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均布式滴加器、连续进料器与三合一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38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实验室用仪器技术领域,公开了实验室用均布式滴加器、连续进料器与三合一反应器。均布式滴加器为普通漏斗结构,具有一广口及一管颈,广口处连接或一体成型有用于均布式滴液的多孔板,解决滴管等常规仪器无法实现均布式连续滴加的问题,其可连接于常规或非常规的物料斗形成实验室用连续进料器,以便于连续可控进料,应用于集加热、混合、滴加于一体的三合一反应器,可解决进料速度不一致、进料不均匀、反应局部浓度过高等问题,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使用方便,可满足实验室从微量反应到小试、中试等不同阶段实验对实验仪器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室用均布式滴加器、连续进料器与三合一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室用仪器
,更具体地,涉及实验室用均布式滴加器、连续进料器与三合一反应器。
技术介绍
在涉及金属纳米粒子制备、功能性油墨制备、胶黏剂合成和其它有机合成化学反应等方向的研究中,通常需要将一种试剂逐渐滴加到反应液中,同时需要高温加热并伴随搅拌使反应物能够充分均匀混合,提高反应质量。在实验室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通过集热式搅拌器并辅以针管滴加来进行。但是这样容易造成进料速度不一致、进料不均匀、反应局部浓度过高等问题。且现有搅拌器通常为单叶搅拌,对于粘度较大的物料,无法短时间内实现物料上、下部分的均匀性,导致反应不均匀,影响产品品质。因此,研制出一种集加热、均匀搅拌和滴加的实验室用三合一反应器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一种实验室用均布式滴加器,解决滴管等常规仪器无法实现均布式连续滴加的问题,其可连接于常规或非常规的物料斗形成实验室用连续进料器,以便于连续可控进料,应用于三合一反应器可解决进料速度不一致、进料不均匀、反应局部浓度过高等问题,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使用方便,可满足实验室从微量反应到小试、中试等不同阶段实验对实验仪器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实验室用均布式滴加器,所述均布式滴加器为普通漏斗结构,具有一广口及一管颈,广口处连接或一体成型有用于均布式滴液的多孔板。该均布式滴加器结合了普通漏斗的设计概念,采用普通漏斗结构,在漏斗结构的广口处设置或连接一多孔板,顾名思义,该多孔板上布设有若干小孔,经漏斗结构的管颈进入均布式滴加器的液体在多孔板的导流作用下均匀洒出并均匀滴加到反应体系中,有利于实现均匀进料,反应体系同层面各处进料速度一致,能够有效避免反应体系局部浓度过高,有利于提高反应质量,尤其适用于金属纳米粒子制备、功能性油墨制备、胶黏剂合成等化学反应。作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管颈上设有用于与其它实验仪器连接的连接件。原则上,均布式滴加器与其它实验仪器的连接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外加密封圈等方式,但玻璃仪器大多采用磨口连接的方式,对于这种情况最好增加连接件对被连接的两者进行固定,提高连接稳定性。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实验室用连续进料器,包括具有进料口与出料口的物料斗和连接于所述出料口的如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实验室用均布式滴加器。本技术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连续进料器,由于第一方面提供的均布式滴加器采用了漏斗结构,而且是反向使用,即管颈进料、广口出料,为方便反应物从管颈进入均布式滴加器,也为了储存更多的反应物以便连续进料,本方面在均布式滴加器的基础上加入了物料斗,形成连续进料器。该物料斗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出料口与均布式滴加器的管颈连接,通过均布式滴加器与物料斗的配合使得均布式连续进料成为可能,反应体系同层面各处进料速度一致,能够有效避免反应体系局部浓度过高,有利于提高反应质量,尤其适用于金属纳米粒子制备、功能性油墨制备、胶黏剂合成等化学反应。作为本技术第二方面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物料斗上部设有联通大气的压力平衡管,压力平衡管上设有进气阀,通过调节进气阀调节连续进料器内部压力,有利于更好地保证进料的连续性和滴加速度的稳定性,从而避免因进料连续性欠缺而使滴加均匀性打折扣,避免因滴加速度不稳定而使反应体系浓度过高或过低,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反应质量。作为本技术第二方面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料口形成于所述物料斗的上端,以便于根据实验现象及时调整反应物的用量及浓度。所述物料斗的下端设有一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出口形成所述出料口,出料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以便于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调节流量控制阀准确控制试剂滴加量及滴加速度。作为本技术第二方面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物料斗为恒压分液漏斗,恒压分液漏斗的上口形成所述进料口、下口形成所述出料口。恒压分液漏斗具有恒压管,当其与第一方面所介绍的均布式滴加器组装在一起时,恒压管将恒压分液漏斗液面以上的空间与其液面以下的均布式滴加器内腔联通,平衡恒压分液漏斗与均布式滴加器中的压力,有利于更好地保证进料的连续性和滴加速度的稳定性,从而避免因进料连续性欠缺而使滴加均匀性打折扣,避免因滴加速度不稳定而使反应体系浓度过高或过低,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反应质量。此外,恒压分液漏斗的下口还具有一三通结构的活塞,有利于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调节流量控制阀准确控制试剂滴加量及滴加速度。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实验室用三合一反应器,所述三合一反应器包括加热温控工作台以及位于加热温控工作台上方的搅拌器和如本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实验室用连续进料器。本方面基于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实验室用三合一反应器,该三合一反应器顾名思义集合了加热、搅拌、连续进料这三大功能,相比于常规搭建的实验装置,本方面所搭建的三合一反应器具有均布式连续进料的优势,反应物等液体物料或试剂可以被预先/连续加入到物料斗中,然后通过均布式滴加器被连续而均匀地添加到反应体系中,使得反应体系同层面各处进料速度一致,能够有效避免反应体系局部浓度过高,有利于提高反应质量,尤其适用于金属纳米粒子制备、功能性油墨制备、胶黏剂合成等化学反应。作为本技术第三方面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连接于搅拌轴下部的双层搅拌叶和传动连接于搅拌轴上部的驱动机构。对于粘度较大的物料,双层搅拌叶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反应体系中上、下部分的均匀性,避免反应不均匀。更优选地,所述双层搅拌叶包括两层相距设置的分散叶轮。作为本技术第三方面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热温控工作台连接有用于探测反应温度的活动温度传感电极,该活动温度传感电极将在反应过程中被置于反应体系中,以便实时了解反应温度并通过调控加热温控工作台的加热温度以调整反应温度,甚至能够将探测信号传送到加热温控工作台并借此自动调控加热温控工作台的加热温度,有利于提高反应温控的精准性,从而提高反应质量。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实验室用三合一反应器体积小、操作简单,配备多种型号的均布式滴加器和双层搅拌叶,可根据实验需求进行更换;物料斗上带有刻度,可在实验过程中随时监控反应物用量;均布式滴加器的多孔板上均匀设置了若干微孔,可实现反应液的均匀滴加,避免局部浓度过高、反应过快。且均布式滴加器上装有连接件方便实验人员在反应开始前连接仪器。双层搅拌叶可对反应物进行均匀搅拌进一步该实现反应的均匀性,提高产品质量。该设备还具有混合效果好、易安装、清洗等特点,适用于科学研究和生产开发过程中集加热、混合、滴加于一体的实验操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实验操作复杂、液体滴加控制难的问题,准确保证实验顺利成功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实验室用均布式滴加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多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验室用连续进料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应用恒压分液漏斗的实验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用均布式滴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布式滴加器为普通漏斗结构,具有一广口及一管颈,广口处连接或一体成型有用于均布式滴液的多孔板,所述管颈上设有用于与实验仪器连接的连接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均布式滴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布式滴加器为普通漏斗结构,具有一广口及一管颈,广口处连接或一体成型有用于均布式滴液的多孔板,所述管颈上设有用于与实验仪器连接的连接件。


2.一种实验室用连续进料器,其特征在于,连续进料器包括具有进料口与出料口的物料斗和连接于所述出料口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均布式滴加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用连续进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斗上部设有联通大气的压力平衡管,压力平衡管上设有进气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实验室用连续进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斗的下端设有一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出口形成所述出料口,出料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母伟花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