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管道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27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三通管状的管道,管道带有一个介质容腔,介质容腔两端分别设置收缩入口、扩张出口,管道的侧壁上设置混合介质入口端,在混合介质入口端与介质容腔之间的管壁上设置有带有分布孔的环形容腔,在收缩入口和分布孔交汇处还设置有混合段所述混合段的另一端连接扩张出口的起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入口处设置螺旋内壁、混合段呈环状包围介质容腔均匀设置分布孔,使两种介质初始接触更加充分,其扩张出口段设置内凸结构增加介质扩散混合时的湍流强度,本实用的混合器可以使得介质在混合器中接触更充分、混合更均匀,大大缩短混合的长度和时间,从而实现实验和生产的混合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管道混合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混合器,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管道混合器。
技术介绍
传统管道混合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利用管道内安装各类元件以改变介质的流动状态来达到混合目的的一种混合器,另一种是采用普通文丘里结构的混合器,前者要么结构简单混合效果不好,要么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后者混合距离短,混合效果较差,相对来说比较难以达到实验和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提供了一种的文丘里式管道混合器,其目的在于通过改善进口分布和强化介质混合效果,实现高效混合管道内的介质。本技术的方案如下:一种高效的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圆柱状的管道,所述管道带有一个介质容腔,所述介质容腔的一端设置有喇叭状朝外扩张的收缩入口,所述介质容腔的另一端设置有呈喇叭状朝外扩张的扩张出口,所述扩张出口与收缩入口的喇叭状朝向相反,所述管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贯通侧壁连通介质容腔的混合介质入口端,所述管道在混合介质入口端与介质容腔之间的管壁上设置有环形容腔,所述环形容腔通过分布孔连通介质容腔,所述介质容腔在收缩入口和分布孔在交汇处设置有混合段,所述混合段的另一端连接扩张出口的起点。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环形容腔围绕混合段呈环形设置,所述分布孔设置有多个且在环形容腔内均匀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在进行混合时,从分布孔进入混合段的气体更加均匀,混合更加彻底。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扩张出口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环状的凹凸结构。通过上述设置,在扩张出口段的内壁上设置环状内凸结构,可增强在扩张段介质扩散混合时的扰动作用,达到强化混合效果的作用。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管道内部结构采用四氟材质,其外包覆设置有钢衬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壳体。通过上述设置,管道内部的设置不仅可以适用于一般性流体、气体介质的混合,也可以用于具有腐蚀性流体、气体的混合。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液体入口端与混合段之间的内壁还可设置有螺旋状凹槽。通过上述设置,介质在从收缩入口端进入混合段时,通过螺旋状的内壁引导介质在混合器中进入旋流状态,此时再充入另一种介质时,会被旋流一起搅动,使得两者混合更加充分、均匀。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优点:本技术通过在文丘里混合段四周设置介质分布孔,使两种介质初始接触更加充分,在其扩张出口段设置内凸结构,能够有效增加介质扩散混合时的湍流强度,使介质在混合器内混合的更加均匀,同时在混合段入口处加工螺旋凹槽状的内壁使介质以旋流状进入混合段,因此综合这些特征可以使得介质在混合器中接触更充分、混合更均匀,大大缩短了混合的长度和时间,从而达到实验和生产的混合要求。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管道;11、壳体;2、介质容腔;21、收缩入口;22、扩张出口;23、混合介质入口端;24、混合段;3、环形容腔;31、分布孔;32、凹凸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旨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产品说明进行,所用仪器未注明,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如附图1所示,一种高效的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三通管状的管道1,所述管道1带有一个介质容腔2,所述介质容腔2的一端设置有喇叭状朝外扩张的收缩入口21,所述介质容腔2的另一端设置有呈喇叭状朝外扩张的扩张出口22,所述扩张出口22与收缩入口21的喇叭状朝向相反,所述管道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贯通侧壁连通介质容腔2的混合介质入口端23,所述管道1在混合介质入口端23与介质容腔2之间的管壁上设置有环形容腔3,所述环形容腔3通过分布孔31连通介质容腔2,所述介质容腔2在收缩入口21和分布孔31在交汇处设置有混合段24,所述混合段24的另一端连接扩张出口22的起点。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环形容腔3围绕混合段24呈环形设置,所述分布孔31设置有多个且在环形容腔3内均匀设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扩张出口22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环状的凹凸结构3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管道1内部结构采用四氟材质,其外包覆设置有钢衬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壳体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收缩入口21与混合段24之间的内壁还可设置有螺旋状凹槽。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整体呈三通管样式,通过入口处设置带有坡度的螺旋内壁、混合段设置呈环状包围介质容腔且均匀分布的分布孔,使两种介质初始接触更加充分,其扩张出口段设置凹凸结构增加介质扩散混合时的湍流强度,本实用的混合器可以使得介质在混合器中接触更充分、混合更均匀,大大缩短混合的长度和时间,从而实现实验和生产的混合要求。以上所描述不应被认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凡在本技术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三通管状的管道(1),所述管道(1)带有一个介质容腔(2),所述介质容腔(2)的一端设置有喇叭状朝外扩张的收缩入口(21),所述介质容腔(2)的另一端设置有呈喇叭状朝外扩张的扩张出口(22),所述扩张出口(22)与收缩入口(21)的喇叭状朝向相反,所述管道(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贯通侧壁连通介质容腔(2)的混合介质入口端(23),所述管道(1)在混合介质入口端(23)与介质容腔(2)之间的管壁上设置有环形容腔(3),所述环形容腔(3)通过分布孔(31)连通介质容腔(2),所述介质容腔(2)在收缩入口(21)和分布孔(31)在交汇处设置有混合段(24),所述混合段(24)的另一端连接扩张出口(22)的起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三通管状的管道(1),所述管道(1)带有一个介质容腔(2),所述介质容腔(2)的一端设置有喇叭状朝外扩张的收缩入口(21),所述介质容腔(2)的另一端设置有呈喇叭状朝外扩张的扩张出口(22),所述扩张出口(22)与收缩入口(21)的喇叭状朝向相反,所述管道(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贯通侧壁连通介质容腔(2)的混合介质入口端(23),所述管道(1)在混合介质入口端(23)与介质容腔(2)之间的管壁上设置有环形容腔(3),所述环形容腔(3)通过分布孔(31)连通介质容腔(2),所述介质容腔(2)在收缩入口(21)和分布孔(31)在交汇处设置有混合段(24),所述混合段(24)的另一端连接扩张出口(22)的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叶金浩陈世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欧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