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半自动灌装机的升降灌装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45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灌装头。一种用于半自动灌装机的升降灌装头,包括一灌装头本体,灌装头本体包括气缸、主管、副管;气缸的前部通过连接法兰与主管的后部相连;副管设置在主管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用于半自动灌装机的升降灌装头,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通过气缸的活塞杆推动副管在主管内往复运动,实现内部通道的导通与关闭,便于控制灌装头的灌装效果,提高了灌装精度,减少了放置物料滴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半自动灌装机的升降灌装头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灌装头。
技术介绍
半自动灌装机是在糕点制作行业中的常用设备,然而现有的半自动灌装机的灌装头存在灌装精度较低,亦存在放置物料滴漏的情况,密封性不佳,以致于影响糕点的制作状况,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果。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半自动灌装机的升降灌装头,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半自动灌装机的升降灌装头,包括一灌装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头本体包括气缸、主管、副管;所述主管的一侧设有进料管,所述气缸的前部通过连接法兰与所述主管的后部相连;所述副管的后部呈封闭状,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副管的后部相连,所述副管的前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副管设置在所述主管的内侧,所述副管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进料管相匹配的进料口;所述副管上设有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第二密封环呈并列排布在所述副管的外侧,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第二密封环之间。所述副管的前部设有第一条状凹槽,所述第一条状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副管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主管的前部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条状凹槽相匹配的条状凸起。所述副管前部的宽度由后至前逐渐减小。所述副管上设有第二条状凹槽、第三条状凹槽,所述第二条状凹槽与所述第三条状凹槽均呈环状排布在所述副管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第二密封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条状凹槽与所述第三条状凹槽内。所述第一密封环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后侧,所述进料口至所述第二密封环的距离不大于所述进料管至所述主管的前部的开口处的距离。所述主管的后部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设置在靠近所述连接法兰处。本技术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用于半自动灌装机的升降灌装头,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通过气缸的活塞杆推动副管在主管内往复运动,实现内部通道的导通与关闭,便于控制灌装头的灌装效果,提高了灌装精度,减少了放置物料滴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半自动灌装机的升降灌装头,包括一灌装头本体,灌装头本体包括气缸1、主管2、副管4;主管的一侧设有进料管3,气缸的前部通过连接法兰6与主管的后部相连;副管的后部呈封闭状,气缸的活塞杆5与副管的后部相连,副管的前部设有出料口,副管设置在主管的内侧,副管的一侧设有与进料管相匹配的进料口8;副管上设有第一密封环7、第二密封环9,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呈并列排布在副管的外侧,进料口设置在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之间。本技术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用于半自动灌装机的升降灌装头,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通过气缸的活塞杆推动副管在主管内往复运动,实现内部通道的导通与关闭,便于控制灌装头的灌装效果,提高了灌装精度,减少了放置物料滴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果。此设计在使用时,通过气缸的活塞杆推动副管在主管内往复运动,实现内部通道的导通与关闭,副管的侧面开设进料口,当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活塞杆推动副管运动,使副管上的进料口移动至进料管处,进而进料管连通副管,以实现内部通道的导通;当气缸的活塞杆缩回时,副管上的进料口偏离进料管处,从而使得内部通道闭合。副管的前部设有第一条状凹槽10,第一条状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副管的长度方向相同,主管的前部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条状凹槽相匹配的条状凸起11。以使得副管顺着条状凸起的方向做往复运动。为了保证设备的使用效果,副管前部的宽度由后至前逐渐减小。主管的后部设有透气孔,透气孔设置在靠近连接法兰处。副管上设有第二条状凹槽、第三条状凹槽,第二条状凹槽与第三条状凹槽均呈环状排布在副管的外表面上,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分别设置在第二条状凹槽与第三条状凹槽内。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均采用硅橡胶质密封环。第一密封环设置在第二密封环的后侧,进料口至第二密封环的距离不大于进料管至主管的前部的开口处的距离。通过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增加灌装头的密封性,减少放置物料滴漏的情况发生。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半自动灌装机的升降灌装头,包括一灌装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头本体包括气缸、主管、副管;/n所述主管的一侧设有进料管,所述气缸的前部通过连接法兰与所述主管的后部相连;/n所述副管的后部呈封闭状,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副管的后部相连,所述副管的前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副管设置在所述主管的内侧,所述副管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进料管相匹配的进料口;/n所述副管上设有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第二密封环呈并列排布在所述副管的外侧,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第二密封环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半自动灌装机的升降灌装头,包括一灌装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头本体包括气缸、主管、副管;
所述主管的一侧设有进料管,所述气缸的前部通过连接法兰与所述主管的后部相连;
所述副管的后部呈封闭状,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副管的后部相连,所述副管的前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副管设置在所述主管的内侧,所述副管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进料管相匹配的进料口;
所述副管上设有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第二密封环呈并列排布在所述副管的外侧,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第二密封环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半自动灌装机的升降灌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管的前部设有第一条状凹槽,所述第一条状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副管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主管的前部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条状凹槽相匹配的条状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欧尚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