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拉伸状零件外廓型面电解加工的背压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385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拉伸状零件外廓型面电解加工的背压调节装置,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切削金属材料拉伸状零件的外廓型面电解加工中采用侧流式供液,容易出现出口段电解液流程分布不均匀或出现空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稳流段和设置在稳流段前方的导流段,导流段与稳流段连接,导流段上方设置有压力调节机构。压力调节机构底部为双向移动块,双向移动块上设置有箱体,箱体与导流段通过螺纹连接形成矩形腔,双向移动块置于矩形腔内可自由开合从而进行背压调节;出液板设置在矩形腔后端,通过螺纹与导流段以及箱体连接。电解液从稳流段前段流入,依次经过导流段、导流段与箱体形成的矩形腔、出液板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拉伸状零件外廓型面电解加工的背压调节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解加工
,涉及一种电解加工的背压调节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拉伸状零件外廓型面电解加工的背压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难切削金属材料拉伸状零件的外廓型面加工已成为一个加工制造难题。目前该类零件常采用机械铣削、磨削等方法进行加工,但由于材料切削困难,存在加工效率低、刀具磨损严重、成本高、有加工应力等问题。电解加工是一种基于电化学阳极溶解的非接触加工方式,具有加工效率高、无工具损耗、无切削应力、表面质量好等独特优点,在难切削材料复杂型面的加工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难切削金属材料拉伸状零件外廓型面的一种理想加工方法。实现拉伸状零件外廓型面的高效、稳定的电解加工,工艺装置的合理设计是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由于外廓型面属于开放式结构,不属于封闭或半封闭结构,利用工艺装置来保障电解加工间隙具有均匀的流场和压力场分布至关重要。为了保证外廓型面的电解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加工中通常选择侧向供电解液的方式。为了保证电解液整个流程的流场和压力场分步均匀,必须设计背压调节装置来调节电解液出口段的流场分布,避免出现流程分布不均匀和出现空穴现象,以保证从入口到出口的整个流程的压力和流场的分布需具有均匀性和一致性。同时还可以通过背压调节装置实现电解液的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拉伸状零件外廓型面电解加工的背压调节装置,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切削金属材料拉伸状零件的外廓型面电解加工中采用侧流式供液,容易出现出口段电解液流程分布不均匀或出现空穴的问题,保障整个加工间隙中电解液流场分布一致,消除出口段电解液的空穴并收集加工后的电解液,从而提高电解加工精度、表面质量和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拉伸状零件外廓型面电解加工的背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稳流段和设置在稳流段前方的导流段,导流段与稳流段连接,导流段上方设置有压力调节机构。压力调节机构底部为双向移动块,双向移动块上设置有箱体,箱体与导流段通过螺纹连接形成矩形腔,箱体与导流段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密封垫和第四密封垫;出液板设置在矩形腔后端,通过螺纹与导流段以及箱体连接,连接处设置有第五密封垫。双向移动块设置在导流段和箱体形成的矩形腔内,左右推力杆下端与双向移动块对应位置固定连接,左右推力杆上端分别与左旋螺纹滑块和右旋螺纹滑块固定连接。箱体内设置有双螺纹轴,双螺纹轴一端为左旋螺纹,另一端为右旋螺纹,双螺纹轴与深沟球轴承及轴承座连接,双螺纹轴一侧设置有手轮,另一侧设置有棘轮机构,手轮带动双螺纹轴做回转运动;左旋螺纹滑块和右旋螺纹滑块与双螺纹轴对应轴段配合,双螺纹轴做回转运动时,左旋螺纹滑块和右旋螺纹滑块以相反方向在导轨上平动。箱体外侧设置有棘轮机构,棘轮固定在双螺纹轴一侧,棘爪在同侧与箱体铰接,双向移动块带动左右推力杆以及左旋螺纹滑块和右旋螺纹滑块反向平动,进而带动双螺纹轴旋转。稳流段两侧下沿贴有密封条,与工件非加工区域紧密接触,稳流段与导流段中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导流段通过第二密封垫与工件待加工表面紧贴,稳流段通过螺纹水平连接在导流段前方。双螺纹轴两端螺纹均为单头螺纹,双螺纹轴上螺纹除了旋向不同,其余参数均相同,双螺纹轴回转一周,双向移动块两侧各移动一个导程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效果是:1、本技术将流道截面由曲面变为矩形面,利于收集电解液。2、本技术可以防止电解加工中电解液出口压力突降,保障整个加工间隙中电解液流场分布一致、消除加工出口电解液的空穴。3、本技术采用双螺纹轴结构,传动效率高。4、本技术可以根据所加工外廓型面不同,更改稳流段、导流段与外廓型面配合的表面形状,进而适应不同外廓型面的加工。5、本技术背压压力可调。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外廓型面电解加工背压调整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廓型面电解加工的背压调整装置流道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流道方向;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廓型面电解加工的背压调整装置的稳流段、导流段以及双向移动块结构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廓型面电解加工的背压调整装置的压力调节机构结构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廓型面电解加工的背压调整装置的电解液入口结构图,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电解液流入方向;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廓型面电解加工的背压调整装置的电解液出口结构图,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电解液流出方向。图中,01-工件;02-稳流段;03-导流段;04-压力调节机构、041-双向移动块、042-箱体、043-左右推力杆、044-手轮、045-导轨、046-左旋螺纹滑块、047-双螺纹轴、048-右旋螺纹滑块、049-深沟球轴承及轴承座、050-棘轮机构、051-出液板;061-第一密封垫、062-第二密封垫、063-第三密封垫、064-第四密封垫、065-第五密封垫、066-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包括稳流段02、导流段03,导流段03上方设置有压力调节机构04。导流段03通过第二密封垫062与工件01待加工表面紧贴,稳流段02通过螺纹水平连接在导流段03前方且稳流段与工件之间留有流道,电解液从稳流段02前方流入,稳流段02前端和工件01的距离始终保持加工间隙的宽度。稳流段02两侧下沿贴有密封条066,与工件01非加工区域紧密接触,稳流段02与导流段03中间加有第一密封垫061。参见图4,压力调节机构04包括双向移动块041、箱体042、左右推力杆043、手轮044、导轨045、左旋螺纹滑块046、双螺纹轴047、右旋螺纹滑块048、深沟球轴承及轴承座049、棘轮机构050、出液板051。压力调节机构04底部为双向移动块041,双向移动块041上设置有箱体042,箱体042与导流段03通过螺纹连接形成矩形腔,双向移动块041设置在导流段03和箱体042形成的矩形腔内。箱体042与导流段03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密封垫063和第四密封垫064,双向移动块041可在矩形腔内开合。出液板051设置在矩形腔后端,通过螺纹与导流段03以及箱体042连接,连接处设置有第五密封垫065,使电解液只能从出液孔流出。左右推力杆043下端与双向移动块041对应位置固连,上端分别与左旋螺纹滑块046和右旋螺纹滑块048固连,通过左旋螺纹滑块046和右旋螺纹滑块048的反向平动,带动双向移动块041开合,进而控制电解液出口大小,该电解液出口面积不超过进液面积。双螺纹轴047一端为左旋螺纹,另一端为右旋螺纹,通过与深沟球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拉伸状零件外廓型面电解加工的背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稳流段(02)和设置在稳流段(02)前方的导流段(03),导流段(03)与稳流段(02)连接,导流段(03)上方设置有压力调节机构(04);压力调节机构(04)底部为双向移动块(041),双向移动块(041)上设置有箱体(042),箱体(042)与导流段(03)通过螺纹连接形成矩形腔,箱体(042)与导流段(03)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密封垫(063)和第四密封垫(064);出液板(051)设置在矩形腔后端,通过螺纹与导流段(03)以及箱体(042)连接,连接处设置有第五密封垫(06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拉伸状零件外廓型面电解加工的背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稳流段(02)和设置在稳流段(02)前方的导流段(03),导流段(03)与稳流段(02)连接,导流段(03)上方设置有压力调节机构(04);压力调节机构(04)底部为双向移动块(041),双向移动块(041)上设置有箱体(042),箱体(042)与导流段(03)通过螺纹连接形成矩形腔,箱体(042)与导流段(03)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密封垫(063)和第四密封垫(064);出液板(051)设置在矩形腔后端,通过螺纹与导流段(03)以及箱体(042)连接,连接处设置有第五密封垫(0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拉伸状零件外廓型面电解加工的背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向移动块(041)设置在导流段(03)和箱体(042)形成的矩形腔内,左右推力杆(043)下端与双向移动块(041)对应位置固定连接,左右推力杆(043)上端分别与左旋螺纹滑块(046)和右旋螺纹滑块(04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拉伸状零件外廓型面电解加工的背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042)内设置有双螺纹轴(047),双螺纹轴(047)一端为左旋螺纹,另一端为右旋螺纹,双螺纹轴(047)与深沟球轴承及轴承座(049)连接,双螺纹轴(047)一侧设置有手轮(044),另一侧设置有棘轮机构(050),手轮(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富武鸿力蒋新广闫正虎段李鑫李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