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组件和液体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243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底座组件和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其中,底座组件包括:支撑架、第一开口、耦合器和电源线。第一开口在支撑架的高度方向上贯穿支撑架;耦合器设置于支撑架;电源线设置在支撑架的底部,并与耦合器电连接。通过第一开口在支撑架的高度方向上上下贯穿支撑架,与相关技术中支撑架各处连续分布,形成实体的圆盘状底座相比,有利于减少支撑架的材料用量,避免材料过多浪费,从而降低底座组件的生产成本。而且,第一开口的存在,还有利于使电源线的一部分经第一开口外露,甚至经第一开口伸出从而与电源连接,从而实现了底座组件的局部透视的效果,在确保支撑架支撑稳定度的同时,提高底座组件的外观美化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座组件和液体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体加热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底座组件和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如图1所示,市面上的电水壶的底座10’均为实体的圆盘形结构,通过圆盘形的底座10’来支撑电水壶的壶身。但这种底座10’会导致材料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底座组件。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装置。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组件,用于液体加热装置。底座组件包括:支撑架;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在支撑架的高度方向上贯穿支撑架;耦合器,设置于支撑架;电源线,设置在支撑架的底部,并与耦合器电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组件包括支撑架、第一开口、耦合器和电源线。其中,支撑架用于承载液体加热装置的容器主体,例如电水壶的壶身。耦合器和电源线均设置在支撑架上,通过使耦合器与电源线电连接,有利于通过电源线、耦合器给壶身上的加热元件供电。通过将电源线设置在支撑架的底部,有利于隐藏一部分电源线,避免电源线完全外露于支撑架,位于支撑架朝向壶身的一侧,而导致线路混乱。而且,支撑架还能够遮挡电源线的一部分,尤其是电源线与耦合器相连接的部分,可有效避免外部的水、杂质等靠近电源线,而影响电水壶的使用安全性。此外,通过使第一开口贯穿支撑架,具体使第一开口在支撑架的高度方向上上下贯穿支撑架,与相关技术中支撑架各处连续分布,形成实体的圆盘状底座相比,有利于减少支撑架的材料用量,避免材料过多浪费,从而降低底座组件的生产成本。而且,第一开口的存在,还有利于使电源线的一部分经第一开口外露,甚至经第一开口伸出从而与电源连接,从而实现了底座组件的局部透视的效果,在确保支撑架支撑稳定度的同时,提高底座组件的外观美化度。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底座组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支撑架包括:支撑板,耦合器设置于支撑板;支腿,设置在支撑板的底部;第一开口贯穿支撑板。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支撑架的结构。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和支腿,其中,支撑板用于承载液体加热装置的容器主体,如承载壶身。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支腿,用于支撑支撑板。通过支腿来支撑支撑板,有利于撑起容纳电源线的容纳空间,可有效避免支撑架放置在平台上时,由于底部电源线的存在而放置不稳,可使支腿平稳接触平台。另外,通过使第一开口上下贯穿支撑板,可在不影响支撑架支撑稳定性的同时,减少支撑板的用料,进而减少支撑架的用料,节约成本。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部,耦合器设置于第一支撑部;多个第二支撑部,多个第二支撑部和多个第一开口围绕第一支撑部交替分布,支腿与多个第二支撑部连接。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支撑板的结构。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部和多个第二支撑部。通过在第一支撑部上设置耦合器,并使多个第二支撑部围绕第一支撑部间隔分布,也即耦合器设置在位于中心区域的第一支撑部上,而通过位于四周的多个第二支撑部主要支撑容器主体,有利于容器主体与耦合器电连接时,支撑架平稳支撑容器主体。而且,通过使支腿连接第二支撑部,使支腿设置在第二支撑部的底部,更有利于在第一支撑部的四周平稳支撑第二支撑部,进而平稳支撑与第二支撑部连接的第一支撑部,从而确保支撑架平稳支撑容器主体。当然,支腿还可以与第一支撑部连接,如设置在第一支撑部的底部,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撑架的支撑稳定度。此外,通过使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部之间为一个第一开口,也即第一开口与第二支撑部围绕第一支撑部交替分布,通过第一支撑部连接被第一开口分散开来的第二支撑部。一方面极大地减少了第二支撑部的用料,从而减少支撑板的用料,节约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多个第一开口围绕第一支撑部间隔分布,有利于间隔性地观察到支撑板底部的电源线,提高支撑架的外观美化度。尤其在电源线围绕耦合器的中心线螺旋分布,也即盘绕在支撑板的底部的情况下,较为规则分布的电源线增加了具有透视性的底座组件的外观效果。此外,由于第一开口直接延伸至支撑架的外边缘,分隔开第二支撑部,并且支腿设置在第二支撑部的底部,也即支腿并不会遮挡第二开口。使得位于支撑板底部的电源线的一端能够很容易地经一个第一开口伸出底座组件,伸出支腿支撑起的容纳空间。从而使得电源线能够更方便地与电源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支腿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支腿沿一个第二支撑部的外边缘连续分布。在该设计中,限定了支腿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将支腿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并使一个支腿与一个第二支撑部连接,具体使支腿与第二支撑部的外边缘连接,并沿第二支撑部的外边缘连续分布。有利于支腿稳定支撑第二支撑部,从而稳定支撑与第二支撑部连接的第一支撑部,提高支撑板支撑容器主体的稳定性。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支腿的数量为多个,每个第二支撑部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支腿。在该设计中,限定了支腿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将支腿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使每个第二支撑部均与至少两个支腿相连接,也即每个第二支撑部由至少两个支腿支撑。使得多个支腿整体能够稳定支撑第二支撑部,进而稳定支撑与第二支撑部连接的第一支撑部,提高支撑板支撑容器主体的稳定性。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底座组件还包括:第二开口,第二开口避让第一开口贯穿第二支撑部。在该设计中,在第二支撑部和第一开口围绕第一支撑部交替分布的情况下,通过使第二支撑部上还设置第二开口,使第二开口在支撑架的高度方向上贯穿第二支撑部,进一步减少了第二支撑部的用料,避免材料过多而浪费,降低支撑架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底座组件的生产成本。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开口的数量为一个。进一步地,第一开口包围耦合器的外侧面的一部分。在该设计中,具体使第一开口的数量为一个。也即通过一个第一开口贯穿支撑架,有利于支撑架快速加工成型。而为了更多地节省支撑架的用料,通过使第一开口包围耦合器的外侧面的一部分,也即使第一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呈非封闭的环状结构,使得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足够大,有利于减少支撑架的用料,避免材料浪费,节省底座组件的制造成本。而且,由于第一开口部分包围耦合器的外侧面,还有利于保证支撑板结构强度各处均匀,避免支撑板仅一个方位被第一开口贯穿而导致该方位的支撑板对容器主体的支撑效果弱于支撑板其他方位对容器主体的支撑效果,甚至导致容器主体发生歪斜。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开口的数量为多个。进一步地,多个第一开口围绕耦合器间隔分布。在该设计中,具体使第一开口的数量为多个。通过使多个第一开口均在支撑架的高度方向上贯穿支撑板,能够更好地减少支撑板的用料,避免材料浪费,进而节省底座组件的制造成本。而通过使多个第一开口间隔分布,具体围绕耦合器间隔分布,有利于保证支撑板结构强度各处均匀,避免支撑板仅一个方位被第一开口贯穿而导致该方位的支撑板对容器主体的支撑效果弱于支撑板其他方位对容器主体的支撑效果,甚至导致容器主体发生歪斜。此外,由于第一开口使得底座组件具有透视效果,能够透过第一开口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座组件,用于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n支撑架;/n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支撑架的高度方向上贯穿所述支撑架;/n耦合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n电源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并与所述耦合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座组件,用于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
支撑架;
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支撑架的高度方向上贯穿所述支撑架;
耦合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
电源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并与所述耦合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包括:
支撑板,所述耦合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
支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
所述第一开口贯穿所述支撑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包括:
第一支撑部,所述耦合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
多个第二支撑部,多个所述第二支撑部和多个所述第一开口围绕所述第一支撑部交替分布,所述支腿与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腿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支腿沿一个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边缘连续分布;或
所述支腿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支腿。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
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避让所述第一开口贯穿所述第二支撑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远久乔维君孙进李琼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