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表面活性剂型复合抗静电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57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表面活性剂型复合抗静电剂,抗静电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乙氧基化烷基胺10‑20份、聚乙二醇环氧甘油醚5‑15份、聚碳酸酯6‑12份、聚醚酯酰胺4‑10份、炭纳米管3‑9份、石墨烯2‑6份、柠檬酸钠5‑12份、硅藻土4‑12份、氧化聚乙烯蜡7‑14份和抗菌剂2‑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抗静电剂无毒无害,具有优异的抗静电和导电性能,而且还具有优异的抑菌和抗菌性能,使用后不但能显著提高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抗静电持久,而且对皮肤无刺激,健康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稳定性表面活性剂型复合抗静电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静电剂制备
,具体为一种高稳定性表面活性剂型复合抗静电剂。
技术介绍
抗静电剂是添加在塑料之中或涂敷于模塑制品的表面,以达到减少静电积累目的的一类添加剂。通常根据使用方法的不同,抗静电剂可分为内加型和外涂型两大类,用于塑料的主要是内加型抗静电剂。也可按抗静电剂的性能分为暂时性的和永久性的两大类。目前的织物用抗静电剂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性能,但是效果差,而且抑菌抗菌效果差,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表面活性剂型复合抗静电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稳定性表面活性剂型复合抗静电剂,其特征在于:抗静电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乙氧基化烷基胺10-20份、聚乙二醇环氧甘油醚5-15份、聚碳酸酯6-12份、聚醚酯酰胺4-10份、炭纳米管3-9份、石墨烯2-6份、柠檬酸钠5-12份、硅藻土4-12份、氧化聚乙烯蜡7-14份和抗菌剂2-4份。优选的,抗静电剂组分优选的成分配比包括乙氧基化烷基胺15份、聚乙二醇环氧甘油醚10份、聚碳酸酯9份、聚醚酯酰胺7份、炭纳米管6份、石墨烯4份、柠檬酸钠9份、硅藻土8份、氧化聚乙烯蜡10份和抗菌剂3份。优选的,所述抗菌剂由30%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20%微晶高岭石粉、20%氟硅烷偶联剂、15%介孔纳米二氧化钛、15%介孔纳米三氧化二铝制成。优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r>A、将乙氧基化烷基胺、聚乙二醇环氧甘油醚、聚碳酸酯、聚醚酯酰胺混合后加入搅拌罐中低速搅拌,得到混合液A;B、、将炭纳米管、石墨烯、柠檬酸钠、硅藻土、氧化聚乙烯蜡混合后加入搅拌釜中加热搅拌,得到混合液B;C、将混合物A和混合物B混合后加入加热罐中加热反应,得到混合液C;D、在混合液C中加入抗菌剂,在常温下充分搅拌混合,即得到抗静电剂。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搅拌速率为200-400转/分,时间为20min-40min。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搅拌温度为80-90℃,搅拌速率为1000-1400转/分,时间为30min-40min。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加热温度为40-60℃,时间为10min-20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抗静电剂无毒无害,具有优异的抗静电和导电性能,而且还具有优异的抑菌和抗菌性能,使用后不但能显著提高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抗静电持久,而且对皮肤无刺激,健康安全。其中,本专利技术中添加的聚醚酯酰胺、炭纳米管、石墨烯,能够使聚合物表面电阻降低至107-109ohm/cm2。大大优于规定的指标1.9×1011ohm/cm2;此外,本专利技术添加的抗菌剂抑菌时间长,且不会损伤织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稳定性表面活性剂型复合抗静电剂,抗静电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乙氧基化烷基胺10-20份、聚乙二醇环氧甘油醚5-15份、聚碳酸酯6-12份、聚醚酯酰胺4-10份、炭纳米管3-9份、石墨烯2-6份、柠檬酸钠5-12份、硅藻土4-12份、氧化聚乙烯蜡7-14份和抗菌剂2-4份。实施例一:抗静电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乙氧基化烷基胺10份、聚乙二醇环氧甘油醚5份、聚碳酸酯6份、聚醚酯酰胺4份、炭纳米管3份、石墨烯2份、柠檬酸钠5份、硅藻土4份、氧化聚乙烯蜡7份和抗菌剂2份。本实施例中,抗菌剂由30%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20%微晶高岭石粉、20%氟硅烷偶联剂、15%介孔纳米二氧化钛、15%介孔纳米三氧化二铝制成。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乙氧基化烷基胺、聚乙二醇环氧甘油醚、聚碳酸酯、聚醚酯酰胺混合后加入搅拌罐中低速搅拌,得到混合液A;B、、将炭纳米管、石墨烯、柠檬酸钠、硅藻土、氧化聚乙烯蜡混合后加入搅拌釜中加热搅拌,得到混合液B;C、将混合物A和混合物B混合后加入加热罐中加热反应,得到混合液C;D、在混合液C中加入抗菌剂,在常温下充分搅拌混合,即得到抗静电剂。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搅拌速率为200转/分,时间为20min。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搅拌温度为80℃,搅拌速率为1000转/分,时间为30min。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加热温度为40℃,时间为10min。实施例二:抗静电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乙氧基化烷基胺20份、聚乙二醇环氧甘油醚15份、聚碳酸酯12份、聚醚酯酰胺10份、炭纳米管9份、石墨烯6份、柠檬酸钠12份、硅藻土12份、氧化聚乙烯蜡14份和抗菌剂4份。本实施例中,抗菌剂由30%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20%微晶高岭石粉、20%氟硅烷偶联剂、15%介孔纳米二氧化钛、15%介孔纳米三氧化二铝制成。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乙氧基化烷基胺、聚乙二醇环氧甘油醚、聚碳酸酯、聚醚酯酰胺混合后加入搅拌罐中低速搅拌,得到混合液A;B、、将炭纳米管、石墨烯、柠檬酸钠、硅藻土、氧化聚乙烯蜡混合后加入搅拌釜中加热搅拌,得到混合液B;C、将混合物A和混合物B混合后加入加热罐中加热反应,得到混合液C;D、在混合液C中加入抗菌剂,在常温下充分搅拌混合,即得到抗静电剂。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搅拌速率为400转/分,时间为20min。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搅拌温度为90℃,搅拌速率为1400转/分,时间为40min。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加热温度为60℃,时间为20min。实施例三:抗静电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乙氧基化烷基胺12份、聚乙二醇环氧甘油醚8份、聚碳酸酯7份、聚醚酯酰胺6份、炭纳米管4份、石墨烯3份、柠檬酸钠6份、硅藻土5份、氧化聚乙烯蜡8份和抗菌剂3份。本实施例中,抗菌剂由30%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20%微晶高岭石粉、20%氟硅烷偶联剂、15%介孔纳米二氧化钛、15%介孔纳米三氧化二铝制成。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乙氧基化烷基胺、聚乙二醇环氧甘油醚、聚碳酸酯、聚醚酯酰胺混合后加入搅拌罐中低速搅拌,得到混合液A;B、、将炭纳米管、石墨烯、柠檬酸钠、硅藻土、氧化聚乙烯蜡混合后加入搅拌釜中加热搅拌,得到混合液B;C、将混合物A和混合物B混合后加入加热罐中加热反应,得到混合液C;D、在混合液C中加入抗菌剂,在常温下充分搅拌混合,即得到抗静电剂。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搅拌速率为250转/分,时间为25min。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搅拌温度为84℃,搅拌速率为1200转/分,时间为30min-40min。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稳定性表面活性剂型复合抗静电剂,其特征在于:抗静电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乙氧基化烷基胺10-20份、聚乙二醇环氧甘油醚5-15份、聚碳酸酯6-12份、聚醚酯酰胺4-10份、炭纳米管3-9份、石墨烯2-6份、柠檬酸钠5-12份、硅藻土4-12份、氧化聚乙烯蜡7-14份和抗菌剂2-4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表面活性剂型复合抗静电剂,其特征在于:抗静电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乙氧基化烷基胺10-20份、聚乙二醇环氧甘油醚5-15份、聚碳酸酯6-12份、聚醚酯酰胺4-10份、炭纳米管3-9份、石墨烯2-6份、柠檬酸钠5-12份、硅藻土4-12份、氧化聚乙烯蜡7-14份和抗菌剂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表面活性剂型复合抗静电剂,其特征在于:抗静电剂组分优选的成分配比包括乙氧基化烷基胺15份、聚乙二醇环氧甘油醚10份、聚碳酸酯9份、聚醚酯酰胺7份、炭纳米管6份、石墨烯4份、柠檬酸钠9份、硅藻土8份、氧化聚乙烯蜡10份和抗菌剂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表面活性剂型复合抗静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由30%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20%微晶高岭石粉、20%氟硅烷偶联剂、15%介孔纳米二氧化钛、15%介孔纳米三氧化二铝制成。


4.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表面活性剂型复合抗静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月吴余冬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宏申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