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用直流大功率柔性充电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34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新能源汽车用直流大功率柔性充电电缆,使得导体在进行大功率充电时、可以缩减对应的导体的截面积,使得电缆的整体柔性好,便于弯折,且整体电缆相对轻便,方便使用。其包括两根直流用的大功率充电线芯、接地线芯、辅助电源线芯、至少一根信号线芯,所述大功率充电线芯、接地线芯、辅助电源线芯、信号线芯互相绞合形成整体结构,所形成的整体结构的等效外环周包覆有护套层;两根所述大功率充电线芯的横截直径大于接地线芯、辅助电源线芯、信号线芯中的任意线芯对应的横截直径;所述大功率充电线芯包括中心导体、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用直流大功率柔性充电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控制电缆的
,具体为新能源汽车用直流大功率柔性充电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不断提高,电池容量增大,导致充电时间过长,快速充电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当前我国公共充电桩功率大多为60千瓦左右,功率较小,充电时间长,用户的充电体验并不好。而限制大功率充电桩研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功率充电线缆的缺乏。现有的大功率电缆,随着充电电流增加到200A以上,用于给电池充电的充电电缆的相应所需尺寸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变得太大、太重并且太不灵活而不能使用;究其原因是因为电缆中用于直流大功率充电的导体的温度在相对小的截面积时、充电时温度太高,进而导致需要设置能够在相对低温度范围内进行充电时导体需要为大截面导体尺寸,进而使得大功率充电线缆太硬,无法弯折,使得无法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新能源汽车用直流大功率柔性充电电缆,其在用于直流大功率输出的导体的外周设置流体通道,进而使得导体在进行大功率充电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能源汽车用直流大功率柔性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根直流用的大功率充电线芯、接地线芯、辅助电源线芯、至少一根信号线芯,所述大功率充电线芯、接地线芯、辅助电源线芯、信号线芯互相绞合形成整体结构,所形成的整体结构的等效外环周包覆有护套层;/n两根所述大功率充电线芯的横截直径大于接地线芯、辅助电源线芯、信号线芯中的任意线芯对应的横截直径;/n所述大功率充电线芯包括中心导体、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所述中心导体的外周包覆有第一绝缘层,/n所述第二绝缘层包覆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外周、且第一绝缘层的外壁和第二绝缘层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流体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用直流大功率柔性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根直流用的大功率充电线芯、接地线芯、辅助电源线芯、至少一根信号线芯,所述大功率充电线芯、接地线芯、辅助电源线芯、信号线芯互相绞合形成整体结构,所形成的整体结构的等效外环周包覆有护套层;
两根所述大功率充电线芯的横截直径大于接地线芯、辅助电源线芯、信号线芯中的任意线芯对应的横截直径;
所述大功率充电线芯包括中心导体、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所述中心导体的外周包覆有第一绝缘层,
所述第二绝缘层包覆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外周、且第一绝缘层的外壁和第二绝缘层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流体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直流大功率柔性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外周环布有弧度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支承绝缘条,所述第二绝缘层包覆住所述支承绝缘条的等效外环面,所述支承绝缘条用于形成流体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直流大功率柔性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绝缘条上设置有厚度方向贯穿的若干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使得每根大功率充电线芯内的流体通道互相连通。


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家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信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