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列车磁轨制动及涡流制动的限位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1089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列车磁轨制动及涡流制动的限位开关装置,包括外壳、顶针以及行程开关,顶针的底端伸出外壳的底面,并在顶针和外壳的顶面之间夹设有复位弹簧。顶针的至少部分侧面具有呈上下连接的斜面和柱面,行程开关朝向顶针的一侧具有能与顶针的斜面或柱面抵靠接触,并沿顶针的径向方向伸缩移动进而启动或关闭行程开关的触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限位开关装置能够适应磁轨制动及涡流制动的动作工况,可直接监测制动装置的位置状态,配合既有的悬挂单元压力监测,能提升磁轨及涡流制动系统位置监测功能的可靠性。功能的可靠性。功能的可靠性。

Limit switch device for train magnetic rail braking and eddy current bra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列车磁轨制动及涡流制动的限位开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轨道车辆制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列车磁轨制动及涡流制动的限位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制动技术是铁路机车车辆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列车速度的进一步提高,越发要求列车具有更高的制动能力。针对该类工况需求,国内外均在传统的再生制动+摩擦制动的基础上,持续研究非黏着制动器的工程运用问题,如磁轨制动及线性涡流制动(以下简称“涡流制动”),以进一步提高列车制动能力,保证安全性。磁轨制动装置和涡流制动装置可统称为轨道制动装置(或轨道制动器),包括磁铁机构以及悬挂机构,该磁铁机构整体通过悬挂机构悬挂在机车车辆的转向架构架上。磁轨制动与涡流制动工作时均需通过一定的悬挂机构将制动器由缓解位(悬挂高位)下降至工作位(悬挂低位),以便制动器磁铁与钢轨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制动力。
[0003]从制动系统故障导向安全角度出发,在列车运行过程中,需监测磁轨制动或涡流制动装置当前的位置,即缓解位或工作位(工作位也可以称为制动位或施加位),以便控制系统及时做出相应处置。国内现有的磁轨制动或涡流制动系统一般仅通过悬挂单元压力变化间接判断制动器动作位置,当该类制动器动作途中发生卡滞时,仅依靠间接判断的方式将变得不可靠。因此,假如直接采用相应的限位机构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系统监测。
[0004]由于磁轨制动和涡流制动装置均弹性悬挂在车辆转向架构架上,而转向架构架弹性悬挂在轴箱上,且列车运行中存在较大的振动与冲击,制动装置在同一位置会产生较大的垂向和水平振幅,因此不仅要求限位开关能承受列车的振动与冲击,而且也不能因为制动装置的振动而改变信号状态,同时可在全天候环境下长期可靠工作,需要有良好的防护性能。目前市面上现有的限位开关防护等级较低,不能承受机车车辆的冲击和振动,且不能在同一位置、大振幅条件下保持信号状态不变,均无法满足铁路机车车辆制动备的实际工况要求。
[0005]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用于列车磁轨制动及涡流制动的限位开关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列车磁轨制动及涡流制动的限位开关装置,能够适应磁轨制动及涡流制动的动作工况,可直接监测制动装置的位置状态,配合既有的悬挂单元压力监测,能提升磁轨及涡流制动系统位置监测功能的可靠性。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列车磁轨制动及涡流制动的限位开关装置,包括外壳、能轴向滑动地设在外壳内的顶针以及固设在外壳内的行程开关;顶针的底端伸出外壳的底面,并在顶针和外壳的顶面之间夹设有复位弹簧;顶针的至少部分侧面具有呈上下连接的斜面和柱面,且斜面按照顶针的径向尺寸向上渐缩的方向倾斜;行程开关朝
向顶针的一侧具有能与顶针的斜面或柱面抵靠接触,并沿顶针的径向方向伸缩移动进而启动或关闭行程开关的触头。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行程开关包括固设在外壳上的开关主体,在开关主体靠近斜面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在安装槽内设有能沿顶针的径向方向移动的安装杆;在安装杆与安装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压缩弹簧,并在安装槽的槽口位置设有对安装杆限位的限位部,触头设在安装杆的端部。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触头为滚轮或者滚珠。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外壳的顶部内壁正对顶针的位置设有限位台,复位弹簧的上端套设在限位台的外侧并顶靠在外壳上。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顶针的顶面向上凸设有凸台,复位弹簧的下端套设在凸台的外侧并抵靠在顶针的顶面上。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顶针包括从上至下顺序连接的第一圆柱体、中间过渡体、第二圆柱体和第三圆柱体,第一圆柱体和第三圆柱体的直径均小于第二圆柱体的直径,斜面和柱面分别形成在中间过渡体和第二圆柱体上;在外壳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与外壳的内部连通的导向筒,第一圆柱体、中间过渡体和第二圆柱体均设在外壳的内部,第三圆柱体能滑动地插设在导向筒内且第三圆柱体的底端能伸出导向筒的底面。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第三圆柱体与导向筒之间夹设有至少一个导向圈。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第三圆柱体与导向筒之间还夹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顶针底端的外侧壁和底面分别为直径向下渐缩的锥面和球面。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外壳内且位于行程开关和外壳内壁之间的间隙中固设有减振块。
[0017]由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中的限位开关装置通过顶针与行程开关的配合,在行程开关启动时对应轨道制动装置的缓解位,在行程开关关闭时对应轨道制动装置的制动位;根据行程开关是否开启便能够直接判断轨道制动装置是处于缓解位还是工作位。通过相关结构参数的设计,轨道制动装置处于缓解位并存在振动时,能保证触头始终与柱面相接触并一直能触发限位信号,行程开关一直保持开启状态;轨道制动装置处于工作位并存在振动时,能保证触头始终远离临界位置不会触发限位信号,行程开关一直保持关闭状态;进而能够适应制动装置在同一位置产生的较大振幅,且不会因为制动装置的振动而改变信号状态。故,整个限位开关装置可适应磁轨制动及涡流制动的缓解或施加动作,采用触头与顶针物理接触的形式在制动装置产生升降动作时触发相应限位信号以开启或关闭行程开关,并能将限位信号提供给列车制动控制系统,实现直接检测制动装置的缓解位置或工作位置,配合现有的悬挂单元压力监测,极大地提升了该类制动装置位置状态检测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8]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限位开关装置的整体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限位开关装置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顶针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顶针底端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行程开关的剖视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头与第一圆柱体的侧面相接触时行程开关与顶针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头与柱面相接触时行程开关与顶针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号说明:
[0027]1、外壳;11、上盖;111、限位台;12、下壳;121、导向筒;122、导向圈;123、密封圈;13、安装板;131、安装口;
[0028]2、顶针;21、第一圆柱体;211、凸台;22、中间过渡体;221、斜面;23、第二圆柱体;231、柱面;24、第三圆柱体;241、锥面;242、球面;
[0029]3、复位弹簧;
[0030]4、行程开关;41、触头;42、开关主体;421、安装槽;43、安装杆;44、信号线;
[0031]5、减振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列车磁轨制动及涡流制动的限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能轴向滑动地设在所述外壳内的顶针以及固设在所述外壳内的行程开关;所述顶针的底端伸出所述外壳的底面,并在所述顶针和所述外壳的顶面之间夹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顶针的至少部分侧面具有呈上下连接的斜面和柱面,且所述斜面按照所述顶针的径向尺寸向上渐缩的方向倾斜;所述行程开关朝向所述顶针的一侧具有能与所述顶针的所述斜面或所述柱面抵靠接触,并沿所述顶针的径向方向伸缩移动进而启动或关闭所述行程开关的触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列车磁轨制动及涡流制动的限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开关包括固设在所述外壳上的开关主体,在所述开关主体靠近所述斜面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能沿所述顶针的径向方向移动的安装杆;在所述安装杆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压缩弹簧,并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口位置设有对所述安装杆限位的限位部,所述触头设在所述安装杆的端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列车磁轨制动及涡流制动的限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为滚轮或者滚珠。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列车磁轨制动及涡流制动的限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顶部内壁正对所述顶针的位置设有限位台,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套设在所述限位台的外侧并顶靠在所述外壳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列车磁轨制动及涡流制动的限位开关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骞王可王立超范志军高立群王立宁丁福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