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机主机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681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曳引机主机底座,包括座体,座体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的滑动连接有安装板,座体的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滑杆的一端与第二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滑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二滑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安装板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滑块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在曳引机工作时,起到减震的目的,利于保护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曳引机主机底座
本技术属于曳引机
,具体为曳引机主机底座。
技术介绍
电梯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又称电梯主机,功能是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目前,曳引机在安装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曳引机过于笨重,导致微调较为困难,且曳引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震动幅度,长期工作,将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曳引机主机底座,以解决曳引机微调困难,且工作时震幅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曳引机主机底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截面形状为十字形,通过设置有第一滑槽,便于第一滑块的滑动,同时也起到对第一滑块运动限位的目的,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形状为方形,通过设置有第一滑块,起到承接滑杆的目的,所述第一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的个数为两个,通过设置有滑杆,便于安装板的滑动,利于对曳引机进行微调,所述滑杆的滑动连接有安装板,通过设置有安装板,便于安装曳引机,所述座体的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截面形状为方形,通过设置有第二滑槽,便于第二滑块的滑动,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形状为方形,所述滑杆的一端与第二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安装板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滑块表面固定连接,第三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个数为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在曳引机工作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利于减少座体震动幅度。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个数为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在曳引机工作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利于减少座体震动幅度。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上螺纹连接有丝杆,通过设置有丝杆,便于对安装板进行左右移动,利于曳引机的微调,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通过设置有第一把手,起到转动丝杆的目的。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第一轴承,起到承接丝杆转动的目的。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通过设置有第二轴承,便于承接螺纹杆的转动。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与第二滑块螺纹连接,通过设置有螺纹杆,便于对安装板进行前后移动,利于曳引机的安装,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座体的表面,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通过在有第二把手,便于转动螺纹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便于调整安装板的左右位置,通过设置有滑杆,便于调整安装板前后位置,通过上述设置,利于对安装板上曳引机进行微调,利于曳引机的安装,通过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在曳引机工作时,起到减震的目的,利于保护结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滑槽剖面图。图中:1、座体;2、第一滑槽;3、第一把手;4、第一滑块;5、第一弹簧;6、第一轴承;7、滑杆;8、第二把手;9、丝杆;10、安装板;11、第二轴承;12、螺纹杆;13、第二滑块;14、第二滑槽;15、第二弹簧;16、第三弹簧。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曳引机主机底座,包括座体1,座体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第一滑槽2的截面形状为十字形,通过设置有第一滑槽2,便于第一滑块4的滑动,同时也起到对第一滑块4运动限位的目的,第一滑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4,第一滑块4的形状为方形,通过设置有第一滑块4,起到承接滑杆7的目的,第一滑块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7,滑杆7的个数为两个,通过设置有滑杆7,便于安装板10的滑动,利于对曳引机进行微调,滑杆7的滑动连接有安装板10,通过设置有安装板10,便于安装曳引机,座体1的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14,第二滑槽14的截面形状为方形,通过设置有第二滑槽14,便于第二滑块13的滑动,第二滑槽1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3,第二滑块13的形状为方形,滑杆7的一端与第二滑块13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滑槽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第二滑槽1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5,第二弹簧15处于压缩状态,安装板10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16,第三弹簧16的一端与第二滑块13表面固定连接,第三弹簧16处于压缩状态。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弹簧5的个数为两个,第一弹簧5的一端与第一滑块4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5,在曳引机工作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利于减少座体1震动幅度。请参阅图1,第二弹簧15的个数为两个,第二弹簧15的一端与第二滑块13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15,在曳引机工作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利于减少座体1震动幅度。请参阅图1、图2和图3,第一滑块4上螺纹连接有丝杆9,通过设置有丝杆9,便于对安装板10进行左右移动,利于曳引机的微调,丝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3,通过设置有第一把手3,起到转动丝杆9的目的。请参阅图1,安装板1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6,丝杆9的一端与第一轴承6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第一轴承6,起到承接丝杆9转动的目的。请参阅图1,第二滑槽1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11,第二轴承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2,通过设置有第二轴承11,便于承接螺纹杆12的转动。请参阅图1,螺纹杆12与第二滑块13螺纹连接,通过设置有螺纹杆12,便于对安装板10进行前后移动,利于曳引机的安装,螺纹杆12的一端贯穿座体1的表面,螺纹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8,通过在有第二把手8,便于转动螺纹杆12。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当曳引机安装到安装板10后,如需要进行左右微调,转动第一把手3,第一把手3将带动丝杆9转动,丝杆9将通过第一轴承6带动安装板10沿着滑杆7的表面滑动,直到安装板10运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停止转动第一把手3,若需要对安装板10进行前后位置调整时,转动第二把手8,第二把手8将带动螺纹杆12转动,螺纹杆12将带动第二滑块13沿着第二滑槽14的内壁滑动,第二滑块13将通过滑杆7带动第一滑块4沿着第一滑槽2内滑动,同时滑杆7将带动安装板10进行前后移动,直到安装板10运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停止转动第二把手8,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对安装板10上曳引机进行微调,利于曳引机的安装使用,同时在曳引机使用时,通过设置有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15和第三弹簧16,起到减震的目的,利于保护结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曳引机主机底座,包括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4),所述第一滑块(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的滑动连接有安装板(10),所述座体(1)的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14),所述第二滑槽(1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3),所述滑杆(7)的一端与第二滑块(1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二滑槽(1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5),所述安装板(10)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16),所述第三弹簧(16)的一端与第二滑块(13)表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曳引机主机底座,包括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4),所述第一滑块(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的滑动连接有安装板(10),所述座体(1)的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14),所述第二滑槽(1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3),所述滑杆(7)的一端与第二滑块(1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二滑槽(1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5),所述安装板(10)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16),所述第三弹簧(16)的一端与第二滑块(13)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主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5)的个数为两个,所述第一弹簧(5)的一端与第一滑块(4)的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主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刚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圣泰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