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端IQ矫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068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端IQ矫正方法,包括步骤:S1,在接收机的频带范围内选取M个频点,M为正整数;S2,利用M个频点的响应值,构造补偿函数;S3,利用构造的补偿函数,对接收信号进行校正等;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性高,能够有效的降低镜像分量的影响,提升系统的性能,可用于窄带或者宽带零中频收发系统,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等。等。等。

Correction method of IQ at receiving 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端IQ矫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更为具体的,涉及收端IQ矫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对器件的小型化、易集成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当前传统的超外插结构收发机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新型的零中频收发机以其结构简单、易于集成、功耗低、体积小的优势,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成为这几年研究的热点[2~4]。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器件工艺的限制,其同相和正交两条支路上的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等器件无法做到完全一致,本振信号的两路输出也还达不到完全正交,因此I路和Q路响应信号的输出会出现不平衡现象,表现为信号频谱出现镜像分量,镜像信号达到一定的功率将会导致主信号造成严重的失真,进而降低系统的动态范围,恶化系统的整体性能[5]。因此如何消除IQ不平衡现象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0003]当前针对IQ不平衡矫正问题有模拟域方式和数字域方式两类。模拟域通过优化电路结构、改变器件的布局方式来提高器件的一致性,进而降低IQ不平衡的影响[6],但利用该方式依然无法消除IQ不平衡带来的损伤。随后,文献[7]报道了数字域的补偿方式,利用在信号中插入训练序列的方式,估算IQ幅度和相位不平衡参数进而进行补偿,该方法结构简单,但是训练序列的引入也势必造成频谱资源的浪费,限制了系统的传输容量。近几年,人们将基于最小二乘方法的信道估计算法、稀疏矩阵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概念引入了IQ矫正方法中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8~10],但是由于结构复杂、实现难度大,目前还无法在实际中商用,因此寻找一种简单、易于实现的算法是如今的迫切需求。
[0004]零中频接收机又称直接变频接收机,其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典型的发射机工作原理可知发送信号为:
[0005]y(t)=I(t)
×
cosω
LO
t

Q(t)
×
sin(ω
LO
t)
ꢀꢀ
(1

1)
[0006]接收信号通过滤波器和放大器后与本振信号相作用,由于零中频接收机本振频率与信号载波频率相同,通过正交混频后,输出I路信号结果为:
[0007][0008]输出Q路信号结果为:
[0009][0010]两路信号分别进入低频滤波器,滤除2倍频信号,输出得到:
[0011][0012]两路信号随后进入完全相同的放大器,得到接收机的I路和Q路输出:
[0013][0014]利用这一结构即可恢复出原始信号。在理想模型下,I路和Q路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应该完全一致,Q路与I路的本振幅度相同,相位相差90
°
。但是由于工艺原因,上述条件是非常难以满足的,因此存在IQ不平衡现象,此时的模型如图2所示。
[0015]如图2所示的接收机模型,根据典型的发射机工作原理可知,接收机接收信号为:
[0016][0017]接收信号通过滤波器和放大器后分为两路,两路线路的延时和滤波效应不同引入的偏差,本专利技术称为PD接收误差,表示为:
[0018][0019]其中A(f)exp[jθ(f)t]表征PD接收误差。接收后的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作用。这里假设本振引入的IQ不平衡是频率无关的,此时可认为幅度与相位不平衡是固定不变的,此时不平衡本振信号可表达为:
[0020]x
LO
(t)=cosω
LO
t

gsin(ω
LO
t+ψ)
ꢀꢀ
(1

8)
[0021]ꢀꢀꢀꢀꢀꢀ
=K1exp(


LO
t)+K2exp(jω
LO
t)
[0022]其中
[0023][0024]则经过放大器后信号可表示为:
[0025][0026]其中发端基带信号可表示为:
[0027]x(t)=I(t)+Q(t)
ꢀꢀ
(1

11)
[0028]式(1

10)信号与本振混合后得到:
[0029][0030]其中I路输出:
[0031][0032]Q路输出:
[0033][0034]其中:
[0035]G(f)=g
×
A(f)exp[jθ(f)t]ꢀꢀ
(1

15)
[0036]经过低通滤波器h
I
(t)和放大器后I路输出:
[0037][0038]经过低通滤波器h
Q
(t)和放大器后Q路输出:
[0039][0040]则输出可表示为:
[0041]z(t)=y”I
+y”Q
=U1(t)x(t)+U2(t)x
*
(t)
ꢀꢀ
(1

18)
[0042]其中:
[0043][0044]由式(1

18)可以看出,由于接收机的相位误差与增益失衡,导致最终接收到的基带信号x(t)中除有用信号x(t)外,还有一镜像干扰信号x
*
(t),该镜像对零频信号必然会造成损伤,从而恶化系统性能,因此研究接收机的IQ不平衡矫正无论从理论和实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0045]对于零中频系统,IQ不平衡是无法避免的,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包括PD、本振、滤波器及ADC等多个器件的工艺问题,都会造成IQ不平衡这一现象。而这一现象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会针对原始信号产生镜像频率分量,从而影响接收信号的信噪比。仅此,如何降低IQ不平衡的影响进而提高系统性能,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0046]参考文献:
[0047][1]宗可,曹桂兴,闫忠文.数据通信微小卫星星座系统的发展及应用[J].航天器
工程,2011,2:66.
[0048][2]戚秀真.零中频发射机设计与实现[J].电子科技,2014,27(3):73.
[0049][3]SLUK A,WALSH D.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basic science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effectiveness[J].J Pain,2003,4(3):109.
[0050][4]PECKHAM P H,KNUTSON J S.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r neuromuscular applications[J].AnnuRevi Biomed Engineer,2005,7(7):327.
[0051][5]EVERETT E,SAHAI A,SABHARWAL A,et al.Passiveself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端IQ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在接收机的频带范围内选取M个频点,M为正整数;S2,利用M个频点的响应值,构造补偿函数;S3,利用构造的补偿函数,对接收信号进行校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端IQ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接收机的频带范围内选取M个偶数频点发送,每个频点间隔相同,并且正负频关于零频对称,在每一个频点发送一组单音信号;xi(t)=cos[2π(

MΔf/2+kΔf)t]xq(t)=sin[2π(

MΔf/2+kΔf)t]上式中,xi(t)表示发端I路输出信号,k=[0,1...M],xq(t)表示发端Q路输出信号,Δf表示频带范围内的自定义频率分辨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端IQ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经过接收机PD端输出信号:上式中,y
I
(t)表示接收机PD端收到的I路信号,y
Q
(t)表示接收机PD端收到的Q路信号,A(f)表示锁相环增益不平衡函数,θ(f)表示接收机PD端相位不平衡函数,t表示时间,j是复数表示;设:y(t)=xi(t)+xq(t)此时,分别对I路和Q路进行FFT变换,其kΔf频点幅度为:Y
I
(kΔf)=0.25Y(kΔf)Y
q
(kΔf)=0.25Y(kΔf)A(kΔf)exp(jθ(kΔf))从而得出:上式中,Y(kΔf)表示原始发送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函数,Y
q
(kΔf)表示接收机PD端后Q路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函数,Y
I
(kΔf)表示接收机PD端后I路傅里叶变换函数,PD
error
(kΔf)表示接收机PD端的傅里叶变换误差函数;随后该信号经过本振LO进行下变频,由于本振泄露,得到的输出如下:I路输出:Q路输出:其中:G(f)=g
×
A(f)exp[jθ(f)t]
上式中,y'
I
表示经本振下变频后输出的I路信号,ω
LO
表示本振角频率,y'
q
表示经本振下变频后输出的Q路信号,G(f)表示接收机PD端与本振泄漏引入的IQ不平衡,ψ表示本振泄漏引入的IQ相位不平衡,x
*
(t)表示发端信号的共轭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端IQ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经过低通滤波器h
I
(t)和放大器后I路输出y

I
为:经低通滤波器h
Q
(t)和放大器后Q路输出y”Q
:则输出表示为:z(t)=y

I
+y”Q
=U1(t)x(t)+U2(t)x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雅男邹建李振川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奥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