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G手机蜂巢仿生吸液芯的均热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281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均热板领域,具体是一种5G手机蜂巢仿生吸液芯的均热板,包括外壳和吸液芯板;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真空腔体;所述真空腔体的内壁固连有吸液芯板;通过采用蜂巢吸液芯结构,有效的增加了毛细吸力、减少流动阻力,增加液气两相转换效率,提升冷却速度和均匀性;一种5G手机蜂巢仿生吸液芯的均热板的制备方法,首先在密闭的外壳内壁镶套一层多孔毛细仿生结构的吸液芯板,然后制备多层蜂巢仿生吸液芯板,并且吸液芯板的表面需要沉积一层纳米结构,与传统样品相比,超亲水吸液芯和超疏水冷凝表面匹配的均热板具有更高的沸腾传热的临界热流密度和传热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G手机蜂巢仿生吸液芯的均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均热板领域,具体是一种5G手机蜂巢仿生吸液芯的均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电子设备微型化以及高性能成为核心的技术点,带来的热流密度增大问题,会导致电子设备的性能出现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失效,因此需要更加高效的散热方式。根据CN111750719A一种石墨吸液芯超薄均热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石墨吸液芯超薄均热板,吸液芯结构在水平方向的传热系数较优良,均热板相变传热响应面积大,传热性能大大增强,且制备过程中不会损害吸液芯的毛细结构,加工简单、可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但是现有技术中,超薄均热板内部空腔狭小,蒸汽腔的厚度一般在0.19mm-0.8mm,内部还需设计制造合适的吸液芯结构,以实现管内蒸汽与液体的高效循环,将蒸发段的热量快速运输至冷凝段,从而实现热量的快速传递,常规压扁型热管多采用沟槽、铜粉烧结、二维平面丝网、泡沫铜或其相互组合的复合式吸液芯结构,然而这些结构不适合制造超薄均热板,并且随着均热板厚度的降低,其内部汽-液高速对流引起的界面剪切力将会增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5G手机蜂巢仿生吸液芯的均热板,包括外壳(1)和吸液芯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真空腔体;所述真空腔体的内壁固连有吸液芯板(2);所述吸液芯板(2)包括有第一金属薄片(3)、第二金属薄片(4)和第三金属薄片(5);所述第一金属薄片(3)、第二金属薄片(4)和第三金属薄片(5)的表面均开设有正六边形微孔(6),且第一金属薄片(3)、第二金属薄片(4)和第三金属薄片(5)按正反方式上下层层叠合,形成吸液芯板(2),并在吸液芯板(2)内部形成交错扰流的蜂窝形吸液芯板(2)结构;所述吸液芯板(2)的内部浸有液相工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G手机蜂巢仿生吸液芯的均热板,包括外壳(1)和吸液芯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真空腔体;所述真空腔体的内壁固连有吸液芯板(2);所述吸液芯板(2)包括有第一金属薄片(3)、第二金属薄片(4)和第三金属薄片(5);所述第一金属薄片(3)、第二金属薄片(4)和第三金属薄片(5)的表面均开设有正六边形微孔(6),且第一金属薄片(3)、第二金属薄片(4)和第三金属薄片(5)按正反方式上下层层叠合,形成吸液芯板(2),并在吸液芯板(2)内部形成交错扰流的蜂窝形吸液芯板(2)结构;所述吸液芯板(2)的内部浸有液相工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5G手机蜂巢仿生吸液芯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芯板(2)的表面沉积有纳米层,用于对吸液芯板(2)的吸液能力以及汽-液接触面积进行改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5G手机蜂巢仿生吸液芯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体的内部固连有扩散块(7);所述扩散块(7)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通孔(8);所述扩散块(7)的底面靠近扩散块(7)的侧面位置开设有连孔;所述连孔的内部固连有一对连管(9);其中一个所述连管(9)的上端面位于连孔的正顶部位置;另一个所述连管(9)的上端面位于远离连孔的顶部位置;两个所述连管(9)的内表面均设有散热结构(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5G手机蜂巢仿生吸液芯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10)包括有斜槽(101)、通道(102)和回流孔(103);两个所述连管(9)的内表面均开设均匀布置的斜槽(101);两个所述连管(9)的内部靠近对应斜槽(101)位置均开设通道(102);所述通道(102)与对应斜槽(101)之间均开设回流孔(10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5G手机蜂巢仿生吸液芯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10)还可以包括有吸液芯环;所述吸液芯环包括有第一金属薄环(104)、第二金属薄环(105)和第三金属薄环(106);所述第一金属薄环(104)、第二金属薄环(105)和第三金属薄环(106)的表面均开设有正六边形微孔(6),且第一金属薄环(104)、第二金属薄环(105)和第三金属薄环(106)按正反方式层层叠合,形成吸液芯环,并在吸液芯环内部形成交错扰流的蜂窝形吸液芯环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5G手机蜂巢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蕾胡道春徐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