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317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气水分离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壳体、通气端盖、集水槽、自动排水阀、涡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蜗轮组件的独特设计,可以使进入的气流快速形成涡流,并带动下部的扇叶转动,从而相互作用,在旋转的扇叶带动下使气流能够更容易形成涡流,从而使液滴离心分离的效果更好,同时利用有两个浮球配合来控制排液的自动排水阀,使冷凝液体能够聚集一定量后才开设排液,而每次排液都能够将液体全部排出。本装置整体结构紧凑,对液滴的分离效果好,同时对收集的液体能够实现自动排放且排放彻底,不会有无法排出的液体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气水分离装置
本技术属于气水分离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新型气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气水分离设备主要是对工业含液压力系统中的气体和液体进行分离的设备,以提高蒸气的干燥程度,减少蒸气带水的现象,除水效率高、体积小。一般常用的气水分离器有管式分离器、百叶窗式分离器、旋风式分离器等。而对于利用内部结构使进入的气流形成高速旋转的涡流,从而利用产生的离心力使液体分离粘附到壳体上的分离器,其分离液体的效果受到涡流形成效果的影响,其分离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多数分离器在排液时使用的排液阀不能将液体完全排出,排液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气水分离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配合安装有卡扣滑块,所述壳体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其上端螺纹配合密封安装有通气端盖,所述通气端盖底面中心处通过螺纹配合密封安装有涡流组件,所述壳体下端螺纹配合密封安装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整体位于所述壳体中且与所述壳体内壁贴合,所述集水槽底部开设有螺纹孔且其中螺纹配合密封安装有自动排水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气端盖中开设有出气通道、进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一端出口开设在所述通气端盖的一侧面,另一端出口开设在所述通气端盖的底面中心处且其中螺纹配合密封安装所述涡流组件,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出口开设在所述通气端盖的另一侧面,另一端出口开设在所述通气端盖的底面且位于所述出气通道的侧边,所述通气端盖的底面上与所述卡扣滑块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卡槽,所述卡扣滑块插接在所述定位卡槽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动排水阀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圆周壁的上部为开设有螺纹的螺纹连接段,所述螺纹连接段螺纹配合连接在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螺纹孔中,所述出水管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中空且其上开设有进水槽,所述限位座内腔中放置有封口浮球,所述封口浮球位于所述出水管的管口处,所述限位座上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导向滑杆,所述导向滑杆上滑动套接有牵引浮球,所述牵引浮球下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四根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封口浮球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封口浮球包括半球体,所述半球体上部固定连接压板,所述半球体封堵在所述出水管上端的半球形槽中,所述压板贴合在所述限位座底面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涡流组件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端为开设有螺纹的螺纹端且其端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螺纹端螺纹配合连接在所述出气通道中,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所述通气管上在所述螺纹端下部固定连接有罩体,所述罩体的上密封端直径小,下开口端直径大,所述罩体上端圆周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涡流板,所述涡流板位于所述进气通道下端出口的正下方,所述通气管圆周壁中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通气管下端转动配合安装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下部呈圆形排布等间距固定连接有扇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蜗轮组件的独特设计,可以使进入的气流快速形成涡流,并带动下部的扇叶转动,从而相互作用,在旋转的扇叶带动下使气流能够更容易形成涡流,从而使液滴离心分离的效果更好,同时利用有两个浮球配合来控制排液的自动排水阀,使冷凝液体能够聚集一定量后才开设排液,而每次排液都能够将液体全部排出。本装置整体结构紧凑,对液滴的分离效果好,同时对收集的液体能够实现自动排放且排放彻底,不会有无法排出的液体残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半剖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通气端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自动排水阀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涡流组件结构剖视图。图中:1-壳体、101-滑槽、102-卡扣滑块、2-通气端盖、201-出气通道、202-进气通道、203-定位卡槽、3-集水槽、4-自动排水阀、401-出水管、402-封口浮球、4021-半球体、4022-压板、403-牵引浮球、404-导向滑杆、405-限位座、406-进水槽、407-牵引绳、408-螺纹连接段、5-涡流组件、501-出气口、502-涡流板、503-进气口、504-罩体、505-旋转板、506-扇叶、507-通气管、508-螺纹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气水分离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侧面开设有滑槽101,所述滑槽101中滑动配合安装有卡扣滑块102,所述壳体1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其上端螺纹配合密封安装有通气端盖2,所述通气端盖2底面中心处通过螺纹配合密封安装有涡流组件5,所述壳体1下端螺纹配合密封安装有集水槽3,所述集水槽3整体位于所述壳体1中且与所述壳体1内壁贴合,所述集水槽3底部开设有螺纹孔且其中螺纹配合密封安装有自动排水阀4。所述通气端盖2中开设有出气通道201、进气通道202,所述出气通道201一端出口开设在所述通气端盖2的一侧面,另一端出口开设在所述通气端盖2的底面中心处且其中螺纹配合密封安装所述涡流组件5,所述进气通道202的一端出口开设在所述通气端盖2的另一侧面,另一端出口开设在所述通气端盖2的底面且位于所述出气通道201的侧边,所述通气端盖2的底面上与所述卡扣滑块102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卡槽203,所述卡扣滑块102插接在所述定位卡槽203中。所述自动排水阀4包括出水管401,所述出水管401圆周壁的上部为开设有螺纹的螺纹连接段408,所述螺纹连接段408螺纹配合连接在所述集水槽3的底部螺纹孔中,所述出水管401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座405,所述限位座405中空且其上开设有进水槽406,所述限位座405内腔中放置有封口浮球402,所述封口浮球402位于所述出水管401的管口处,所述限位座405上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导向滑杆404,所述导向滑杆404上滑动套接有牵引浮球403,所述牵引浮球403下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四根牵引绳407,所述牵引绳407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封口浮球402上。所述封口浮球402包括半球体4021,所述半球体4021上部固定连接压板4022,所述半球体4021封堵在所述出水管401上端的半球形槽中,所述压板4022贴合在所述限位座405底面上。所述涡流组件5包括通气管507,所述通气管507上端为开设有螺纹的螺纹端508且其端部开设有出气口501,所述螺纹端508螺纹配合连接在所述出气通道201中,所述出气口501与所述出气通道201连通,所述通气管507上在所述螺纹端508下部固定连接有罩体504,所述罩体504的上密封端直径小,下开口端直径大,所述罩体504上端圆周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涡流板502,所述涡流板502位于所述进气通道202下端出口的正下方,所述通气管507圆周壁中部开设有进气口503,所述通气管507下端转动配合安装有旋转板505,所述旋转板505下部呈圆形排布等间距固定连接有扇叶50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通气管路接在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侧面开设有滑槽(101),所述滑槽(101)中滑动配合安装有卡扣滑块(102),所述壳体(1)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其上端螺纹配合密封安装有通气端盖(2),所述通气端盖(2)底面中心处通过螺纹配合密封安装有涡流组件(5),所述壳体(1)下端螺纹配合密封安装有集水槽(3),所述集水槽(3)整体位于所述壳体(1)中且与所述壳体(1)内壁贴合,所述集水槽(3)底部开设有螺纹孔且其中螺纹配合密封安装有自动排水阀(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侧面开设有滑槽(101),所述滑槽(101)中滑动配合安装有卡扣滑块(102),所述壳体(1)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其上端螺纹配合密封安装有通气端盖(2),所述通气端盖(2)底面中心处通过螺纹配合密封安装有涡流组件(5),所述壳体(1)下端螺纹配合密封安装有集水槽(3),所述集水槽(3)整体位于所述壳体(1)中且与所述壳体(1)内壁贴合,所述集水槽(3)底部开设有螺纹孔且其中螺纹配合密封安装有自动排水阀(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端盖(2)中开设有出气通道(201)、进气通道(202),所述出气通道(201)一端出口开设在所述通气端盖(2)的一侧面,另一端出口开设在所述通气端盖(2)的底面中心处且其中螺纹配合密封安装所述涡流组件(5),所述进气通道(202)的一端出口开设在所述通气端盖(2)的另一侧面,另一端出口开设在所述通气端盖(2)的底面且位于所述出气通道(201)的侧边,所述通气端盖(2)的底面上与所述卡扣滑块(102)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卡槽(203),所述卡扣滑块(102)插接在所述定位卡槽(203)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排水阀(4)包括出水管(401),所述出水管(401)圆周壁的上部为开设有螺纹的螺纹连接段(408),所述螺纹连接段(408)螺纹配合连接在所述集水槽(3)的底部螺纹孔中,所述出水管(401)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座(405),所述限位座(405)中空且其上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鸿蓁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美林克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