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169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包括金属底板、第一横筋、第二横筋,所述第一横筋设于金属底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横筋的底端由右到左依次设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所述第二横筋设于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的底端,所述第一横筋的顶部设有焊接部,所述第一横筋的右端设有第一T型插块,所述第一T型插块在远离第一引脚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横筋的左端设有第一T型插槽,所述第一T型插槽的两侧设有第一固定卡位,所述金属底板的前端面还设有芯片槽。属底板的前端面还设有芯片槽。属底板的前端面还设有芯片槽。

A triode lead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

技术介绍

[0002]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辐值较大的电信号,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在三极管使用或加工过程中,在涉及多个同时使用或加工时,每个金属底板之间无法快速拼接或分离,其次是各金属底板间的间距无法调整,局限了三极管使用的范围,为此提出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4]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包括金属底板、第一横筋、第二横筋,所述第一横筋设于金属底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横筋的底端由右到左依次设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所述第二横筋设于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的底端,所述第一横筋的顶部设有焊接部,所述第一横筋的右端设有第一T型插块,所述第一T型插块在远离第一引脚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横筋的左端设有第一T型插槽,所述第一T型插槽的两侧设有第一固定卡位,所述金属底板的前端面还设有芯片槽。
[0005]优选地,所述第二横筋的右端设有第二T型插块,所述第二T型插块在远离第一引脚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横筋的左端设有第二T型插槽,所述第二T型插槽的两侧设有第二固定卡位。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横筋和第二横筋的右端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均同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与安装孔的底面焊接,所述弹簧的顶端与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底面焊接。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底面的两侧设有与第一固定卡位、第二固定卡位对应的卡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两端均设有凸板。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卡位、第二固定卡位同侧设有五个以上。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卡位、第二固定卡位均设有朝向所述卡块的倒角边,所述卡块也均设有朝向第一固定卡位、第二固定卡位的倒角边。
[0010]优选地,所述金属底板的顶部设有连接孔。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横筋的顶部还设有焊接片。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新颖,通过各金属底板之间的第一T型插块、第二T型插块分别与第一T型插槽、第二T型插槽的插拔,使得各金属底板之间可快速完成拼接或分离;通过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上的卡块分别于第一固定卡位、第二固定卡位的卡接,使得各金属底板之间完成固定,提高稳定性,同时通过拉起第一固定块、第二固
定块,此时弹簧被拉伸,移动第一T型插块、第二T型插块,从而达到调整各金属底板间的间距,提高本技术的使用范围,满足更多市场的需求,最后释放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此时弹簧恢复自然长状态,卡块再次与第一固定卡位、第二固定卡位的卡接,完成固定。
[001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中的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的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中所示:1、金属底板,2、第一横筋,3、第二横筋,4、第一引脚,5、第二引脚,6、第三引脚,7、焊接片,8、芯片槽,9、连接孔,10、第一T型插块,11、第一固定块,12、第一T型插槽,13、第一固定卡位,14、卡块,15、第二T型插块,16、第二固定块,17、第二T型插槽,18、第二固定卡位,19、弹簧,20、安装孔,21、凸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包括金属底板1、第一横筋2、第二横筋3,所述第一横筋2设于金属底板1的底部,所述第一横筋2的底端由右到左依次设有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5和第三引脚6,所述第二横筋3设于有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5和第三引脚6的底端,所述第一横筋2的顶部设有焊接部,所述第一横筋2的右端设有第一T型插块10,所述第一T型插块10在远离第一引脚4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块11,所述第一横筋2的左端设有第一T型插槽12,所述第一T型插槽12的两侧设有第一固定卡位13,所述金属底板1的前端面还设有芯片槽8。
[0020]优选地,所述第二横筋3的右端设有第二T型插块15,所述第二T型插块15在远离第一引脚4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块16,所述第二横筋3的左端设有第二T型插槽17,所述第二T型插槽17的两侧设有第二固定卡位18。
[0021]优选地,所述第一横筋2和第二横筋3的右端均设有安装孔20,所述安装孔20内均同轴设有弹簧19,所述弹簧19的底端与安装孔20的底面焊接,所述弹簧19的顶端与第一固定块11、第二固定块16的底面焊接。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块11、第二固定块16底面的两侧设有与第一固定卡位13、第二固定卡位18对应的卡块14,所述第一固定块11、第二固定块16的两端均设有凸板21;便于技术员拉起第一固定块11、第二固定块16。
[0023]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卡位13、第二固定卡位18同侧设有五个以上;用于调整各金属底板1间的间距。
[0024]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卡位13、第二固定卡位18均设有朝向所述卡块14的倒角边,所述卡块14也均设有朝向第一固定卡位13、第二固定卡位18的倒角边;便于卡块14与第一固定卡位13、第二固定卡位18进行卡接。
[0025]优选地,所述金属底板1的顶部设有连接孔9;连接孔9用于固定三极管。
[0026]优选地,所述第一横筋2的顶部还设有焊接片7。
[0027]实施例:
[0028]通过各金属底板1之间的第一T型插块10、第二T型插块15分别与第一T型插槽12、第二T型插槽17的插拔,使得各金属底板1之间可快速完成拼接或分离;通过第一固定块11、第二固定块16上的卡块14分别于第一固定卡位13、第二固定卡位18的卡接,使得各金属底板1之间完成固定,提高稳定性,同时通过拉起第一固定块11、第二固定块16,此时弹簧19被拉伸,移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包括金属底板、第一横筋、第二横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筋设于金属底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横筋的底端由右到左依次设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所述第二横筋设于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的底端,所述第一横筋的顶部设有焊接部,所述第一横筋的右端设有第一T型插块,所述第一T型插块在远离第一引脚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横筋的左端设有第一T型插槽,所述第一T型插槽的两侧设有第一固定卡位,所述金属底板的前端面还设有芯片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筋的右端设有第二T型插块,所述第二T型插块在远离第一引脚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横筋的左端设有第二T型插槽,所述第二T型插槽的两侧设有第二固定卡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筋和第二横筋的右端均设有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