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腕带佩戴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65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腕带佩戴仪,其涉及辅助医疗器械领域,其主体设置有壳体,壳体表面开设有手腕放置端口,手腕放置端口中设置有环形腕带,环形腕带的可佩戴端口对应于手腕放置端口,患者可将手通过手腕放置端口放入壳体内,穿过环形腕带并从环形腕带中伸出,从而实现将环形腕带直接佩戴于患者手腕上的过程,可避免医护人员手动协助患者佩戴动作,节省时间的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腕带佩戴仪
本技术涉及辅助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腕带佩戴仪。
技术介绍
医院中利用腕带对患者个人信息进行标记,并佩戴于患者手腕处,是患者身份的唯一性标识。目前医院中的腕带呈条状结构,并需要医护人员将此条状腕带环绕于患者的手腕上进行佩戴,无形中耗费了彼此的时间,也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腕带佩戴仪,节省了医护人员给患者佩戴腕带的时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腕带佩戴仪,其主体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表面开设有手腕放置端口,所述手腕放置端口中设置有环形腕带,所述环形腕带的可佩戴端口对应于手腕放置端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通过将手腕从手腕放置端口处伸入壳体中,并直接从环形腕带的可佩戴端口中伸出,可实现将环形腕带直接佩戴于手腕上的过程,省去了医护人员协助患者佩戴腕带的过程。优选的,所述环形腕带包括腕带壳体和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端部插接于腕带壳体端部形成的空腔内,所述连接片活动连接于腕带壳体,所述腕带壳体与连接片之间设置有限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腕带壳体和连接片拼合成环形腕带,利用活动连接的腕带壳体与连接片,可实现环形腕带规格的调节,并且通过限位件,实现调节后的腕带壳体与连接片位置的相对固定。优选的,所述限位件设置为电磁限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磁限位件利用电磁原理实现两者的限位。优选的,所述限位件设置为扎带连接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扎带连接扣实现腕带壳体与连接片之间的卡接限位。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腕带打印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腕带打印机集成于壳体内,赋予此佩戴仪打印信息的功能。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腕带打印机控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与医院服务器网络连接,通过控制器与腕带打印机的连接,实现此佩戴仪对腕带的打印过程,降低打印信息出错的概率。优选的,所述手腕放置端口处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配合对应于环形腕带,所述调节装置与控制器控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装置与环形腕带配合设置,调节环形腕带的尺寸,并且将调节装置与控制器控制连接,实现对环形腕带的自动调节。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设置有标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标杆可用于标识患者手腕到腕带的距离。优选的,所述标杆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值,来表示环形腕带与手腕之间的压力大小,并通过压力大小来决定腕带的调节尺寸。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设置有电动组件,所述电动组件与控制器通过连接电路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组件可带动环形腕带运动,并且电动组件与控制器控制连接,实现环形腕带尺寸的电动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在壳体表面开设手腕放置端口,且在手腕放置端口处设置环形腕带,使得患者将手伸入手腕放置端口处时,可将腕带直接佩戴于患者手腕上,代替了人工佩戴腕带的过程;(2)利用设置于壳体内的腕带打印机,实现了集腕带信息打印与佩戴于一体的佩戴仪;(3)通过在手腕放置端口处设置调节装置,调节装置控制连接有控制器,调节装置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实现对环形腕带的尺寸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环形腕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环形腕带的内部结构图;图4为实施例1的电路结构框图;图5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环形腕带与卡盘的配合状态图;图7为实施例2中环形腕带的内部结构图;图8为实施例2的电路结构框图。图中:1-壳体;2-手腕放置端口;3-环形腕带;310-腕带壳体;320-连接片;4-空腔;510-电磁限位件;511-固定磁吸块;512-移动磁吸块;513-复位弹簧;520-扎带连接扣;521-扣头;522-卡条;6-腕带打印机;7-控制器;810-标杆;820-电动组件;821-卡盘;822-驱动电机;830-距离传感器;9-可佩戴端口;10-安置仓;11-推板;12-弹性件;13-液晶面板;14-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医用腕带佩戴仪,其主体设置有壳体1,所述壳体1表面开设有手腕放置端口2,患者可将手通过手腕放置端口2伸入壳体1内。所述手腕放置端口2中设置有环形腕带3,环形腕带3的可佩戴端口9对应于手腕放置端口2,当患者将手伸入壳体1内部时,可直接从环形腕带3的可佩戴端口9中穿过,使得环形腕带3直接套接于患者手腕上,从而省去了医护人员需要协助患者手动佩戴的过程,实现了患者自助佩戴腕带的过程,不仅节约了佩戴时间,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腕放置端口2处设置有安置仓10,安置仓10位于手腕放置端口2后侧方,环形腕带3暂存于安置仓10中,如图1所示。所述环形腕带3包括腕带壳体310和连接片320,腕带壳体310与连接片320间隔设置,如图2所示,腕带壳体310内设置有空腔4,连接片320两端端部插接于腕带壳体310的空腔4中,连接片320与腕带壳体310依次插接拼合,组成一个完整的环形腕带3,连接片320活动连接于腕带壳体310,通过调节连接片320伸入腕带壳体310的长度,来调节整个环形腕带3的尺寸规格,使其符合医院对腕带的佩戴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连接片320与腕带壳体310由软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腕带壳体310与连接片320之间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设置于腕带壳体310与连接片320的端部,限位件用于实现腕带壳体310与连接片320的位置相对固定。具体的,所述限位件设置为电磁限位件510,电磁限位件510包括固定磁吸块511和移动磁吸块512,固定磁吸块511与移动磁吸块512均为电动磁吸结构,其与设置于壳体1内的供电模块电性连接,如图3所示,固定磁吸块511固定连接于腕带壳体310上,移动磁吸块512固连于连接片320端部,且移动磁吸块512与固定磁吸块511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513,同时在供电模块与电磁限位件510连接的电路上设置有自动电压调节器,自动电压调节器可控制移动磁吸块512与固定磁吸块511接入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移动磁吸块512和固定磁吸块511之间的强度。此处的供电模块优选为放置于环形腕带3内的电池,为电磁限位件510供电。所述电磁限位件510还包括微型控制芯片,微型控制芯片设置于环形腕带3中,微型控制芯片与自动电压调节器通过连接电路实现控制连接。当上述移动磁吸块512与固定磁吸块511之间的吸力增大时,连接片320伸入腕带壳体310的距离增长,环形腕带3尺寸变小,此时环形腕带3适用于手腕尺寸较小的患者;相反,当移动磁吸块512与固定磁吸块511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腕带佩戴仪,其特征在于,其主体设置有壳体(1),所述壳体(1)表面开设有手腕放置端口(2),所述手腕放置端口(2)中设置有环形腕带(3),所述环形腕带(3)的可佩戴端口(9)对应于手腕放置端口(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腕带佩戴仪,其特征在于,其主体设置有壳体(1),所述壳体(1)表面开设有手腕放置端口(2),所述手腕放置端口(2)中设置有环形腕带(3),所述环形腕带(3)的可佩戴端口(9)对应于手腕放置端口(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腕带佩戴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腕带(3)包括腕带壳体(310)和连接片(320),所述连接片(320)端部插接于腕带壳体(310)端部形成的空腔(4)内,所述连接片(320)活动连接于腕带壳体(310),所述腕带壳体(310)与连接片(320)之间设置有限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腕带佩戴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设置为电磁限位件(5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腕带佩戴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设置为扎带连接扣(5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芬花王振华王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