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充电设施的壳体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33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充电设施的壳体总成,所述壳体总成包含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组合形成容置腔,用于容纳充电设施的电路器件;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开窗,用于对所述容置腔内电路器件的安装、维修及维护操作;所述开窗包括有第一盖体,用于所述容置腔的密封防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电路器件设置在充电设施壳体内部,并设置窗口以及在开窗上设置可拆卸盖体,用于电路器件的安装维护和使用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充电设施的壳体总成
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充电设施的壳体总成。
技术介绍
现有充电设施在设计时一般不允许最终用户进行打开操作,目的是保证产品的防护性能以及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因此有一些电路器件例如电流断路器、电表等只能安装在设备外部,属于充电设施外部设备,需要用户进行安装以及防护,这对于一些安装场景如户外停车场提出了一定的安装难度,并且用户需要自行选配购买这些电路器件,增加了用户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充电设施的壳体总成,将全部电路器件集成安装至充电设施壳体内部,并设置有可拆卸盖体的窗口,用于电路器件的安装维护和使用操作。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充电设施的壳体总成,总包含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组合形成容置腔,用于容纳充电设施的电路器件;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开窗,用于对所述容置腔内电路器件的安装、维修及维护操作;所述开窗包括有第一盖体,用于所述容置腔的密封防护。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壳体总成包括第二盖体,用于电气安全防护。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用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固定。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盖体。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固定机构或第二固定机构为螺钉、铆钉、卡扣或卡合件。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盖体和/或第二盖体外周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电路器件全部集成至充电设施壳体内部,并设置有可拆卸盖体的窗口,用于电路器件的安装维护和使用操作;(2)本实用性的充电设施壳体总成在壳体内安装电路器件,产品出厂时可根据用户选配配备所需电路器件,减少了用户选择以及安装电路器件的工作;(3)本技术在窗口上的第一盖体3和或第二盖体4,设置有第一密封机构和或第二密封机构,用于保证了产品整体IP67防护等级和或电气安全的操作遮挡防护,提升充电设施的室内,户外环境适应性和或安全防护。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充电设施壳体的分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充电设施第一壳体1以及第二壳体2的第二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充电设施的上半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a)为上半部分分体结构示意图,图中(b)为第二盖体安装过程示意图;设施图4为实施例1充电设施带电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第一盖体3以及电路器件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第二盖体4以及第二密封件之间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带有开盖结构的充电设施的壳体总成,包括第一壳体1以及与第一壳体1卡合的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以及第二壳体2卡合形成了一个容置腔,容置腔的形状可以任意选择,如方体,本实施例中容置腔类似于扁形椭球体。容置腔用于安装电路器件及其他部件,在第一壳体1以及第二壳体2卡合处设置有卡合件,该卡合件可以现有技术中任一种形式的卡合件,如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围绕第一壳体1外围的卡合部(卡合壁),在第二壳体2相应位置设置有与第一壳体1的卡合部相匹配的卡合槽(卡合壁位于卡合槽外围实现卡合)。为了增加第一壳体1以及第二壳体2的密封性能以及卡合的稳定性,在第一壳体1以及第二壳体2的卡合处(即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01,且如图2所示,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固定机构102固定所第一壳体1以及第二壳体2,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机构102为设置在第二壳体2的卡合槽处间隔分布的固定孔以及与该固定孔固定的螺钉,共同实现第一壳体1以及第二壳体2的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为将电路器件5安装于容置腔内,为了实现电路5器件日常维护,如在日常使用中,电路器件5需要操作或维护,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第一壳体1上与电路器件5相应安装处设置有开窗103,便于电路器件5日常维护。同时,在电路器件5带电侧(带电区域)设置有第一盖体3,第一盖体3通过内置螺钉302与第一壳体1固定,第一盖体3起到带电区域104(如图4所示)的防护作用,防止用户在维护时不慎触碰带电部件。在开窗103上安装有用于密封开窗103的第二盖体4,第二盖体4可反复拆装,用于操作维护电路器件5,第二盖体4与第一壳体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301。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盖体4与开窗103的形状相匹配,卡合于第一壳体1上,为了实现第二盖体4的固定以及方便拆卸,第二盖体4通过第一固定机构401固定,第一固定机构401本实施例中为螺钉,容置腔顶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402(设置于第二壳体2顶端),同时第二盖体4对应处设置有一个连接件403,该连接件设置有用于第一固定机构401穿过通孔,第一固定机构401穿过该通孔以及第一安装孔402将第二盖体4固定于第二壳体2上。本实施例中的充电设施的装配及安装方法为:第一盖体3通过卡槽以及内置螺钉302安装至第一壳体1上;第一壳体1通过螺钉安装至第二壳体2上,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采用第一密封件101密封,再将第二盖体4通过螺钉与卡扣安装至第一壳体1上,第二盖体4与第一壳体1之间采用第二密封件密封;在首次安装时,第一盖体3与第二盖体4需要拆除,待接线完成后第一盖体3需安装并用螺钉紧固,此时第一盖体3起到带电区域的防护作用,防止用户在维护时不慎触碰带电部件;在日常使用中,第一盖体3保持安装状态,当电路器件5需要日常操作维护时,第二盖体4可反复拆装,用于操作或维护电路器件,第二盖体4与第一壳体1之间使用密封件,可有效保障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充电设施的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n所述壳体总成包含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n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组合形成容置腔,用于容纳充电设施的电路器件;/n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开窗,用于对所述容置腔内电路器件的安装、维修及维护操作;/n所述开窗包括有第一盖体,用于所述容置腔的密封防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开盖结构的充电设施的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总成包含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组合形成容置腔,用于容纳充电设施的电路器件;
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开窗,用于对所述容置腔内电路器件的安装、维修及维护操作;
所述开窗包括有第一盖体,用于所述容置腔的密封防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开盖结构的充电设施的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总成包括第二盖体,用于电气安全防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开盖结构的充电设施的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用于第一壳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晓周晓俊朱安图刘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