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型吊装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68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组合型吊装工具,包括两个主梁、两个次梁、两个固定组件、锁紧组件,两个所述主梁之间水平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次梁,两个所述主梁两侧设置有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块、两个弧形固定架、固定支座,所述固定块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弧形固定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两个次梁用第一固定螺栓锁紧在连接板上,两个主梁与两个次梁形成“井”字形吊装工具,将立式高加放置在所组成的吊装工具上方,由两根主梁承受重量,通过汽机房行车与吊耳相连,抬高设备的高度,该吊装工具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对于吊装立式高加时汽机房行车高度不足时起到很大的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机房行车高度起升时高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型吊装工具
本技术涉及吊装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型吊装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火力发电的不断发展,国内电力建设逐渐转向1000MW及更高参数的火力发电厂,而1000MW超临界机组是一种新型热电机组,1000MW超临界机组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是未来国内火电机组发展的主流。随着我国大力施行节能减排方针,电力建设中发电站机组建设越来越趋向大型化、节能化,设备重量越来越大,传统卧式高压加热器无法满足上述超临界机组工程的需要,因此,现有技术中已逐渐利用新型立式高压加热器代替传统卧式高压加热器,由于立式高加设备过长,通过汽机房里面的行车进行吊装,行车的起升高度往往不足,造成无法吊装就位的问题,使用大型吊车从上部直接吊入,又大大增加了成本、工期,对地基、起重量要求严格,整个吊装过程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型吊装工具,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通过将两个次梁用第一固定螺栓锁紧在连接板上,两个主梁与两个次梁形成“井”字形吊装工具,将立式高加放置在所组成的吊装工具上方,由两根主梁承受重量,通过汽机房行车与吊耳相连,抬高设备的高度,该吊装工具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对于吊装立式高加时汽机房行车高度不足时起到很大的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机房行车高度起升时高度不足的技术问题;(2)将一个固定组件上的固定块安装于主梁一侧,另一个固定组件上的固定块滑动安装于套筒内,松开第三固定螺栓,调整固定块在套筒内的位置,转动旋转手柄将固定块锁紧在套筒内,进而调整弧形固定架上的若干固定支座固定立式高加时的位置,防止立式高加在起吊过程中出现晃动导致起吊不稳定,极大的避免了吊装时的安全隐患,整体吊装过程中既安全又经济,费用低、工期短,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组合型吊装工具,包括两个主梁、两个次梁、两个固定组件、锁紧组件,两个所述主梁之间水平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次梁,两个所述主梁两侧设置有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块、两个弧形固定架、若干固定支座,所述固定块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弧形固定架,所述弧形固定架底部设置有若干等弧度的固定支座,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于主梁一侧,另一个固定块滑动安装于套筒内,所述主梁远离次梁一侧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上固定安装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支撑块、旋转手柄,所述支撑块安装于套筒上,所述旋转手柄设置于支撑块上,两个所述主梁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吊耳。进一步的,所述主梁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螺孔,所述次梁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与连接板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两侧开设有若干第二螺孔,所述弧形固定架通过第二固定螺栓与固定块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第三螺孔,所述支撑块螺纹连接有第三固定螺栓,所述第三固定螺栓端部固定安装有旋转手柄,所述套筒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设置于第三螺孔下方,所述第三固定螺栓与固定块抵接配合。进一步的,两个主梁相互平行,两个次梁相互平行且与主梁垂直。进一步的,若干所述固定支座上覆盖有橡胶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组合型吊装工具,通过将两个次梁用第一固定螺栓锁紧在连接板上,两个主梁与两个次梁形成“井”字形吊装工具,将立式高加放置在所组成的吊装工具上方,由两根主梁承受重量,通过汽机房行车与吊耳相连,抬高设备的高度,该吊装工具结构简单,现场制作方便,对于吊装立式高加时汽机房行车高度不足时起到很大的作用,有效的解决了行车起升高度问题;(2)将一个固定组件上的固定块安装于主梁一侧,另一个固定组件上的固定块安装于套筒内,松开第三固定螺栓,调整固定块在套筒内的位置,转动旋转手柄将固定块锁紧在套筒内,进而调整弧形固定架上的若干固定支座固定立式高加时的位置,防止立式高加在起吊过程中出现晃动导致起吊不稳定,极大的避免了吊装时的安全隐患,整体吊装过程中既安全又经济,费用低、工期短,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组合型吊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主梁的正视图;图4是图2中A的放大图。图中:1、主梁;2、次梁;3、固定组件;4、固定块;5、弧形固定架;6、固定支座;7、套筒;8、锁紧组件;9、支撑块;10、第一固定螺栓;11、第三固定螺栓;12、旋转手柄;13、吊耳;14、第二固定螺栓;15、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组合型吊装工具,包括两个主梁1、两个次梁2、两个固定组件3、锁紧组件8,两个主梁1之间水平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次梁2,两个主梁1两侧设置有两个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块4、两个弧形固定架5、若干固定支座6,固定块4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弧形固定架5,弧形固定架5底部设置有若干等弧度的固定支座6,其中一个固定块4固定安装于主梁1一侧,另一个固定块4滑动安装于套筒7内,主梁1远离次梁2一侧固定安装有套筒7,套筒7上固定安装有锁紧组件8,锁紧组件8包括支撑块9、旋转手柄12,支撑块9安装于套筒7上,旋转手柄12设置于支撑块9上,两个主梁1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吊耳13。具体的,主梁1一侧设置有连接板15,连接板15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螺孔,次梁2通过第一固定螺栓10与连接板15螺纹连接。固定块4两侧开设有若干第二螺孔,弧形固定架5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4与固定块4螺纹连接。支撑块9上开设有第三螺孔,支撑块9螺纹连接有第三固定螺栓11,第三固定螺栓11端部固定安装有旋转手柄12,套筒7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设置于第三螺孔下方,第三固定螺栓11与固定块4抵接配合。两个主梁1相互平行,两个次梁2相互平行且与主梁1垂直。若干固定支座6上覆盖有橡胶层。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组合型吊装工具的工作过程如下:将两个次梁2用第一固定螺栓10固定于主梁1一侧的连接板15上,两个主梁1与两个次梁2形成“井”字形吊装工具,将立式高加放置在所组成的吊装工具内,由两根主梁1承受重量,将一个固定组件3上的固定块4安装于主梁1一侧,另一个固定组件3上的固定块4滑动安装于套筒7内,松开第三固定螺栓11,调整固定块4在套筒7内的位置,进而调整弧形固定架5上的若干固定支座6固定立式高加时的位置,转动旋转手柄12将固定块4锁紧在套筒7内,将吊装绳索分别与主梁1端部的吊耳13连接,起重机通过吊装工具带动立式高加向上移动。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型吊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主梁(1)、两个次梁(2)、两个固定组件(3)、锁紧组件(8),两个所述主梁(1)之间水平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次梁(2),两个所述主梁(1)两侧设置有两个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块(4)、两个弧形固定架(5)、若干固定支座(6),所述固定块(4)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弧形固定架(5),所述弧形固定架(5)底部设置有若干等弧度的固定支座(6),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块(4)固定安装于主梁(1)一侧,另一个固定块(4)滑动安装于套筒(7)内,所述主梁(1)远离次梁(2)一侧固定安装有套筒(7),所述套筒(7)上固定安装有锁紧组件(8),所述锁紧组件(8)包括支撑块(9)、旋转手柄(12),所述支撑块(9)安装于套筒(7)上,所述旋转手柄(12)设置于支撑块(9)上,两个所述主梁(1)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吊耳(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型吊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主梁(1)、两个次梁(2)、两个固定组件(3)、锁紧组件(8),两个所述主梁(1)之间水平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次梁(2),两个所述主梁(1)两侧设置有两个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块(4)、两个弧形固定架(5)、若干固定支座(6),所述固定块(4)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弧形固定架(5),所述弧形固定架(5)底部设置有若干等弧度的固定支座(6),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块(4)固定安装于主梁(1)一侧,另一个固定块(4)滑动安装于套筒(7)内,所述主梁(1)远离次梁(2)一侧固定安装有套筒(7),所述套筒(7)上固定安装有锁紧组件(8),所述锁紧组件(8)包括支撑块(9)、旋转手柄(12),所述支撑块(9)安装于套筒(7)上,所述旋转手柄(12)设置于支撑块(9)上,两个所述主梁(1)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吊耳(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吊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一侧设置有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英杰张琴李志强王朱勤程龙洋陈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