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代细胞用纯化培养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82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原代细胞用纯化培养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培养板本体上设置多个格栅,在培养板顶部设置有盖板,底部设置可拆卸的底板,地板上设置与格栅一一对应的标号区;使用时,混合细胞培养会自然沉降在不同格栅内,达到初步分离效果,此时,格栅上方培养液是连通的,可以整体形成一个混合体内生长环境,更利于细胞生长;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在显微镜下找到高纯度目的细胞区域,然后在对应的标号区记下编号,在标号区涂抹颜色,便于下次快速找到目的细胞;在格栅内独立区域,可进行微量消化操作,不会影响其他地方细胞,不会带入杂细胞,直接获得高纯度目的细胞,使得实验数据比较稳定且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代细胞用纯化培养板
本技术涉培养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代细胞用纯化培养板。
技术介绍
原代细胞在体外培养中,需要模拟体生长环境;初步分离出的混合原代细胞,在培养中会互相产生其他细胞需要的生长因子,会自发形成一个接近体内的生长微环境,同时,在原代培养初期相同种类的细胞又会呈现出聚集生长特性,如成纤维、内皮、上皮细胞、混合时,会各自呈现小团块生长;此时是纯化分离的最佳时机。细胞的纯化分为细胞因子依赖纯化法、酶消化法、机械刮除法、反复贴壁法等,以上方法中细胞因子试剂成本高,应用范围小限定在个别细胞,酶消化法、机械刮除法、反复贴壁法操作步骤繁琐,细胞纯化后纯度低,目的细胞活性不好,杂细胞会反复生长,导致实验不稳定,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细胞纯化后纯度低,目的细胞活性不好,杂细胞会反复生长,导致实验不稳定,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原代细胞用纯化培养板。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原代细胞用纯化培养板,所述培养板包括:培养板本体,所述培养板本体具有一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底面封闭顶面开口,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多个格栅,所述培养板本体底部两侧设置有滑槽;底板,所述底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底板上具有多个形状与所述格栅相同的标号区,所述标号区与所述格栅一一对应;以及盖板,所述盖板套在所述培养板本体顶部。进一步的,所述培养板本体两侧设置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培养板本体的侧壁,所述自由端设置有卡板,所述滑槽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底板侧壁开有卡槽,所述卡板穿过所述通孔插在所述卡槽内将所述底板锁定。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片固定转通过转轴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培养板本体的侧壁。进一步的,所述卡槽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卡槽成线性排列于所述底板侧壁。进一步的,所述格栅为正六边形结构,多个所述格栅成蜂窝网状结构排列。进一步的,所述格栅为2-3mm边长、高1-2mm的六边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培养板本体上有一个角为缺角结构,所述盖板上也设有与所述培养板本体相匹配的缺角。进一步的,所述盖板顶部设置有一个把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培养板本体上设置多个格栅,在培养板顶部设置有盖板,底部设置可拆卸的底板,地板上设置与格栅一一对应的标号区;使用时,混合细胞培养会自然沉降在不同格栅内,达到初步分离效果,此时,格栅上方培养液是连通的,可以整体形成一个混合体内生长环境,更利于细胞生长;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在显微镜下找到高纯度目的细胞区域,然后在对应的标号区记下编号,在标号区涂抹颜色,便于下次快速找到目的细胞;在格栅内独立区域,可进行微量消化操作,不会影响其他地方细胞,不会带入杂细胞,直接获得高纯度目的细胞,使得实验数据比较稳定且准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原代细胞用纯化培养板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原代细胞用纯化培养板的培养板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培养板本体;2、底板;3、盖板;101、容纳腔;102、格栅;103、滑槽;104、弹性片;105、卡板;106、通孔;107、转轴;201、标号区;202、卡槽;301、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为一种原代细胞用纯化培养板,培养板包括培养板本体1、底板2及盖板3;培养板本体1为矩形结构,培养板本体1中间具有一个容纳腔101,容纳腔101底面封闭顶面开口,容纳腔101内设置有多个格栅102,格栅102为正六边形结构,多个格栅102成蜂窝网状结构排列,格栅102为2-3mm边长、高1-2mm的六边形结构,多个格栅102填满整个容纳腔;在培养板本体1底部两侧皆设置有滑槽103;底板2可拆卸设置于滑槽103内,底板2上具有多个形状与格栅102相同的标号区201,标号区201与格栅102一一对应;盖板3套在培养板本体1顶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盖板3总是能保持一个方向盖在培养板本体1上,培养板本体1上有一个角为缺角结构,盖板3上也设有与培养板本体1相匹配的缺角,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加容易拆卸盖板3,在盖板3顶部设置有一个把手301。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底板2在滑槽103内串动,在培养板本体1两侧设置有弹性片104,弹性片104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弹性片104固定端通过转轴107可转动设置于培养板本体1的侧壁上,自由端设置有卡板105,滑槽103侧壁上开设有通孔106,底板2侧壁开有卡槽202,卡板105穿过通孔106插在卡槽202内将底板2锁定;其中,卡槽202设有多个,多个卡槽202成线性排列于底板2侧壁。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混合细胞和营养液同时放入容纳腔101内,混合细胞培养会自然沉降在不同格栅102内,达到初步分离效果,此时,格栅102上方培养液是连通的,可以整体形成一个混合体内生长环境,培养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找到高纯度目的细胞区域,然后在高纯度的格栅102对应的底板2上的标号区201标上对应的标号,便于下次快速找到目的细胞,底板2可重复利用,使用完成后可对其进行清洗,在清洗底板时,掰开弹性片104,将弹性片104上的卡板105旋转至一旁,取出底板即可,装配时逆向操作即可,取出纯化细胞时,在格栅内独立区域可进行微量消化操作,不会影响其他地方细胞,不会带入杂细胞,直接获得高纯度目的细胞,使得实验数据比较稳定且准确。本技术中未对具体结构做出描述的机构、组件和部件均为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的现有结构。可以从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代细胞用纯化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板包括:/n培养板本体(1),所述培养板本体(1)具有一个容纳腔(101),所述容纳腔(101)底面封闭顶面开口,所述容纳腔(101)内设置有多个格栅(102),所述培养板本体(1)底部两侧皆设置有滑槽(103);/n底板(2),所述底板(2)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滑槽(103)内,所述底板(2)上具有多个形状与所述格栅(102)相同的标号区(201),所述标号区(201)与所述格栅(102)一一对应;以及/n盖板(3),所述盖板(3)套在所述培养板本体(1)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代细胞用纯化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板包括:
培养板本体(1),所述培养板本体(1)具有一个容纳腔(101),所述容纳腔(101)底面封闭顶面开口,所述容纳腔(101)内设置有多个格栅(102),所述培养板本体(1)底部两侧皆设置有滑槽(103);
底板(2),所述底板(2)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滑槽(103)内,所述底板(2)上具有多个形状与所述格栅(102)相同的标号区(201),所述标号区(201)与所述格栅(102)一一对应;以及
盖板(3),所述盖板(3)套在所述培养板本体(1)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代细胞用纯化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板本体(1)两侧设置有弹性片(104),所述弹性片(104)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培养板本体(1)的侧壁,所述自由端设置有卡板(105),所述滑槽(103)侧壁上开设有通孔(106),所述底板(2)侧壁开有卡槽(202),所述卡板(105)穿过所述通孔(106)插在所述卡槽(202)内将所述底板(2)锁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毅斌吴亭尚振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普诺赛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