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种猪养殖的猪圈排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2020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种猪养殖的猪圈排污装置,包括设置于猪圈内底面的排污框架和设置于所述排污框架下方的槽体,所述排污框架与所述槽体内部连通,所述槽体内部设有横向设置的与槽体内侧壁密封连接的分割隔板,所述分割隔板将槽体内部分割成靠近排污框架的分离腔和位于分离腔下方的储存腔,所述分割隔板上设有与储存腔内连通的滤孔,所述槽体外侧壁与分离腔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粪管,所述排粪管上设有排粪泵,所述储存腔内底面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沉淀腔,所述储存腔外侧壁设有延伸至沉淀腔内的排尿管,所述排尿管上设有排尿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种猪产生的尿液和粪便进行分离并分别进行处理,排污效果好的同时,也不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种猪养殖的猪圈排污装置
本技术属于肉类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种猪养殖的猪圈排污装置。
技术介绍
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产业,对种猪的培养直接影响着猪肉的质量。传统的种猪养殖过程中,种猪均处于一个养殖空间内(即猪圈内)。种猪在这样的环境下一起生活、一起进食,容易产生疾病且疾病也容易产生传播,这就会直接影响到种猪的存活率,进而影响到最终猪肉的质量。因此,猪圈的排污成为了一个影响着种猪存活率和最终肉质的重要因素。目前,常见的猪圈排污,只是简单的将种猪产生的尿液和粪便集中收集,并未进行分离和分类处理。这样的方式,不仅处理效果不理想,对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种猪养殖的猪圈排污装置,将种猪产生的尿液和粪便进行分离并分别进行处理,排污效果好的同时,也不浪费资源。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种猪养殖的猪圈排污装置,包括设置于猪圈内底面的排污框架和设置于所述排污框架下方的槽体,所述排污框架与所述槽体内部连通,所述槽体内部设有横向设置的与槽体内侧壁密封连接的分割隔板,所述分割隔板将槽体内部分割成靠近排污框架的分离腔和位于分离腔下方的储存腔,所述分割隔板上设有与储存腔内连通的滤孔,所述分离腔内部位于分割隔板下方的位置设有与分离腔内侧壁密封的位置较低的一端远离分割隔板设置的弧形隔板,所述弧形隔板、分割隔板和槽体内侧壁之间形成中转腔,所述弧形隔板底部且与其位置较低的部分对应的位置设有与中转腔连通的中转管,所述中转管上设有中转泵,所述槽体外侧壁与分离腔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粪管,所述排粪管上设有排粪泵,所述储存腔内底面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沉淀腔,所述储存腔外侧壁设有延伸至沉淀腔内的排尿管,所述排尿管上设有排尿泵,所述排尿管远离储存腔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组件。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污框架包括表面开有排污通道的数块相互连接的横截面为长方体形的中部开有排污孔的排污板,数块所述排污板通过连接结构相互连接且形成框架体,所述框架体侧面设有与猪圈内侧靠近底部位置连接的连接件。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排污板两相邻侧面的连接凸起和设置于排污板两外两相邻侧面的与连接凸起匹配的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连接凹槽插接连接且通过螺钉连接。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垂直于第一连接板设置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开有与框架体厚度一致的第一卡口,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开有第二卡口。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口内设有与其匹配的挡污板。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内部设有过滤腔的壳体,所述过滤腔内部从靠近排尿管的一端到远离排尿管的一端依次设有与壳体内侧壁密封连接的格栅、第一生物膜和第二生物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将种猪排泄的尿液和粪便进行分离,并通过不同的管路排出,以更好的进行后续处理;2、中转腔的设置,可在分离腔进行分离的过程中,暂时存储粪便和尿液,保证分离腔内分离的彻底;3、连接结构和连接件的设置,使得排污框架的拆装和与外界的连接更加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排污框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排污板及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猪圈;2、排污框架;3、槽体;4、分割隔板;5、分离腔;6、储存腔;7、滤孔;8、弧形隔板;9、中转腔;10、中转管;11、中转泵;12、排粪管;13、排粪泵;14、沉淀腔;15、排尿管;16、排尿泵;17、过滤组件;18、挡污板;21、框架体;22、连接结构;23、连接件;171、壳体;172、格栅;173、第一生物膜;174、第二生物膜;211、排污板;221、连接凸起;222、连接凹槽;223、螺钉;231、第一连接板;232、第二连接板;233、第一卡口;234、第二卡口;2111、排污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5所示,一种用于种猪养殖的猪圈排污装置,包括设置于猪圈1内底面的排污框架2和设置于所述排污框架2下方的槽体3,所述排污框架2与所述槽体3内部连通,所述槽体3内部设有横向设置的与槽体3内侧壁密封连接的分割隔板4,所述分割隔板4将槽体3内部分割成靠近排污框架2的分离腔5和位于分离腔5下方的储存腔6,所述分割隔板4上设有与储存腔6内连通的滤孔7,所述分离腔5内部位于分割隔板4下方的位置设有与分离腔5内侧壁密封的位置较低的一端远离分割隔板4设置的弧形隔板8,所述弧形隔板8、分割隔板4和槽体3内侧壁之间形成中转腔9,所述弧形隔板8底部且与其位置较低的部分对应的位置设有与中转腔9连通的中转管10,所述中转管10上设有中转泵11,所述槽体3外侧壁与分离腔5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粪管12,所述排粪管12上设有排粪泵13,所述储存腔6内底面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沉淀腔14,所述储存腔6外侧壁设有延伸至沉淀腔14内的排尿管15,所述排尿管15上设有排尿泵16,所述排尿管15远离储存腔6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组件17。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污框架2包括表面开有排污通道的数块相互连接的横截面为长方体形的中部开有排污孔2111的排污板211,数块所述排污板211通过连接结构22相互连接且形成框架体21,所述框架体21侧面设有与猪圈1内侧靠近底部位置连接的连接件23。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22包括设置于排污板211两相邻侧面的连接凸起221和设置于排污板211两外两相邻侧面的与连接凸起221匹配的连接凹槽222,所述连接凸起221与所述连接凹槽222插接连接且通过螺钉223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3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板231和垂直于第一连接板231设置的第二连接板232,所述第一连接板231远离第二连接板232的一端开有与框架体21厚度一致的第一卡口233,所述第二连接板232远离第一连接板231的一端开有第二卡口23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口234内设有与其匹配的挡污板18。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17包括内部设有过滤腔的壳体171,所述过滤腔内部从靠近排尿管15的一端到远离排尿管15的一端依次设有与壳体171内侧壁密封连接的格栅172、第一生物膜173和第二生物膜174。本排污装置设置于猪圈1下方,种猪排泄的尿液和粪便通过排污框架2的排污板211上的排污孔2111,进入中转腔9,可在中转腔9内做一定时间和量的存储。当达到一定的量和一定的时间,中转泵11工作,将中转腔9内的尿液和粪便送入到分离腔5。由于分割隔板4上设有滤孔7,尿液通过滤孔7进入到储存腔6,进而到沉淀腔14进行沉淀。尿液中的沉积物在沉入沉淀腔14底部,一定时间后,排尿泵16工作,将经过沉淀后的尿液从排尿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种猪养殖的猪圈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猪圈内底面的排污框架和设置于所述排污框架下方的槽体,所述排污框架与所述槽体内部连通,所述槽体内部设有横向设置的与槽体内侧壁密封连接的分割隔板,所述分割隔板将槽体内部分割成靠近排污框架的分离腔和位于分离腔下方的储存腔,所述分割隔板上设有与储存腔内连通的滤孔,所述分离腔内部位于分割隔板下方的位置设有与分离腔内侧壁密封的位置较低的一端远离分割隔板设置的弧形隔板,所述弧形隔板、分割隔板和槽体内侧壁之间形成中转腔,所述弧形隔板底部且与其位置较低的部分对应的位置设有与中转腔连通的中转管,所述中转管上设有中转泵,所述槽体外侧壁与分离腔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粪管,所述排粪管上设有排粪泵,所述储存腔内底面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沉淀腔,所述储存腔外侧壁设有延伸至沉淀腔内的排尿管,所述排尿管上设有排尿泵,所述排尿管远离储存腔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种猪养殖的猪圈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猪圈内底面的排污框架和设置于所述排污框架下方的槽体,所述排污框架与所述槽体内部连通,所述槽体内部设有横向设置的与槽体内侧壁密封连接的分割隔板,所述分割隔板将槽体内部分割成靠近排污框架的分离腔和位于分离腔下方的储存腔,所述分割隔板上设有与储存腔内连通的滤孔,所述分离腔内部位于分割隔板下方的位置设有与分离腔内侧壁密封的位置较低的一端远离分割隔板设置的弧形隔板,所述弧形隔板、分割隔板和槽体内侧壁之间形成中转腔,所述弧形隔板底部且与其位置较低的部分对应的位置设有与中转腔连通的中转管,所述中转管上设有中转泵,所述槽体外侧壁与分离腔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粪管,所述排粪管上设有排粪泵,所述储存腔内底面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沉淀腔,所述储存腔外侧壁设有延伸至沉淀腔内的排尿管,所述排尿管上设有排尿泵,所述排尿管远离储存腔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种猪养殖的猪圈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框架包括表面开有排污通道的数块相互连接的横截面为长方体形的中部开有排污孔的排污板,数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祁
申请(专利权)人:北川禹珍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