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件点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358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点胶装置,包括混胶机构、点胶机构、第一放置架、第二放置架、上料机构、移料机构、退料机构和倒置结构,上料机构将安装件送至第一放置架;移料机构包括移料驱动组件和移料夹取件,在移料驱动组件驱动下,移料夹取件夹取第一放置架上的安装件移动至点胶机构下方,完成点胶后继续移动,使得安装件架设于第二放置架上;退料机构包括退料驱动组件、退料承托件和接料板,在退料驱动组件的驱动下,退料承托件将第二放置架上的安装件退走并放置于接料板上;倒置机构包括倒置驱动件和倒置夹取件,在倒置驱动件驱动下倒置夹取件将进行翻转。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效率高,点胶效果好且质量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元件点胶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子元件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点胶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元件(electroniccomponent),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元素,通常是个别封装,并具有两个或以上的引线或金属接点。电子元件可以是单独的封装,例如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晶体管、二极管、过流保护器、温度保护器和复合保护器等。插拔类电子元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点胶,就目前来说,点胶基本是通过人工手动完成的,人工手动点胶可以满足一定的生产要求,但是也存在较大缺陷,人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点胶效果不稳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成品率低,产品损耗大,成本浪费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点胶装置,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效率高,人工成本低,点胶效果好,产品质量稳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元件点胶装置,包括:混胶机构;点胶机构,与所述混胶机构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放置架,设置于所述点胶机构下方的一侧;第二放置架,设置于所述点胶机构下方的另一侧;上料机构,将放置有若干待点胶电子元件的安装件送至所述第一放置架;移料机构,包括移料驱动组件和连接于所述移料驱动组件输出端的移料夹取件,在所述移料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移料夹取件夹取所述第一放置架上的安装件移动至所述点胶机构下方,完成点胶后继续移动,使得所述安装件完全架设于所述第二放置架上;退料机构,包括退料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退料驱动组件输出端的退料承托件和接料板,在所述退料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退料承托件将所述第二放置架上放置有若干已点胶电子元件的安装件退走并放置于所述接料板上;倒置机构,包括倒置驱动件和倒置夹取件,所述倒置夹取件安装于所述倒置驱动件的输出端,将由所述退料机构退走的放置有若干已点胶电子元件的安装件进行翻转。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子元件点胶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混胶机构包括原料管、螺杆阀、混料管和混胶驱动件,所述原料管与所述螺杆阀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螺杆阀与所述混料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混胶驱动件的输出端设置于所述混料管内。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子元件点胶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点胶机构包括点胶驱动件以及点胶针筒,所述点胶针筒安装于所述点胶驱动件的输出端,且所述点胶针筒与所述混料管通过管道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子元件点胶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传送带、第一上料驱动件、第二上料驱动件和上料承托件,所述第二上料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上料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上料承托件安装于所述第二上料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上料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上料驱动件前后移动,所述第二上料驱动件驱动所述上料承托件上下移动,所述上料承托件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安装件的定位柱。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子元件点胶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移料驱动组件包括移料传送带以及安装于所述移料传送带上的移料驱动件,所述移料夹取件连接于所述移料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移料传送带驱动所述移料驱动件左右移动,所述移料驱动件驱动所述移料夹取件前后移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子元件点胶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移料机构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移料传送带同向设置,所述移料驱动件沿所述滑轨移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子元件点胶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放置架上设置有缝隙,在所述移料机构的驱动下,所述放置有若干已点胶电子元件的安装件穿过所述缝隙并架设于所述第二放置架上。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子元件点胶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退料驱动组件包括退料传送带和退料驱动件,所述退料驱动件安装于所述退料传送带上,所述退料承托件连接于所述退料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退料传送带驱动所述退料驱动件前后移动,所述退料驱动件驱动所述退料承托件上下移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子元件点胶装置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机台和PLC控制器,各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机台上,所述PLC控制器用于控制各机构的运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采用倒置机构将完成点胶的电子元件进行倒置,防止胶液在电子元件的端部堆积,点胶效果好且产品质量稳定。2)本技术从上料、移料、混胶、点胶、退料和倒置全程采用机器自动化操作,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效率高,人工成本低,精准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混胶机构中原料管和螺杆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混料机构中混料管和混料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点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移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退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倒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混胶机构,2-点胶机构,3-第一放置架,4-第二放置架,5-上料机构,6-移料机构,7-退料机构,8-倒置机构,9-安装件,11-原料管,12-螺杆阀,13-混料管,14-混胶驱动件,21-点胶驱动件,22-点胶针筒,51-上料传送带,52-第一上料驱动件,53-第二上料驱动件,54-上料承托件,61-移料驱动组件,62-移料夹取件,63-滑轨,71-退料驱动组件,72-退料承托件,73-接料板,81-倒置驱动件,82-倒置夹取件,611-移料传送带,612-移料驱动件,711-退料传送带,712-退料驱动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考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点胶装置,包括混胶机构1、点胶机构2、第一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元件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混胶机构;/n点胶机构,与所述混胶机构通过管道连接;/n第一放置架,设置于所述点胶机构下方的一侧;/n第二放置架,设置于所述点胶机构下方的另一侧;/n上料机构,将放置有若干待点胶电子元件的安装件送至所述第一放置架;/n移料机构,包括移料驱动组件和连接于所述移料驱动组件输出端的移料夹取件,在所述移料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移料夹取件夹取所述第一放置架上的安装件移动至所述点胶机构下方,完成点胶后继续移动,使得所述安装件完全架设于所述第二放置架上;/n退料机构,包括退料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退料驱动组件输出端的退料承托件和接料板,在所述退料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退料承托件将所述第二放置架上放置有若干已点胶电子元件的安装件退走并放置于所述接料板上;/n倒置机构,包括倒置驱动件和倒置夹取件,所述倒置夹取件安装于所述倒置驱动件的输出端,将由所述退料机构退走的放置有若干已点胶电子元件的安装件进行翻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元件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胶机构;
点胶机构,与所述混胶机构通过管道连接;
第一放置架,设置于所述点胶机构下方的一侧;
第二放置架,设置于所述点胶机构下方的另一侧;
上料机构,将放置有若干待点胶电子元件的安装件送至所述第一放置架;
移料机构,包括移料驱动组件和连接于所述移料驱动组件输出端的移料夹取件,在所述移料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移料夹取件夹取所述第一放置架上的安装件移动至所述点胶机构下方,完成点胶后继续移动,使得所述安装件完全架设于所述第二放置架上;
退料机构,包括退料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退料驱动组件输出端的退料承托件和接料板,在所述退料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退料承托件将所述第二放置架上放置有若干已点胶电子元件的安装件退走并放置于所述接料板上;
倒置机构,包括倒置驱动件和倒置夹取件,所述倒置夹取件安装于所述倒置驱动件的输出端,将由所述退料机构退走的放置有若干已点胶电子元件的安装件进行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胶机构包括原料管、螺杆阀、混料管和混胶驱动件,所述原料管与所述螺杆阀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螺杆阀与所述混料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混胶驱动件的输出端设置于所述混料管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元件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机构包括点胶驱动件以及点胶针筒,所述点胶针筒安装于所述点胶驱动件的输出端,且所述点胶针筒与所述混料管通过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高连忠龚卫彭秋云高浩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贝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