管理入口处的闸,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转轴,读卡器,插卡口,出卡口,软垫和前置感应器;所述主箱体底部固定埋入地下,并在内部底面前端设有控制器,左面顶端中间设有中部感应器,左面顶端末尾设有末端感应器;所述转轴贯穿栏杆底部,并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控制器;所述读卡器固定连接在主箱体的外部前顶端斜面;所述插卡口固定连接在主箱体的外部前面上端;所述出卡口固定连接在主箱体的外部顶面末端;所述软垫一端固定连接在主箱体的底部左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辅箱体的底部右侧;所述前置感应器固定在主箱体前面左上角。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设有两个,并分别固定在主箱体内的底部前端和辅箱体内的底部前端,且两个控制器位置相对应并位于预埋入地下部分。进一步的,所述栏杆为“凹”字型结构,并在其内部前面设有红绿灯,且红绿灯与控制器电性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读卡器与控制器电性相连,且读卡器固定连接的主箱体的外部前顶端斜面,其斜面与地面形成的夹角角度为60°。进一步的,所述软垫为“凹”字型结构,且软垫的宽度大于栏杆的宽度,并顶面与地面齐平。进一步的,所述前置感应器、中部感应器与末端感应器均和控制器电性相连,且中部感应器和末端感应器为串联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利用前置感应器可以感应行人在刷卡或插卡前的动态,并通过控制器在栏杆开启前预留一个时间差,在读卡器顺利读卡或者插卡口插入卡后,控制器可以迅速将栏杆旋转至地面,从而加快栏杆开启速度。2、本技术通过利用中部感应器和末端感应器串联连接控制器的方式,使控制器在中部感应器或者末端感应器可以感应到行人时均无法将栏杆抬起,从而解决行人通过之后栏杆收起过快的问题。3、本技术中通过利用栏杆上的红绿灯,使行人在未知左侧还是右侧刷卡时依然可以通过红绿灯的指示安全通过,提高指示灯的显眼度。4、本技术中通过利用控制器在行人可以通过时将栏杆旋转至地面,无人时将栏杆旋转至初始位置的方式,使得栏杆开合动作幅度加大,可以使行人提前预判栏杆动态,从而避免装置挤伤行人的情况出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关闭状态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关闭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打开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01、主箱体;102、控制器;103、转轴;104、栏杆;201、读卡器;202、插卡口;203、出卡口;204、软垫;301、前置感应器;302、中部感应器;303、末端感应器;304、辅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管理入口处的闸,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101,转轴103,读卡器201,插卡口202,出卡口203,软垫204和前置感应器301;所述主箱体101底部固定埋入地下,并在内部底面前端设有控制器102,左面顶端中间设有中部感应器302,左面顶端末尾设有末端感应器303;所述转轴103贯穿栏杆104底部,并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控制器102;所述读卡器201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01的外部前顶端斜面;所述插卡口202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01的外部前面上端;所述出卡口203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01的外部顶面末端;所述软垫204一端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01的底部左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辅箱体304的底部右侧;所述前置感应器301固定在主箱体101前面左上角。其中,控制器102设有两个,并分别固定在主箱体101内的底部前端和辅箱体304内的底部前端,且两个控制器102位置相对应并位于预埋入地下部分,以保护控制器102以及其内部转轴103不被踩踏,延长装置使用寿命。其中,栏杆104为“凹”字型结构,并在其内部前面设有红绿灯,且红绿灯与控制器102电性相连,栏杆104向地面旋转时,红绿灯显示为绿色,栏杆104背离地面旋转时,红绿灯显示为红色,使得指示灯显眼度增加,并让行人可以提前预判栏杆104动态。其中,读卡器201与控制器102电性相连,且读卡器201固定连接的主箱体101的外部前顶端斜面,其斜面与地面形成的夹角角度为60°,使行人刷卡时方便且舒适。其中,软垫204为“凹”字型结构,且软垫204的宽度大于栏杆104的宽度,并顶面与地面齐平,确保栏杆104旋转至地面后可以受到保护,延长栏杆104的使用寿命。其中,前置感应器301、中部感应器302与末端感应器303均和控制器102电性相连,且中部感应器302和末端感应器303为串联结构,前置感应器301感应到行人时,可以通过控制器102在栏杆104开启前预留一个时间差,并保证中部和末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管理入口处的闸,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101),转轴(103),读卡器(201),插卡口(202),出卡口(203),软垫(204)和前置感应器(301);所述主箱体(101)底部固定埋入地下,并在内部底面前端设有控制器(102),左面顶端中间设有中部感应器(302),左面顶端末尾设有末端感应器(303);所述转轴(103)贯穿栏杆(104)底部,并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控制器(102);所述读卡器(201)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01)的外部前顶端斜面;所述插卡口(202)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01)的外部前面上端;所述出卡口(203)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01)的外部顶面末端;所述软垫(204)一端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01)的底部左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辅箱体(304)的底部右侧;所述前置感应器(301)固定在主箱体(101)前面左上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管理入口处的闸,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101),转轴(103),读卡器(201),插卡口(202),出卡口(203),软垫(204)和前置感应器(301);所述主箱体(101)底部固定埋入地下,并在内部底面前端设有控制器(102),左面顶端中间设有中部感应器(302),左面顶端末尾设有末端感应器(303);所述转轴(103)贯穿栏杆(104)底部,并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控制器(102);所述读卡器(201)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01)的外部前顶端斜面;所述插卡口(202)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01)的外部前面上端;所述出卡口(203)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01)的外部顶面末端;所述软垫(204)一端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01)的底部左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辅箱体(304)的底部右侧;所述前置感应器(301)固定在主箱体(101)前面左上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建筑管理入口处的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02)设有两个,并分别固定在主箱体(101)内的底部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俊现李明法梁一中尚东立王云正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