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域性污染水净化与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477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域性污染水净化与过滤装置,包括主体、进水头、出水头,所述主体顶端开设有进水头,主体下端外壁设置有出水头,主体内包括污水箱、净化层、第一过滤层、微生物反应层、第二过滤层和净水箱,污水箱内安装球阀,污水箱下方设置有净化层。本流域性污染水净化与过滤装置,紫外线罐上安装的紫外线灯可以先对污水进行杀菌处理,磁化器采用最新高性能磁性材料,可以对污水进行对级磁处理方式,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和第三吸附层可以吸附粘附在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上比较细小的垃圾,整个装置简单便捷,不需要更多的人工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过滤效率高,双重过滤可以使过滤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域性污染水净化与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流域性污染水净化与过滤装置
,具体为一种流域性污染水净化与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现有的净化与过滤装置中操作工序繁琐,大大增加人力资源,同时过滤的水质往往也不是很干净,会出现水质中依然有杂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域性污染水净化与过滤装置,紫外线罐上安装的紫外线灯可以先对污水进行杀菌处理,磁化器采用最新高性能磁性材料,可以对污水进行对级磁处理方式,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和第三吸附层内分别填充有活性炭、膜内置陶瓷和高精PP棉,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和第三吸附层可以吸附粘附在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上比较细小的垃圾,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域性污染水净化与过滤装置,包括主体、进水头、出水头,所述主体顶端开设有进水头,主体下端外壁设置有出水头,主体内包括污水箱、净化层、第一过滤层、微生物反应层、第二过滤层和净水箱,污水箱内安装球阀,污水箱下方设置有净化层,净化层内包括进水管、紫外线罐、第一出水管、磁化器和第二出水管,进水管一端与污水箱底端连接,进水管另一端与紫外线罐外壁连接,紫外线罐内安装紫外线灯,紫外线灯外壁设置有套管,紫外线罐底端一侧与第一出水管一端连接,第一出水管另一端与磁化器外壁连接,磁化器底端一侧安装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底端与第一过滤层上端连接,第一过滤层内包括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第三过滤网底端与微生物反应层上端连接,微生物反应层下端设置有第二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内包括连接口、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和第三吸附层,第三吸附层下端设置有净水箱,净水箱内壁一端与出水头一端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底端均设置有过滤板,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安装在过滤板上方,第三过滤网底端的过滤板与微生物反应层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和第三吸附层底端均设置有吸附网,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和第三吸附层安装在吸附网上,第三吸附层底端的吸附网与净水箱上端连接。优选的,所述紫外线罐两端连接有电路板,电路板外表面设有防水层。优选的,所述污水箱内一侧安装球阀,球阀与伸缩绳一端连接,伸缩绳另一端与安装座连接,安装座一端安装在污水箱内壁一侧,安装座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优选的,所述紫外线罐与磁化器分别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电性连接电池,电池与控制器均安装在主体外,电池和控制器与主体为独立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流域性污染水净化与过滤装置,紫外线罐上安装的紫外线灯可以先对污水进行杀菌处理,杀菌处理过后通过第一出水管把杀菌过后的水进入磁化器,磁化器采用最新高性能磁性材料,可以对污水进行对级磁处理方式,可以防垢、除垢、防腐蚀、杀菌、灭藻、磁化水小分子团水改变水的物理化学特性,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可以先逐层过滤出较大的垃圾,过滤完之后通过微生物反应层进行检测过滤,检测过滤结束后再次进行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和第三吸附层的吸附,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和第三吸附层内分别填充有活性炭、膜内置陶瓷和高精PP棉,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和第三吸附层可以吸附粘附在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上比较细小的垃圾,整个装置简单便捷,不需要更多的人工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过滤效率高,双重过滤可以使过滤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净化层内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过滤层侧视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过滤层剖视图。图中:1、主体;2、进水头;3、出水头;4、污水箱;41、球阀;5、净化层;51、进水管;52、紫外线罐;521、紫外线灯;522、套管;53、第一出水管;54、磁化器;55、第二出水管;6、第一过滤层;61、第一过滤网;62、第二过滤网;63、第三过滤网;7、微生物反应层;8、第二过滤层;81、连接口;82、第一吸附层;83、第二吸附层;84、第三吸附层;9、净水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流域性污染水净化与过滤装置,包括主体1、进水头2、出水头3,所述主体1顶端开设有进水头2,主体1下端外壁设置有出水头3,主体1内包括污水箱4、净化层5、第一过滤层6、微生物反应层7、第二过滤层8和净水箱9,污水箱4内安装球阀41,污水箱4内一侧安装球阀41,球阀41与伸缩绳一端连接,伸缩绳另一端与安装座连接,安装座一端安装在污水箱4内壁一侧,安装座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污水箱4下方设置有净化层5,净化层5内包括进水管51、紫外线罐52、第一出水管53、磁化器54和第二出水管55,进水管51一端与污水箱4底端连接,进水管51另一端与紫外线罐52外壁连接,紫外线罐52内安装紫外线灯521,紫外线灯521外壁设置有套管522,紫外线罐52两端连接有电路板,电路板外表面设有防水层,紫外线罐52与磁化器54分别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电性连接电池,电池与控制器均安装在主体1外,电池和控制器与主体1为独立安装,紫外线罐52底端一侧与第一出水管53一端连接,第一出水管53另一端与磁化器54外壁连接,磁化器54底端一侧安装第二出水管55,第二出水管55底端与第一过滤层6上端连接,第一过滤层6内包括第一过滤网61、第二过滤网62和第三过滤网63,第三过滤网63底端与微生物反应层7上端连接,第一过滤网61、第二过滤网62和第三过滤网63底端均设置有过滤板,第一过滤网61、第二过滤网62和第三过滤网63安装在过滤板上方,第三过滤网63底端的过滤板与微生物反应层7连接,微生物反应层7下端设置有第二过滤层8,第二过滤层8内包括连接口81、第一吸附层82、第二吸附层83和第三吸附层84,第三吸附层84下端设置有净水箱9,第一吸附层82、第二吸附层83和第三吸附层84底端均设置有吸附网,第一吸附层82、第二吸附层83和第三吸附层84安装在吸附网上,第三吸附层84底端的吸附网与净水箱9上端连接,净水箱9内壁一端与出水头3一端连接。本装置污水通过进水头2进入到主体1,污水最先进入污水箱4,污水箱4内设置有球阀41和压力传感器,通过球阀41和压力传感器污水箱4可以进行自动进水,无需人工操作污水箱4下端开设有孔洞,孔洞下方连接进水管51,当污水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域性污染水净化与过滤装置,包括主体(1)、进水头(2)、出水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顶端开设有进水头(2),主体(1)下端外壁设置有出水头(3),主体(1)内包括污水箱(4)、净化层(5)、第一过滤层(6)、微生物反应层(7)、第二过滤层(8)和净水箱(9),污水箱(4)内安装球阀(41),污水箱(4)下方设置有净化层(5),净化层(5)内包括进水管(51)、紫外线罐(52)、第一出水管(53)、磁化器(54)和第二出水管(55),进水管(51)一端与污水箱(4)底端连接,进水管(51)另一端与紫外线罐(52)外壁连接,紫外线罐(52)内安装紫外线灯(521),紫外线灯(521)外壁设置有套管(522),紫外线罐(52)底端一侧与第一出水管(53)一端连接,第一出水管(53)另一端与磁化器(54)外壁连接,磁化器(54)底端一侧安装第二出水管(55),第二出水管(55)底端与第一过滤层(6)上端连接,第一过滤层(6)内包括第一过滤网(61)、第二过滤网(62)和第三过滤网(63),第三过滤网(63)底端与微生物反应层(7)上端连接,微生物反应层(7)下端设置有第二过滤层(8),第二过滤层(8)内包括连接口(81)、第一吸附层(82)、第二吸附层(83)和第三吸附层(84),第三吸附层(84)下端设置有净水箱(9),净水箱(9)内壁一端与出水头(3)一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域性污染水净化与过滤装置,包括主体(1)、进水头(2)、出水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顶端开设有进水头(2),主体(1)下端外壁设置有出水头(3),主体(1)内包括污水箱(4)、净化层(5)、第一过滤层(6)、微生物反应层(7)、第二过滤层(8)和净水箱(9),污水箱(4)内安装球阀(41),污水箱(4)下方设置有净化层(5),净化层(5)内包括进水管(51)、紫外线罐(52)、第一出水管(53)、磁化器(54)和第二出水管(55),进水管(51)一端与污水箱(4)底端连接,进水管(51)另一端与紫外线罐(52)外壁连接,紫外线罐(52)内安装紫外线灯(521),紫外线灯(521)外壁设置有套管(522),紫外线罐(52)底端一侧与第一出水管(53)一端连接,第一出水管(53)另一端与磁化器(54)外壁连接,磁化器(54)底端一侧安装第二出水管(55),第二出水管(55)底端与第一过滤层(6)上端连接,第一过滤层(6)内包括第一过滤网(61)、第二过滤网(62)和第三过滤网(63),第三过滤网(63)底端与微生物反应层(7)上端连接,微生物反应层(7)下端设置有第二过滤层(8),第二过滤层(8)内包括连接口(81)、第一吸附层(82)、第二吸附层(83)和第三吸附层(84),第三吸附层(84)下端设置有净水箱(9),净水箱(9)内壁一端与出水头(3)一端连接。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印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新国源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