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极片面密度的控制系统及涂布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359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极片面密度的控制系统及涂布机,其中电池极片面密度的控制系统包括涂布模头、控制器、阀门和多个压力传感器。所述涂布模头包括上模、下模和模腔,阀门通过进料管道与模腔连通,多个压力传感器沿着模腔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模腔内,压力传感器、阀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相邻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差是否超出预设的压差阈值控制阀门的开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控制器接收到变化的压力信号后,判断任何相邻的两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差波动是否在范围内,如果压差已超出预设的压差阈值,控制器自动调节所述阀门的开度来改变浆料进口流速,以此达到全自动调节浆料流场分布均匀性的目的,从而保证涂布横向面密度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极片面密度的控制系统及涂布机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极片面密度的控制系统及涂布机。
技术介绍
目前,锂电池的正负极片大多采用挤压的方式进行涂布,涂布模头是涂布机的重要部件,涂布液在一定压力下沿着涂布模头的缝隙挤压喷出而涂布到基材上。在锂离子电池极片的涂布过程中,因浆料中存在颗粒,需要对浆料进行过滤,浆料流量会因过滤压力的升高而逐渐减小,由此导致纵向(平行于基材前进方向)面密度逐渐降低。同时,涂布浆料为非牛顿流体,其粘度受诸多因素影响,波动范围大,也会带来横向(垂直于基材前进方向)面密度的波动。而现有的技术中,并无有效措施去改善浆料性质变化而带来的模头中压力波动,因而容易导致涂布过程极片的面密度不均匀,进而影响锂电池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极片在涂布过程中面密度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极片面密度的控制系统及涂布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极片面密度的控制系统,包括涂布模头、阀门、多个压力传感器及用于控制所述阀门开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极片面密度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涂布模头、阀门、多个压力传感器及用于控制所述阀门开度的控制器;/n所述涂布模头包括上模、下模和形成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的模腔,所述阀门通过进料管道与所述模腔连通,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沿着所述模腔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在所述模腔内,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阀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极片面密度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涂布模头、阀门、多个压力传感器及用于控制所述阀门开度的控制器;
所述涂布模头包括上模、下模和形成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的模腔,所述阀门通过进料管道与所述模腔连通,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沿着所述模腔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在所述模腔内,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阀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面密度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模头的前侧设有位于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的狭缝通道,所述狭缝通道与所述模腔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狭缝通道的入口的连线与所述模腔的水平中线之间的夹角为0-4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片面密度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下部设置有上模腔,所述上模腔开口朝下,所述下模的上部设置有下模腔,所述下模腔开口朝上,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合模时,所述上模腔和所述下模腔相配合形成所述模腔,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下模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面密度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浅李华标雷松张剑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