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申保军专利>正文

一种预制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795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一预制砼板墙,竖向设置在两层楼板之间,其下部悬空设置在下层楼板上,多个钢筋,竖向和横向贯穿设置在预制砼板墙内,其上端露在预制砼板墙外部,并锚入上部楼板的梁内,混凝土支座,呈条形,位于预制砼板墙与下层楼板之间,混凝土支座用于对预制砼板墙进行支撑,混凝土支座由细石混凝土浇筑而成,多个角铁预埋件,预埋在预制砼板墙上,其中,预制砼板墙为建筑中的非承重墙体,并与主体结构一起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颠覆了非承重墙体的施工步骤,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先建造主体结构后建造非承重墙的方法,可随主体结构同时施工,现场吊装、可实现机械化施工,对工人技术要求低,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工。

A prefabricated wall structur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工业民用建筑中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用墙体作为建筑物的围护及内部分隔,现有的非承重墙体施工,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砌体、抹灰、施工方才能开始作业,非承重墙体多采用砌块材料及轻质隔墙。采用砌块材料时,须技术工人现场用砂浆砌筑墙体,对工人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工,材料消耗大,且砌块墙体整体性差,抗震等级要求高时,须设圈梁构造柱。砌筑后须粉刷装饰,粉刷装饰层易出现空鼓,裂缝质量问题。采用轻质隔墙时,隔音效果差,保温性差,板缝不易处理等问题,仅用于无防火、防潮、和要求不高的普通隔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非承重墙无法与主体结构同时施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墙体结构,包括:一预制砼板墙,竖向设置在两层楼板之间,其下部悬空设置在下层楼板上,多个钢筋,竖向和横向贯穿设置在预制砼板墙内,其上端露在预制砼板墙外部,并锚入上部楼板的梁内,混凝土支座,呈条形,位于预制砼板墙与下层楼板之间,混凝土支座用于对预制砼板墙进行支撑,混凝土支座由细石混凝土浇筑而成,多个角铁预埋件,预埋在预制砼板墙上,其中,预制砼板墙为建筑中的非承重墙体,并与主体结构一起施工。进一步地,混凝土支座的高度为10-15cm。进一步地,预制砼板墙内竖向设置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的体积占预制砼板墙横截面的30-50%。进一步地,多个钢筋锚入梁的深度为15cm。一种预制墙体结构的施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根据建筑非承重墙体的尺寸预制砼板墙,并在横向和竖向贯穿均设置多个钢筋,竖直向上的每个钢筋的自由端露在预制砼板墙外部,在预制砼板墙的外沿处水平向和竖直向均预埋设置角铁预埋件,吊装预制砼板墙,使其位于至两层楼板之间,在预制砼板墙的两侧安装支撑结构,两个支撑结构用于保证预制砼板墙竖向固定在两层楼板之间,通过支撑结构提升预制砼板墙,将钢筋的上端伸入上部待浇筑梁的区域内,并设置梁的浇筑模板,然后浇筑上部梁,待梁浇筑且强度达到设计值后,拆除预制砼板墙两侧的支撑结构,在预制砼板墙下部与下层楼板之间浇筑混凝土支座,混凝土支座用于对预制砼板墙进行支撑,将两个相邻的预制砼板墙之间、每个预制砼板墙与梁之间、每个预制砼板墙与柱之间均通过角铁预埋件相互焊接,将相邻的两个预制砼板墙之间通过外漏钢筋相互焊接,并填充变形缝。一种预制墙体结构的施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根据建筑非承重墙体的尺寸预制砼板墙,并在横向和竖向贯穿均设置多个钢筋,竖直向上的每个钢筋的自由端露在预制砼板墙外部,在预制砼板墙的外沿处水平向和竖直向均预埋设置角铁预埋件,吊装预制砼板墙,使其位于至两层楼板之间,在预制砼板墙的两侧安装支撑结构,两个支撑结构用于保证预制砼板墙竖向固定在两层楼板之间,在上层楼板下部设置梁的浇筑模板,并浇筑上部梁,待梁浇筑且强度达到设计值后,在预制砼板墙的顶部涂抹粘结砂浆,利用支撑结构提升预制砼板墙至与梁接触并粘结,将两个相邻的预制砼板墙之间、每个预制砼板墙与梁之间、每个预制砼板墙与柱之间均通过角铁预埋件相互焊接,将相邻的两个预制砼板墙之间通过外漏钢筋相互焊接,并填充变形缝,在预制砼板墙与下层楼板之间浇筑混凝土支座,混凝土支座用于对预制砼板墙进行支撑,拆除预制砼板墙两侧的支撑结构。进一步地,支撑结构由多个支撑单元相互焊接而成,每个支撑单元包括:两个竖向杆,均竖向对称设置于预制砼板墙的两侧,两个横向杆,水平设置于下层楼板上,且以预制砼板墙为对称轴相互对称设置,一过渡杆,放置于下层楼板上,且位于预制砼板墙的正下方,其两端分别与两个横向杆靠近预制砼板墙的一端焊接,两个斜杆,其两端分别对应地与竖向杆的上端与横向杆中远离预制砼板墙的一端的焊接,至少一挡块,水平设置且焊接于每个竖向杆的中部,各挡块上竖向贯穿设置有螺纹孔,至少两个拉杆,竖向设置于每个竖向杆的旁侧,其上端穿过挡块的螺纹孔并与挡块螺纹连接,两个拉杆的下端通过水平的支撑板相互焊接,其中,支撑板用于对预制砼板墙进行支撑,拉杆用于通过调节其与挡块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支撑板的水平高度,进而对预制砼板墙进行提升。进一步地,混凝土支座的高度为10-15cm。进一步地,预制砼板墙内竖向设置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的体积占预制砼板墙横截面的30-50%。进一步地,多个钢筋锚入梁的深度为15c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颠覆了非承重墙体的施工步骤,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先建造主体结构后建造非承重墙的方法,可随主体结构同时施工,现场吊装、可实现机械化施工,对工人技术要求低,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工,材料消耗小,且墙体整体性好,无须设圈梁构造柱就可达到较高的抗震等级,砌筑后无须粉刷装饰,进而粉刷装饰层不易出现空鼓,不易出现裂缝质量问题,由于整体性好因此隔音效果好,保温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施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竣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砼板墙的水平向剖面图。其中:1.预制砼板墙;2.混凝土支座;3.通孔;4.竖向杆;5.横向杆;6.过渡杆;7.斜杆;8.挡块;9.拉杆;10.上层楼板;11.下层楼板;12.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墙体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一预制砼板墙1,预制砼板墙1竖向设置在两层楼板之间,预制砼板墙1内竖向和横向贯穿设置有多个钢筋,每个钢筋的上端露在预制砼板墙1外部,并锚入上层楼板10的梁12内,多个钢筋锚入梁12的深度为15cm,预制砼板墙1的下部悬空设置在下层楼板11上,即预制砼板墙1的下端未与下层楼板11直接接触,预制砼板墙1与下层楼板11之间设置有呈条形的混凝土支座2,混凝土支座2的高度为10-15cm,混凝土支座2用于对预制砼板墙1进行支撑,混凝土支座2由细石混凝土浇筑而成,预制砼板墙1上预埋有多个角铁预埋件,多个角铁预埋件用于预制砼板墙1预其他结构之间相互焊接进而对预制砼板墙1进行固定,预制砼板墙1为建筑中的非承重墙体,并与主体结构一起施工。本专利技术颠覆了非承重墙体的施工步骤,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先建造主体结构后建造非承重墙的方法,可随主体结构同时施工,现场吊装、可实现机械化施工,对工人技术要求低,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工,材料消耗小,且墙体整体性好,无须设圈梁12构造柱就可达到较高的抗震等级,砌筑后无须粉刷装饰,进而粉刷装饰层不易出现空鼓,不易出现裂缝质量问题,由于整体性好因此隔音效果好,保温性好。预制砼板墙1内竖向设置有多个通孔3,多个通孔3的体积占预制砼板墙1横截面的30-50%,通过设置通孔3可以起到减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预制砼板墙(1),竖向设置在两层楼板之间,其下部悬空设置在下层楼板(11)上,/n多个钢筋,竖向和横向贯穿设置在所述预制砼板墙(1)内,其上端露在所述预制砼板墙(1)外部,并锚入上部楼板的梁(12)内,/n混凝土支座(2),呈条形,位于所述预制砼板墙(1)与下层楼板(11)之间,所述混凝土支座(2)用于对预制砼板墙(1)进行支撑,所述混凝土支座(2)由细石混凝土浇筑而成,/n多个角铁预埋件,预埋在所述预制砼板墙(1)上,/n其中,所述预制砼板墙(1)为建筑中的非承重墙体,并与主体结构一起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预制砼板墙(1),竖向设置在两层楼板之间,其下部悬空设置在下层楼板(11)上,
多个钢筋,竖向和横向贯穿设置在所述预制砼板墙(1)内,其上端露在所述预制砼板墙(1)外部,并锚入上部楼板的梁(12)内,
混凝土支座(2),呈条形,位于所述预制砼板墙(1)与下层楼板(11)之间,所述混凝土支座(2)用于对预制砼板墙(1)进行支撑,所述混凝土支座(2)由细石混凝土浇筑而成,
多个角铁预埋件,预埋在所述预制砼板墙(1)上,
其中,所述预制砼板墙(1)为建筑中的非承重墙体,并与主体结构一起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座(2)的高度为10-15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砼板墙(1)内竖向设置有多个通孔(3),多个所述通孔(3)的体积占预制砼板墙(1)横截面的30-5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预制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钢筋锚入梁(12)的深度为15cm。


5.一种预制墙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根据建筑非承重墙体的尺寸预制砼板墙(1),并在横向和竖向贯穿均设置多个钢筋,竖直向上的每个所述钢筋的自由端露在所述预制砼板墙(1)外部,在预制砼板墙(1)的外沿处水平向和竖直向均预埋设置角铁预埋件,
吊装所述预制砼板墙(1),使其位于至两层楼板之间,
在所述预制砼板墙(1)的两侧安装支撑结构,两个所述支撑结构用于保证预制砼板墙(1)竖向固定在两层楼板之间,
通过所述支撑结构提升预制砼板墙(1),将所述钢筋的上端伸入上部待浇筑梁(12)的区域内,并设置梁(12)的浇筑模板,
然后浇筑上部梁(12),
待梁(12)浇筑且强度达到设计值后,拆除所述预制砼板墙(1)两侧的支撑结构,
在所述预制砼板墙(1)下部与下层楼板(11)之间浇筑混凝土支座(2),所述混凝土支座(2)用于对预制砼板墙(1)进行支撑,
将两个相邻的所述预制砼板墙(1)之间、每个所述预制砼板墙(1)与梁之间、每个所述预制砼板墙(1)与柱之间均通过角铁预埋件相互焊接,
将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砼板墙(1)之间通过外漏钢筋相互焊接,并填充变形缝。


6.一种预制墙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根据建筑非承重墙体的尺寸预制砼板墙(1),并在横向和竖向贯穿均设置多个钢筋,竖直向上的每个所述钢筋的自由端露在所述预制砼板墙(1)外部,在预制砼板墙(1)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保军
申请(专利权)人:申保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