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自动放料的光固化3D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20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能够自动放料的光固化3D打印机,包括控制部、主体部,放料部,主体部包括光照装置、吸附平台、调平件、滑动件、支架、放置盒、驱动部、回收盒,放料部包括储料部、软管、蠕动电机、蠕动架、蠕动轮,储料部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蠕动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架并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所述蠕动架与所述蠕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蠕动轮旋转地设于所述蠕动架的突出部,所述软管导通所述储料部与所述放置盒,所述蠕动轮可以按压所述软管,以控制光敏树脂的流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控制部控制蠕动电机旋转,带动蠕动轮挤压软管的方式,可以定流量的控制光敏树脂的流出速度,也可以便捷控制光敏树脂的流出体积,控制便捷,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自动放料的光固化3D打印机
本技术涉及3D打印机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自动放料的光固化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三维打印作为前沿性、先导性的新兴制造技术之一,正引领全球工业进行第三次工业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光固化成型是最早的3D打印成型技术,也是目前较为成熟的3D打印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材料的累加成型,将一个立体的目标零件的形状分为若干个平面层,以一定波长的光束扫描液态光敏树脂,使每层液态光敏树脂被扫描到的部分固化成型,而未被光束照射的地方仍为液态,最终各个层面累积成所需的目标零件,材料利用率可接近100%。现有的文件CN209478957U揭示的自动加料方式采用加料装置与液料盒的转动连接,利用大气压力和自动补偿器之间力的作用,打开或关闭放液口,使得液料盒的压面始终处于一定的高度,但是当需要改变液面高度时,即改变液料盒内光敏树脂的体积时,这种自动补偿器要重新进行设计对应的压力,对使用造成了不便,而且对其流量的控制也是即为困难的,所以设计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光固化3D打印机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自动放料的光固化3D打印机。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能够自动放料的光固化3D打印机,包括控制部、主体部,放料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光照装置、吸附平台、调平件、滑动件、支架、放置盒、驱动部、回收盒,所述光照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驱动部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吸附平台固定于所述调平件,所述调平件固定于所述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活动的设于所述支架并与所述驱动部传动连接,所述放置盒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回收盒固定于所述支架并与所述放置盒的出口相导通,所述放料部包括储料部、软管、蠕动电机、蠕动架、蠕动轮,所述储料部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蠕动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架并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所述蠕动架与所述蠕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蠕动轮旋转地设于所述蠕动架的突出部,所述软管导通所述储料部与所述放置盒,所述蠕动轮可以按压所述软管,以控制光敏树脂的流量。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设有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设有安装筒,所述储料部固定于所述安装筒,所述蠕动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板设有槽体,所述槽体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槽体,所述软管抵接于所述槽体。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驱动部采用丝杆丝杠传动。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还包括卡合部,所述光照装置卡接于所述卡合部。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自动放料的光固化3D打印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对比传统的运用机械原理来进行自动放料的光固化3D打印机,本技术的光固化3D打印机采用控制部控制蠕动电机旋转,带动蠕动轮挤压软管的方式,可以定流量的控制光敏树脂的流出速度,也可以便捷控制光敏树脂的流出体积,控制便捷,自动化程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能够自动放料的光固化3D打印机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能够自动放料的光固化3D打印机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1-2,本技术一种能够自动放料的光固化3D打印机,包括控制部2、主体部1,放料部3,所述主体部1包括光照装置11、吸附平台12、调平件13、滑动件14、支架15、放置盒16、驱动部18、回收盒17,所述光照装置11固定于所述支架15,所述驱动部18固定于所述支架15,所述吸附平台12固定于所述调平件13,所述调平件13固定于所述滑动件14,所述滑动件14活动的设于所述支架15并与所述驱动部18传动连接,所述放置盒16固定于所述支架15,所述回收盒17固定于所述支架15并与所述放置盒16的出口相导通,所述放料部3包括储料部35、软管34、蠕动电机31、蠕动架32、蠕动轮33,所述储料部35固定于所述支架15,所述蠕动电机31固定于所述支架15并与所述控制部2电连接,所述蠕动架32与所述蠕动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蠕动轮33旋转地设于所述蠕动架32的突出部,所述软管34导通所述储料部35与所述放置盒16,所述蠕动轮33可以按压所述软管34,以控制光敏树脂的流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传统的运用机械原理来进行自动放料的光固化3D打印机,利用大气压力和自动补偿器之间力的作用,打开或关闭放液口,使得液料盒的压面始终处于一定的高度,但是当需要改变液面高度时,即改变液料盒内光敏树脂的体积时,这种自动补偿器要重新进行设计对应的压力,对使用造成了不便,而且对其流量的控制也是即为困难的,而本技术的光固化3D打印机采用控制部2控制蠕动电机31旋转,带动蠕动轮33挤压软管34的方式,可以定流量的控制光敏树脂的流出速度,也可以便捷控制光敏树脂的流出体积,控制便捷,自动化程度高。同时控制部2为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在控制部2上设置出料时间,出料流量,上述功能的原理实质上是通过控制蠕动电机31的旋转速度,当需要大流量时,控制蠕动电机31旋转至蠕动轮33取消挤压软管34,当需要小流量时,控制蠕动电机31旋转至蠕动轮33轻微挤压软管34,当需要断流时,控制蠕动电机31旋转至蠕动轮33完全挤压软管34。进一步的,所述支架15设有第一安装板151、第二安装板152,所述第一安装板151设有安装筒1511,所述储料部35固定于所述安装筒1511,所述蠕动电机31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5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板151设有安装筒1511,储料部35固定于安装筒1511,在放料完成后,不会发生储料部35因为重量减轻而侧翻,同时第一安装板151设于第二安装板152上方,使得光敏树脂可以以其势能自然下放,不用额外使用加压泵。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板152设有槽体1521,所述槽体1521设有挡板1522,所述挡板1522固定于所述槽体1521,所述软管34抵接于所述槽体1521。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14与所述驱动部18采用丝杆丝杠传动。进一步的,所述支架15还包括卡合部19,所述光照装置11卡接于所述卡合部19。在本实施方式中,槽体1521时蠕动轮33按压软管34时的承载面,丝杆丝杠传动非常精密,卡合部19使得光照装置11可以在维护保养时方便的取下。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自动放料的光固化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主体部,放料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光照装置、吸附平台、调平件、滑动件、支架、放置盒、驱动部、回收盒,所述光照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驱动部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吸附平台固定于所述调平件,所述调平件固定于所述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活动的设于所述支架并与所述驱动部传动连接,所述放置盒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回收盒固定于所述支架并与所述放置盒的出口相导通,所述放料部包括储料部、软管、蠕动电机、蠕动架、蠕动轮,所述储料部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蠕动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架并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所述蠕动架与所述蠕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蠕动轮旋转地设于所述蠕动架的突出部,所述软管导通所述储料部与所述放置盒,所述蠕动轮可以按压所述软管,以控制光敏树脂的流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自动放料的光固化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主体部,放料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光照装置、吸附平台、调平件、滑动件、支架、放置盒、驱动部、回收盒,所述光照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驱动部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吸附平台固定于所述调平件,所述调平件固定于所述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活动的设于所述支架并与所述驱动部传动连接,所述放置盒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回收盒固定于所述支架并与所述放置盒的出口相导通,所述放料部包括储料部、软管、蠕动电机、蠕动架、蠕动轮,所述储料部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蠕动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架并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所述蠕动架与所述蠕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蠕动轮旋转地设于所述蠕动架的突出部,所述软管导通所述储料部与所述放置盒,所述蠕动轮可以按压所述软管,以控制光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震黄一山杨红九吴杰华谢安琼杨华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石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