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验用有毒废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339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验用有毒废物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筒,处理筒的顶端设有密封盖,密封盖的中部对称固定嵌接有三个加药管,处理筒底端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中心柱,中心柱的三个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处理筒的内部被三个分隔板划分为三个处理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检验用有毒废物处理装置,设置了置于处理筒内部的中心柱和三个分隔板,可以将处理筒的内部分划分为三个处理腔,从而可以实现同步处理三种有毒废物,集成度高、占地空间小,适用于检验科使用,配合三个加药斗,可以分别对三个处理腔内部的有毒废物进行分别加药处理,三个对应的透明板,可以分别观察到三种有毒废物的处理情况,处理操作便捷、过程清晰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验用有毒废物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检验用有毒废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有毒废物亦称“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制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被认定为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这些危险特性主要有急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浸出毒性和疾病传染性。中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包括医院临床废物、农药废物、有机溶剂废物、废燃料、废涂料、易爆性废物和含有害金属废物等共47项。有毒废物的处理需要借助专用的处理装置,尤其是对于医院等其他机构的检验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存在较大的危害,因此需要检验用有毒废物处理装置进行的单独处理,但现有的处理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1、由于有毒废物的种类成分各不相同,处理时需要分类处理,传统的处理装置仅能依次处理多种处理废物,并且每次处理后需要清理才可继续使用,十分麻烦、处理效率低,部分虽然设计了多个处理箱进行分类处理,但装置的体积大、占据空间多,并不是灵活适用检验科使用,废物在封闭的处理箱中处理,也难以观察,在加药时,需要频繁开盖,有害物质可能会飘散到环境中;2、大部分的有毒废物在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传统的处理装置设计了单独的废气处理结构,但后续维护麻烦,结构较为复杂,不同成分的有害气体通入到一个废气处理结构中,可能会发生新的反应,造成二次污染;3、液体有毒废物在处理时,为了和药剂均匀混合,需要增设搅拌结构,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装置的复杂度,且多个处理箱需要分别搅拌混合,效率低,混合之前都需要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验用有毒废物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处理效率低、二次污染、需要多次清理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验用有毒废物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筒,所述处理筒的顶端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中部对称固定嵌接有三个加药管,所述处理筒底端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三个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处理筒的内部被三个分隔板划分为三个处理腔,三个所述处理腔内部的顶部均设有上半网罩,三个所述上半网罩的底端均卡合连接有下半网罩,所述上半网罩与下半网罩之间填充有活性炭,三个所述处理腔内部的底部均设有固定座,三个所述固定座顶端的中心处均转动连接有转轴,三个所述转轴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对搅拌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盖底端的边侧开凿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三个所述加药管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加药斗,三个所述加药斗的顶端均卡合连接有斗盖,三个所述斗盖顶端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握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盖的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三个安装板,三个所述上半网罩顶端的中心处分别与三个安装板的底端卡合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处理筒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端与处理筒底端的中心处固定嵌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三个所述固定座的底端均与处理筒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筒侧壁分别与三个处理腔的对应处均开凿有观察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三个所述观察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透明板,三个所述透明板的一侧均设有写字板,三个所述写字板的一侧壁均与处理筒的侧壁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了置于处理筒内部的中心柱和三个分隔板,可以将处理筒的内部分划分为三个处理腔,从而可以实现同步处理三种有毒废物,集成度高、占地空间小,适用于检验科使用,配合三个加药斗,可以分别对三个处理腔内部的有毒废物进行分别加药处理,三个对应的透明板,可以分别观察到三种有毒废物的处理情况,处理操作便捷、过程清晰可控。2、本技术设置了置于密封盖底部的三个上半网罩和三个下半网罩,其两者之间填充的活性炭,可以分别对三个处理腔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吸收过滤,吸收结构不额外占据空间、结构紧凑,且结构便于拆卸,可以在处理结束后更换活性炭,实用性更强。3、本技术设置了分别置于三个处理腔中的固定座,其顶部转动连接的搅拌叶,在配合转动连接的底板,可以通过整体旋转处理筒,使三个处理腔内部的溶液同时发生震荡,从同时带动搅拌叶旋转,实现了加速融合的目的,处理效率高,无需逐个进行摇晃混合,进一步提高多种有毒废物处理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处理筒部分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密封盖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处理筒;2、密封盖;3、加药管;4、加药斗;5、斗盖;6、握柄;7、观察槽;8、透明板;9、写字板;10、环形槽;11、弹性圈;12、安装板;13、下半网罩;14、活性炭;15、底板;16、固定座;17、转轴;18、搅拌叶;19、中心柱;20、连接轴;21、分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验用有毒废物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根据图1-图4所示,包括处理筒1,处理筒1的顶端设有密封盖2,密封盖2的中部对称固定嵌接有三个加药管3,处理筒1底端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中心柱19,中心柱19的三个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21,处理筒1的内部被三个分隔板21划分为三个处理腔,可以分割开分别处理三种有毒废物,三个处理腔内部的顶部均设有上半网罩,三个上半网罩的底端均卡合连接有下半网罩13,上半网罩与下半网罩13之间填充有活性炭14,三个处理腔内部的底部均设有固定座16,三个固定座16顶端的中心处均转动连接有转轴17,三个转轴17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对搅拌叶18。另外,密封盖2底端的边侧开凿有环形槽10,环形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圈11,三个加药管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加药斗4,通过加药斗4加药,无需开盖,保持相对密闭,减少有害物质的外溢,三个加药斗4的顶端均卡合连接有斗盖5,三个斗盖5顶端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握柄6。并且,密封盖2的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三个安装板12,三个上半网罩顶端的中心处分别与三个安装板12的底端卡合连接,处理筒1的底部设有底板15,底板15顶端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连接轴20,处理筒1可以灵活自转,这样可以同时对三个处理腔内部的有毒废物进行震荡混合,连接轴20的顶端与处理筒1底端的中心处固定嵌接。最后,三个固定座16的底端均与处理筒1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处理筒1侧壁分别与三个处理腔的对应处均开凿有观察槽7,三个观察槽7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透明板8,三个透明板8的一侧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验用有毒废物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筒(1)的顶端设有密封盖(2),所述密封盖(2)的中部对称固定嵌接有三个加药管(3),所述处理筒(1)底端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中心柱(19),所述中心柱(19)的三个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21),所述处理筒(1)的内部被三个分隔板(21)划分为三个处理腔,三个所述处理腔内部的顶部均设有上半网罩,三个所述上半网罩的底端均卡合连接有下半网罩(13),所述上半网罩与下半网罩(13)之间填充有活性炭(14),三个所述处理腔内部的底部均设有固定座(16),三个所述固定座(16)顶端的中心处均转动连接有转轴(17),三个所述转轴(17)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对搅拌叶(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验用有毒废物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筒(1)的顶端设有密封盖(2),所述密封盖(2)的中部对称固定嵌接有三个加药管(3),所述处理筒(1)底端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中心柱(19),所述中心柱(19)的三个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21),所述处理筒(1)的内部被三个分隔板(21)划分为三个处理腔,三个所述处理腔内部的顶部均设有上半网罩,三个所述上半网罩的底端均卡合连接有下半网罩(13),所述上半网罩与下半网罩(13)之间填充有活性炭(14),三个所述处理腔内部的底部均设有固定座(16),三个所述固定座(16)顶端的中心处均转动连接有转轴(17),三个所述转轴(17)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对搅拌叶(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用有毒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底端的边侧开凿有环形槽(10),所述环形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圈(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用有毒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加药管(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加药斗(4),三个所述加药斗(4)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维恒杨喜凤槐硕尚士进云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