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申保军专利>正文

一种填充墙体与主体结构梁缝隙的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262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填充墙体与主体结构梁缝隙的连接方法,包括:S1、在预制墙体顶部铺设橡胶垫;S2、将经上述处理的预制墙体,吊装到待现浇上部梁的下方,同时使钢套筒和/或电管连接套管伸入上部梁内部;S3、浇筑上部梁,同时使得钢套筒和/或电管连接套管也锚入上部梁内部;S4、待现浇上部梁达到设计强度后,将预制墙体下落,使得钢套筒和/或电管连接套管与预制墙体顶部的钢筋分离,再取掉橡胶垫;S5、待上部梁受力变形发生徐变后,给钢套筒和/或电管连接套管内部加入植筋胶,在预制墙体顶部铺设粘结砂浆;提升预制墙体,使钢筋锚固于钢套筒内、和/或使电路管锚固于电管连接套管内。提供了一种预制墙体与待现浇上部梁缝隙连接的新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填充墙体与主体结构梁缝隙的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填充墙体与主体结构梁缝隙的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工业民用建筑中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用墙体作为建筑物的围护及内部分隔,现有的非承重墙体施工,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砌体、抹灰、施工方才能开始作业,非承重墙体多采用砌块材料及轻质隔墙。采用砌块材料时,须技术工人现场用砂浆砌筑墙体,对工人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工,材料消耗大,且砌块墙体整体性差,抗震等级要求高时,须设圈梁构造柱。砌筑后须粉刷装饰,粉刷装饰层易出现空鼓,裂缝质量问题。采用轻质隔墙时,隔音效果差,保温性差,板缝不易处理等问题,仅用于无防火、防潮、和要求不高的普通隔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填充墙体与主体结构梁缝隙的连接方法,以提供一种预制墙体与待现浇上部梁缝隙连接的新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填充墙体与主体结构梁缝隙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S1、在预制墙体顶部铺设作为隔离层的橡胶垫;其中,预制墙体的顶部具有外露的钢筋,橡胶垫上设置有多个通孔,通孔供钢筋穿过;在每根钢筋的顶部套设钢套筒;钢套筒为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空心管;S2、将经上述处理的预制墙体,吊装到待现浇上部梁的下方,并对预制墙体位置定位后,再将预制墙体升至上部梁的梁底设计标高处,同时使钢套筒伸入上部梁内部;S3、浇筑上部梁,同时使得钢套筒也锚入上部梁内部;S4、待现浇上部梁达到设计强度后,将预制墙体下落,使得钢套筒与预制墙体顶部的钢筋分离,再取掉橡胶垫;S5、待上部梁受力变形发生徐变后,给钢套筒内部加入植筋胶,在预制墙体顶部铺设粘结砂浆;提升预制墙体,使钢筋锚固于钢套筒3内。进一步的,橡胶垫的外形尺寸与预制墙体的横截面尺寸相同,橡胶垫的厚度10mm。进一步的,预制墙体顶部具有多根外露的电路管,上部梁内部具有多根电路管、且外露于上部梁的底部,连接方法为:S1、在预制墙体顶部铺设作为隔离层的橡胶垫;将各个位于预制墙体顶部的电路管穿过橡胶垫,然后在电路管的顶部套设电管连接套管;再将电管连接套管一一对应的插入上方的位于上部梁底部的电路管,以将上下电路管连接;电管连接套管为两端敞口的空心管;S2、将经上述处理的预制墙体,吊装到待现浇上部梁的下方,并对预制墙体位置定位后,再将预制墙体升至上部梁的梁底设计标高处,同时使电管连接套管伸入上部梁内部;S3、浇筑上部梁,同时使得电管连接套管也锚入上部梁内部;S4、待现浇上部梁达到设计强度后,将预制墙体下落,使得电管连接套管与预制墙体顶部的电路管分离,再取掉橡胶垫;S5、待上部梁受力变形发生徐变后,给电管连接套管内部加入植筋胶,在预制墙体顶部铺设粘结砂浆;提升预制墙体,使下方的电路管锚固于电管连接套管内。进一步的,步骤S3浇筑上部梁的过程具体为,绑扎待现浇梁的钢筋,再进行支模和浇筑混凝土,最后现浇完成上部梁及主体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填充墙体与主体结构梁缝隙的连接方法中涉及的预制墙体结构,包括:一预制墙体,竖直设置在待现浇上部梁的下方,预制墙体的顶部具有外露的钢筋,用于锚入待现浇上部梁;一橡胶垫,其上设置有多个通孔,铺设在预制墙体的顶部;通孔用于供钢筋穿过;多个钢套筒,每个钢套筒为两端敞口中空圆柱体,每个钢套筒套设在钢筋上。进一步的,还包括:多根电路管,外露于预制墙体的顶部;多个电管连接套管,电管连接套管为两端敞口的空心管,套设在每个电路管上方。进一步的,还包括:混凝土支撑台,其呈条形,位于预制墙体与下层楼板之间,混凝土支撑台用于对预制墙体的底部进行支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填充墙体与主体结构梁缝隙的连接方法中,采用了钢套筒,使得钢筋和钢套筒的分离过程更容易,同时在预制墙体和上部梁分离完成要复位的时候,可以做到预制墙体的原位定位,且操作简单,免去了人工定位的麻烦;对预制墙体进行落板,使上部梁受力变形发生徐变,分离之后再把预制墙体向上进行原位装配,同时采用植筋胶的方法进行复位固定,操作简单、定位准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填充墙体与主体结构梁缝隙的连接方法中预制墙体与上部梁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其中,1.橡胶垫,2.上部梁,3.钢套筒,4.钢筋,5.预制墙体,6.电路管,7.电管连接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填充墙体与主体结构梁缝隙的连接方法,按照以下内容进行:S1、如图1所示,在预制墙体5顶部铺设作为隔离层的橡胶垫1;其中,所述预制墙体5的顶部具有外露的钢筋4,所述橡胶垫1上设置有多个供所述钢筋4穿过的通孔;在每根所述钢筋4的顶部套设钢套筒3;钢套筒3为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空心管;S2、如图2所示,将经所述步骤S1处理的所述预制墙体5,吊装到待现浇上部梁2的下方,并对所述预制墙体5位置定位后,再将所述预制墙体5升至上部梁2的梁底设计标高处,同时使所述钢套筒3伸入上部梁2内部;S3、浇筑上部梁2,同时使得所述钢套筒3也锚入上部梁2内部;S4、待现浇上部梁2达到设计强度后,将预制墙体5下落,使得所述钢套筒3与所述预制墙体5顶部的外露的钢筋4分离,再取掉所述橡胶垫1;S5、待上部梁2受力变形发生徐变后,给钢套筒内部加入植筋胶,在预制墙体5顶部铺设粘结砂浆;提升预制墙体5,使外露的钢筋4锚固于钢套筒内。在混凝土浇筑上部梁2的时候,混凝土容易进入钢套筒3或电路管的内部,采用橡胶垫1,可以密封钢套筒3、保护电路管内部的贯通,同时也便于将预制墙体5和上部梁2进行分离。对预制墙体5进行落板,是为了与上部梁2进行分离,使上部梁2发生受力变形,分离之后再把预制墙体5向上进行原位装配,同时采用植筋胶的方法进行复位固定,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在一些实施例中,橡胶垫1的外形尺寸与所述预制墙体5的横截面尺寸相同,橡胶垫1的厚度可以为10mm。在预制墙体5顶部的铺设橡胶垫1,橡胶垫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正好可以穿过各个钢筋4,然后铺设在所述预制墙体5的顶部。橡胶垫1的作用是作为预制墙体5和上部梁2支架的隔离层。在混凝土浇筑上部梁2的时候,混凝土容易进入钢套筒3或电路管的内部,采用橡胶垫1,可以密封钢套筒3、保护电路管内部的贯通,同时也便于将预制墙体5和上部梁2进行分离。在每个钢筋4顶部套设一个钢套筒3,每个所述钢套筒3为一端敞口的中空圆柱体。由于设置了钢套筒3,当预制墙体5和上部梁2进行分离的时候,一是钢筋4和钢套筒3的分离过程更容易;二是钢套筒3的位置,相当于在上部梁2中留设了钢筋4的锚固空间,在预制墙体5和上部梁2分离完成要复位的时候,可以做到预制墙体5的原位定位,且操作简单,免去了人工定位的麻烦。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预制墙体5顶部具有多根外露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填充墙体与主体结构梁缝隙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nS1、在预制墙体(5)顶部铺设作为隔离层的橡胶垫(1);其中,所述预制墙体(5)的顶部具有外露的钢筋(4),所述橡胶垫(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供所述钢筋(4)穿过;在每根所述钢筋(4)的顶部套设钢套筒(3);所述钢套筒(3)为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空心管;/nS2、将经上述处理的所述预制墙体(5),吊装到待现浇上部梁(2)的下方,并对所述预制墙体(5)位置定位后,再将所述预制墙体(5)升至上部梁(2)的梁底设计标高处,同时使所述钢套筒(3)伸入上部梁(2)内部;/nS3、浇筑上部梁(2),同时使得所述钢套筒(3)也锚入上部梁(2)内部;/nS4、待现浇上部梁(2)达到设计强度后,将预制墙体(5)下落,使得所述钢套筒(3)与所述预制墙体(5)顶部的钢筋(4)分离,再取掉所述橡胶垫(1);/nS5、待上部梁(2)受力变形发生徐变后,给钢套筒(3)内部加入植筋胶,在预制墙体(5)顶部铺设粘结砂浆;提升预制墙体(5),使钢筋(4)锚固于钢套筒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充墙体与主体结构梁缝隙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S1、在预制墙体(5)顶部铺设作为隔离层的橡胶垫(1);其中,所述预制墙体(5)的顶部具有外露的钢筋(4),所述橡胶垫(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供所述钢筋(4)穿过;在每根所述钢筋(4)的顶部套设钢套筒(3);所述钢套筒(3)为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空心管;
S2、将经上述处理的所述预制墙体(5),吊装到待现浇上部梁(2)的下方,并对所述预制墙体(5)位置定位后,再将所述预制墙体(5)升至上部梁(2)的梁底设计标高处,同时使所述钢套筒(3)伸入上部梁(2)内部;
S3、浇筑上部梁(2),同时使得所述钢套筒(3)也锚入上部梁(2)内部;
S4、待现浇上部梁(2)达到设计强度后,将预制墙体(5)下落,使得所述钢套筒(3)与所述预制墙体(5)顶部的钢筋(4)分离,再取掉所述橡胶垫(1);
S5、待上部梁(2)受力变形发生徐变后,给钢套筒(3)内部加入植筋胶,在预制墙体(5)顶部铺设粘结砂浆;提升预制墙体(5),使钢筋(4)锚固于钢套筒3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充墙体与主体结构梁缝隙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1)的外形尺寸与所述预制墙体(5)的横截面尺寸相同,所述橡胶垫(1)的厚度10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填充墙体与主体结构梁缝隙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体(5)顶部具有多根外露的电路管(6),所述上部梁(2)内部具有多根电路管(6)、且外露于所述上部梁(2)的底部,所述连接方法为:
S1、在预制墙体(5)顶部铺设作为隔离层的橡胶垫(1);将各个位于所述预制墙体(5)顶部的电路管(6)穿过所述橡胶垫(1),然后在所述电路管(6)的顶部套设电管连接套管(7);再将所述电管连接套管(7)一一对应的插入上方的位于所述上部梁(2)底部的电路管(6),以将上下所述电路管(6)连接;所述电管连接套管(7)为两端敞口的空心管;
S2、将经上述处理的所述预制墙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保军
申请(专利权)人:申保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