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预制承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60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上预制承台结构,所述预制承台下端固结于桩身顶部,所述预制承台上端与空心墩底节墩身连成整体,所述预制承台中形成多个隔仓,每个隔仓对应一根桩身进行容纳固结。所述预制承台为钢筋混凝土箱式薄壁中空结构,所述隔仓为钢筋混凝土箱式结构的内部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量大面广的海上钢管桩埋置式承台采用设置大型围堰的传统方法现浇承台施工,存在风险高、周期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海上箱式预制承台结构,实现了海上钢管桩埋置式承台施工的标准化、工厂化、预制化、装配化,实现了永临结合,提高了结构的施工质量和耐久性,可大幅降低海上施工风险,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具有良好的技术效果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预制承台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上桥梁
,具体涉及一种海上预制承台结构。
技术介绍
国内桥梁工程正跨越江河走向海洋,由于沿海核电站用水安全要求或水利、环保等原因,部分海域海洋部分对跨海桥梁的阻水率有严格的限制,通过相关海域的桥梁,部分基础需采用钢管桩及低于海床底的埋置式承台。当采用的桩基为钢管斜桩时,目前配套的承台均为现浇施工的承台。海上风疾浪高,潮涌能量巨大,跨海大桥海中引桥众桥墩、基础数量庞大,若采用传统的双壁钢围堰海水下封底并现浇施工承台及桥墩的设计施工方案,在风疾浪高茫茫大海中的临时围堰内施工,心理压力巨大,施工风险很高,施工速度慢、工期长,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海上预制承台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上预制承台结构,所述预制承台下端固结于桩身顶部,所述预制承台上端与空心墩底节墩身连成整体,所述预制承台中形成多个隔仓,每个隔仓对应一根桩身进行容纳固结。更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承台为钢筋混凝土箱式薄壁中空结构,所述隔仓为钢筋混凝土箱式结构的内部空间。更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承台包括顶盖、隔墙,所述预制承台底部开口,所述顶盖下端形成外围隔墙,所述外围隔墙为预制承台外侧轮廓。更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承台中形成中间隔墙,所述中间隔墙与外围隔墙围合形成位于外圈的隔仓。更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承台中形成分中隔墙,所述分中隔墙与中间隔墙围合形成位于内圈的隔仓。更进一步的,所述中间隔墙上端形成便于后续施工的进人孔,所述进人孔连通相邻的隔仓。更进一步的,所述中间隔墙上还设置有用于承台混凝土浇筑过程排气用的排气孔。更进一步的,所述顶盖的顶部高于四周,从而便于各隔仓内混凝土浇筑时的有效排气。更进一步的,所述外围隔墙的底部设置有橡胶止水带。本专利技术针对量大面广的海上钢管桩埋置式承台采用设置大型围堰的传统方法现浇承台施工,存在风险高、周期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海上箱式预制承台结构,实现了海上钢管桩埋置式承台施工的标准化、工厂化、预制化、装配化,提高了结构的施工质量和耐久性,可大幅降低海上施工风险,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先进、构思巧妙,解决了海上钢管桩埋置式承台施工的标准化、工厂化、预制化、装配化设计施工难题,具有良好的技术效果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图2中沿1-1截面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图1中沿2-2截面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图1中沿3-3截面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图1中沿4-4截面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图1中沿5-5截面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图1中沿6-6截面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图1中沿7-7截面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施工示意图;其中:1隔墙2顶盖3隔仓4空心墩底节墩身5剪力槽6进人孔7桩身8排气孔9隔墙底部局部加厚10橡胶止水带1-1外围隔墙1-2中间隔墙1-3分中隔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7所示,一种海上预制承台结构,包括所述预制承台下端固结于桩身7顶部,所述预制承台上端与空心墩底节墩身4连成整体,所述预制承台中形成多个隔仓3,每个隔仓3对应一根桩身7进行容纳固结。所述预制承台为钢筋混凝土箱式薄壁中空结构,所述隔仓3为钢筋混凝土箱式结构的内部空间。所述预制承台包括顶盖2、隔墙3,所述预制承台底部开口,所述顶盖2下端形成外围隔墙1-1,所述外围隔墙1-1为预制承台外侧轮廓。所述预制承台中形成中间隔墙1-2,所述中间隔墙1-2与外围隔墙1-1围合形成位于外圈的隔仓3。所述预制承台中形成分中隔墙1-3,所述分中隔墙1-3与中间隔墙1-2围合形成位于内圈的隔仓3。所述中间隔墙1-2上端形成便于后续施工的进人孔6,所述进人孔6连通相邻的隔仓3。所述中间隔墙1-2上还设置有用于承台混凝土浇筑过程排气用的排气孔8。所述顶盖2的顶部高于四周,从而便于各隔仓3内混凝土浇筑时的有效排气。所述外围隔墙1-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止水带10。所述桩身7进入到隔仓3内,通过在隔仓3内浇筑混凝土实现桩身与箱式预制承台之间的固结。所述预制承台为箱式预制承台结构,隔仓3尺寸较大,底部开口,承台竖直下落时能罩住竖直或倾斜设置的桩身7顶部,通过在隔仓内后浇混凝土实现预制承台与群桩之间的固结。所述预制承台能够实现标准化、工厂化、预制化、装配化设计施工,可提高承台施工质量和耐久性,实现永临结合,缩短施工工期。箱式预制承台安装完毕后,在空心墩底节墩身上继续拼装剩余预制空心墩节段,完桥梁其余下部结构施工。所述空心墩底节墩身4为中空状,空心墩底节墩身4顶部高出潮水位至少2m。箱式预制承台与空心墩底节墩身在预制厂一次预制成为整体,现场整体吊装就位,与封底混凝土结合后,组成防水结构,实现永临结合。空心墩底节墩身顶部高出潮水位一定高度确保海水不会从顶部灌入隔仓内。又一实施例一种海上预制承台结构,所述预制承台下端固结于桩身7顶部,所述预制承台上端与空心墩底节墩身4连成整体,所述预制承台中形成多个隔仓3,每个隔仓3对应一根桩身7进行容纳固结。所述预制承台为钢筋混凝土箱式薄壁中空结构,所述隔仓3为钢筋混凝土箱式结构的内部空间。所述预制承台包括顶盖2、隔墙3,所述预制承台底部开口,所述顶盖2下端形成外围隔墙1-1,所述外围隔墙1-1为预制承台外侧轮廓。所述预制承台中形成中间隔墙1-2,所述中间隔墙1-2与外围隔墙1-1围合形成位于外圈的隔仓3。所述预制承台中形成分中隔墙1-3,所述分中隔墙1-3与中间隔墙1-2围合形成位于内圈的隔仓3。所述中间隔墙1-2上端形成便于后续施工的进人孔6,所述进人孔6连通相邻的隔仓3。所述中间隔墙1-2上还设置有用于承台混凝土浇筑过程排气用的排气孔8。所述顶盖2的顶部高于四周,从而便于各隔仓3内混凝土浇筑时的有效排气。所述外围隔墙1-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止水带10。所述桩身7进入到隔仓3内,通过在隔仓3内浇筑混凝土实现桩身与箱式预制承台之间的固结。所述预制承台为箱式预制承台结构,隔仓3尺寸较大,底部开口,承台竖直下落时能罩住竖直或倾斜设置的桩身7顶部,通过在隔仓内后浇混凝土实现预制承台与群桩之间的固结。所述预制承台能够实现标准化、工厂化、预制化、装配化设计施工,可提高承台施工质量和耐久性,实现永临结合,缩短施工工期。箱式预制承台安装完毕后,在空心墩底节墩身上继续拼装剩余预制空心墩节段,完桥梁其余下部结构施工。所述空心墩底节墩身4为中空状,空心墩底节墩身4顶部高出潮水位至少2m。箱式预制承台与空心墩底节墩身在预制厂一次预制成为整体,现场整体吊装就位,与封底混凝土结合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预制承台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承台下端固结于桩身(7)顶部,所述预制承台上端与空心墩底节墩身(4)连成整体,所述预制承台中形成多个隔仓(3),每个隔仓(3)对应一根桩身(7)进行容纳固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预制承台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承台下端固结于桩身(7)顶部,所述预制承台上端与空心墩底节墩身(4)连成整体,所述预制承台中形成多个隔仓(3),每个隔仓(3)对应一根桩身(7)进行容纳固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预制承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承台为钢筋混凝土箱式薄壁中空结构,所述隔仓(3)为钢筋混凝土箱式结构的内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预制承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承台包括顶盖(2)、隔墙(3),所述预制承台底部开口,所述顶盖(2)下端形成外围隔墙(1-1),所述外围隔墙(1-1)为预制承台外侧轮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上预制承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承台中形成中间隔墙(1-2),所述中间隔墙(1-2)与外围隔墙(1-1)围合形成位于外圈的隔仓(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张雷徐洪权乔晋飞许梦凡周维祥葛延龙甄津津杨智慧廖立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