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户需求驱动的服务匹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933081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服务匹配的方法,所述服务采用服务基础模型,包括:服务名称、类型、领域、标签、操作、服务质量的属性信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需求,所述需求至少包括服务名称的关键词、类型、领域和标签;匹配所述用户的相似用户,从相似用户的标签中补齐所述用户的标签,并对补齐后的标签赋予权重,获得标签权重集合;将服务与所述三类需求进行逐层匹配,获取匹配的服务并对其按权重排序。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输入阶段使用户在引导下输入需求来替代传统的基于关键字的服务匹配,并采用寻找相似用户以扩充修正用户的需求,并对需求进行根据优先级分类,按需求的优先级对服务逐层匹配,从而使服务匹配更为准确以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户需求驱动的服务匹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应用领域,尤其涉及服务匹配方法。
技术介绍
Web服务是依托于Internet而存在的,它本身是一个独立于平台的具备低耦合、自包含特性的Web应用程序,可以一次性为用户提供一个或多个功能服务。随着我国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应用的深入化,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了向服务化转型的趋势。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传统服务相结合,促进了服务的规模和种类趋于多样化,这些成果一方面推动了Web服务的研究,另一方面也使得具有类似功能的服务的数量大幅度增长。用户面对大量的服务信息,需要从中获取得到满足其需求的服务,在这一过程中用户需求成为服务匹配关注的重点。服务匹配是对大规模服务实现筛选的一种方式。通过服务匹配获取定量的服务,降低用户在服务选择时的耗时。然而用户在进行服务匹配时其需求具有动态、复杂、易受影响的特点,同时大部分用户由于缺乏专业的领域知识,对个人的需求描述往往是不确定的,从一般到详细,都可能有所不同。这类情况易发生在对服务知识了解较少的“新用户”中,与具备一定服务知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务匹配的方法,所述服务采用服务基础模型,所述服务基础模型包括:服务名称、类型、领域、标签、操作、服务质量的属性信息,所述方法包括:/n步骤100:接收用户输入的需求,所述需求至少包括服务名称的关键词、类型、领域;/n步骤310:根据所述用户输入的服务名称的关键词、类型、领域,与所述服务匹配,获得候选服务S1={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务匹配的方法,所述服务采用服务基础模型,所述服务基础模型包括:服务名称、类型、领域、标签、操作、服务质量的属性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0:接收用户输入的需求,所述需求至少包括服务名称的关键词、类型、领域;
步骤310:根据所述用户输入的服务名称的关键词、类型、领域,与所述服务匹配,获得候选服务S1={s1,s2,s3,...,sx};
步骤320:基于候选服务S1与所述用户输入的标签、操作进行匹配,获得候选服务S2={s1,s2,s3,...,sy}。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00中,用户输入的需求还包括标签操作、服务质量,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200:匹配所述用户的相似用户,从相似用户的标签中补齐所述用户的标签,并对补齐后的标签赋予权重,获得标签权重集合Iuse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00包括:通过余弦相似度计算与所述用户相似度大于预定第一阈值的N个用户ui,i=1…N,N为非负整数,其中所述余弦相似度计算为两个用户的共有标签数量除以两个用户标签数量模的乘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00还包括:统计所述用户与用户ui相比较缺少的标签,按推荐度对缺少的标签排序,为推荐度最高的标签赋予权重TCount,其余标签的权重依次递减,其中TCount为缺少的标签的数量,对于用户原有的标签,其权重为TCount+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步骤300还包括:
步骤330:基于候选服务S2与用户输入的服务质量进行匹配,获得候选服务S3={s1,s2,s3,...,sz};
步骤340:对S2和S3的服务按照权重进行排序。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冬菊张慧颖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