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基移动灌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063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培养基移动灌装装置,包括培养基输送管道,培养基输送管道与培养基储罐相连通,培养基输送管道还通过橡胶输送软管与培养基加料钢管相连通;所述培养基加料钢管竖向布置,所有加料钢管均固定在横向支撑条上,且沿横向支撑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每一培养基加料钢管的正下方对应设置一培养皿底盘,所有培养皿底盘呈排布置,且置于输送带上;在横向支撑条的两侧均连接有移动支架,移动支架与用于带动其横向移动的气缸的缸杆相连接,在移动支架的下方设置有滑动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培养基移动灌装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培养基的灌装效率,非常适用于培养基工业化生产。产。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培养基移动灌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培养基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培养基移动灌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培养基是供微生物、植物组织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等。培养基制备完成后,需要分装到空的培养皿中,目前多是采用单独分装的方法,即人工或采用自动化机械将反应釜中制备完成的培养基依次分装到每个培养皿中,分装效率比较低。另外,培养皿在灌装培养基之前多是放置在平台上,灌装完成后再由人工转移至相应区域合盖冷却,人工转移也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降低了培养基的灌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培养基移动灌装装置。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培养基移动灌装装置,包括培养基输送管道,培养基输送管道与培养基储罐相连通,培养基输送管道还通过橡胶输送软管与培养基加料钢管相连通;
[0006]所述橡胶输送软管和培养基加料钢管均设置多个,且个数相等,一个橡胶输送软管对应与一个培养基加料钢管相连通;
[0007]所述培养基加料钢管竖向布置,所有加料钢管均固定在横向支撑条上,且沿横向支撑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0008]在每一培养基加料钢管的正下方对应设置一培养皿底盘,所有培养皿底盘呈排布置,且置于输送带上;
[0009]在横向支撑条的两侧均连接有移动支架,移动支架与用于带动其横向移动的气缸的缸杆相连接,在移动支架的下方设置有滑动底座,在滑动底座上设置有滑动槽,在移动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与滑动槽相配合的滑动头;
[0010]所述滑动槽的伸展方向与输送带的伸展方向相平行。
[0011]优选的,所述移动支架包括竖直支撑板和水平支撑板,水平支撑板设置在竖直支撑板的中上部,水平支撑板的一端与竖直支撑板相连接,水平支撑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横向支撑条的一端底部,横向支撑条与水平支撑板通过第一固定螺栓相连接;所述滑动头设置在竖直支撑板的底部。
[0012]优选的,在竖直支撑板的纵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在固定孔中穿过有第二固定螺栓,水平支撑板与竖直支撑板通过第二固定螺栓相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横向支撑条的上方设置有横向支撑片,在横向支撑片的顶部间隔设置有用于橡胶输送软管嵌入的凹槽,所述凹槽的设置个数与橡胶输送软管的设置个数相等。
[0014]优选的,所述培养基输送管道包括循环输送主管道,循环输送主管道的进口端与
培养基储罐的底部出口相连接,循环输送主管道的出口端与培养基储罐的底部进口相连接,在循环输送主管道上设置有排料支管道,排料支管道通过分配器与橡胶输送软管相连通,在排料支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
[0015]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16]本技术通过培养基输送管道和多个橡胶输送软管可将培养基储罐中的培养基一次分装到一排多个培养皿底盘中,而且培养皿底盘放置在输送带上,且在培养基灌装时,横向支撑条在气缸的带动下随输送带同步运动,从而可实现培养皿的移动灌装,灌装完成后的培养皿随输送带继续输送至下一工位,进行冷却、合盖、包装等工序。本技术采用培养基移动灌装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培养基的灌装效率,非常适用于培养基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培养基移动灌装部分的局部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移动支架的侧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滑动底座的截面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中分配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结合附图,一种培养基移动灌装装置,包括培养基输送管道,培养基输送管道与培养基储罐1相连通,培养基输送管道还通过橡胶输送软管2与培养基加料钢管3相连通。所述橡胶输送软管2和培养基加料钢管3均设置多个,且个数相等,一个橡胶输送软管2对应与一个培养基加料钢管3相连通。所述培养基加料钢管3竖向布置,所有加料钢管均固定在横向支撑条4上,且沿横向支撑条4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每一培养基加料钢管3的正下方对应设置一培养皿底盘5,所有培养皿底盘5呈一排布置,且置于输送带6上。在横向支撑条的两侧均连接有移动支架,移动支架与用于带动其横向移动的气缸8的缸杆相连接,在移动支架的下方设置有滑动底座9,在滑动底座上设置有滑动槽10,在移动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与滑动槽10相配合的滑动头11。所述滑动槽10的伸展方向与输送带6的伸展方向相平行。
[0024]上述移动支架包括竖直支撑板12和水平支撑板13,水平支撑板13设置在竖直支撑板12的中上部,水平支撑板的一端与竖直支撑板相连接,水平支撑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横向支撑条4的一端底部,横向支撑条4与水平支撑板13通过第一固定螺栓14相连接。所述滑动头11设置在竖直支撑板12的底部。
[0025]在竖直支撑板12的纵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孔15,在固定孔中穿过有第二固定螺栓16,水平支撑板与竖直支撑板通过第二固定螺栓相连接,相应的在水平支撑板的端部相应位置处设置有与固定孔相适配的螺孔,即第二固定螺栓16穿过固定孔并拧入螺孔中,实现水平支撑板与竖直支撑板的固定。通过上下多个固定孔的设置,可相应调节水平支撑板在竖直支撑板不同高度处的固定。
[0026]本技术通过培养基输送管道和多个橡胶输送软管2可将培养基储罐中的培养基一次分装到一排多个培养皿底盘5中,而且培养皿底盘5放置在输送带6上,且在培养基灌
装时,横向支撑条在气缸8的带动下随输送带同步运动,从而可实现培养皿的移动灌装,灌装完成后的培养皿随输送带继续输送至下一工位,进行冷却、合盖、包装等工序。本技术采用培养基移动灌装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培养基的灌装效率,非常适用于培养基工业化生产。
[0027]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设计,所述横向支撑条的上方设置有横向支撑片17,在横向支撑片的顶部间隔设置有用于橡胶输送软管嵌入的凹槽1701,所述凹槽1701的设置个数与橡胶输送软管的设置个数相等。本技术通过横向支撑片上的凹槽对橡胶输送软管起到限位作用,一方面方便了培养基的顺利流通,另一方面使多个加料钢管和橡胶输送软管的布置更为规整。
[0028]横向支撑片17和气缸8的缸体均固定在竖直固定架18上。
[0029]进一步的,在橡胶输送软管的管段上设置有蠕动泵22。通过蠕动泵22可再次对输送的培养基进行分配,进一步确保分配的均匀性。
[0030]更进一步的,上述培养基输送管道包括循环输送主管道19,循环输送主管道19的进口端与培养基储罐1的底部出口相连接,循环输送主管道19的出口端与培养基储罐1的底部进口相连接,在循环输送主管道上设置有排料支管道20,排料支管道20通过分配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基移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基输送管道,培养基输送管道与培养基储罐相连通,培养基输送管道还通过橡胶输送软管与培养基加料钢管相连通;所述橡胶输送软管和培养基加料钢管均设置多个,且个数相等,一个橡胶输送软管对应与一个培养基加料钢管相连通;所述培养基加料钢管竖向布置,所有加料钢管均固定在横向支撑条上,且沿横向支撑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每一培养基加料钢管的正下方对应设置一培养皿底盘,所有培养皿底盘呈排布置,且置于输送带上;在横向支撑条的两侧均连接有移动支架,移动支架与用于带动其横向移动的气缸的缸杆相连接,在移动支架的下方设置有滑动底座,在滑动底座上设置有滑动槽,在移动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与滑动槽相配合的滑动头;所述滑动槽的伸展方向与输送带的伸展方向相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基移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包括竖直支撑板和水平支撑板,水平支撑板设置在竖直支撑板的中上部,水平支撑板的一端与竖直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艳杨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日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